用什么洗菜
一,减少农药残留:
蔬菜清洗时浸泡时间不能太久,否则蔬菜对农药开始吸收。
圆白菜、青椒、豆角等一般使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这些杀虫剂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分解速度,因此,可以将清洗后的蔬菜放在沸水中焯2分钟~5分钟后,可去除部分农药。
阳光照射蔬菜会使蔬菜中部分残留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水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农药的残留量会减少60%。方便贮藏的蔬菜,应在室温下放两天左右,残留化学农药平均消失率为5%。
至于香菜、芹菜、茼蒿、洋葱、大蒜等蔬菜本身具有特殊香气,不易生虫,直接用清水洗净即可。
可通过削皮去掉残留的农药,适用于土豆、萝卜、莴苣、丝瓜类等。
洗菜时最好不要切碎再洗,蔬菜切碎后与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增大,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部分矿物质以及一些能溶于水的糖类会溶解在水里流失;同时还会增大被蔬菜表面细菌污染的机会,留下健康隐患。因此蔬菜不能先切后洗,而应该先洗后切。
大棚中的蔬菜,种植者使用农药的浓度会相应地高于大田。大棚内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小,无风无雨,农药的自然稀释很慢;此外,大棚内的植物日照时间短,光合作用相对少,未被吸收的农药也会更多地残留在叶子和果实上。
临近节假日时,某些人为了抢收蔬菜,往往加重农药的喷洒剂量,这时不要大量购买,当发现蔬菜表面有药斑,或有不正常的刺鼻化学药剂味道时,就不要选购;而连续性采收的农作物(可长期而连续多次采收),如菜豆、豌豆、韭菜花、小黄瓜、芥蓝等,需要长期且连续地喷洒农药,更应注意清洗,以降低其农药残留量。
预备一小勺食用盐,放入水中溶解,然后将蔬菜放入浸泡一两分钟,农药残留是酸性的,和碱很快就发生化学反应,蔬菜表面上的农药就清除了。
二,清洗蔬菜用水:
自来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用自来水浸泡或冲洗可以去掉部分农残,但不要泡太久,以10分钟为宜。如果泡的时间太长,反而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也有害健康。最好先在水龙头下用力搓洗果蔬,外表“结实”的瓜果还可用小刷子刷洗,觉得洗干净了,再用水冲洗15~20秒就可以放心吃了。国家蔬菜系统工程中心副研究员唐晓伟补充说,有机磷农残引起的蔬菜中毒事件比例很高,包括常见的敌敌畏等,清洗这类农残时,温水的洗涤效果比凉水更好。
盐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用盐水浸泡果蔬不太可取,尤其对绿叶菜来说,盐水会破坏菜叶的细胞膜,不仅损失营养,还可能让农残进入菜中。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志英指出,盐水对清洗农残没有太多作用,但对去除果蔬内的虫害有些帮助,比如盐水可以泡出樱桃、菜花等果蔬中的一些小虫。
水中加醋或碱(小苏打):水中加些醋或小苏打,对洗掉不同种类的农残或多或少有些帮助。不过,对于常见的农残,用小苏打泡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刘伟森等人的研究也证实,小苏打等食用碱对去除有机磷农残有一定效果,在清水中加入10%的食用碱清除效果最佳,对敌敌畏的去除率可达到76.11%,然而,食用碱浓度低于2%或超过15%效果和自来水无异。因此,用碱性水清洗果蔬需要掌握好浓度。
冬天吃白菜,白菜的价格不高,但营养丰富。不过,无论是菜农种植白菜,还是城乡居民在选购和存放白菜时,有时候都会发现一种特殊现象,那就是大白菜不知怎么回事,好好的长在田里或放在家里,有时候就忽然生出了或密或稀的一些小黑点,既影响心情,也影响食欲。于是,我们不禁要问,白菜上生出的这些小黑点它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原因才导致好好的大白菜生出了这些小黑点?有小黑点的大白菜还能吃吗?种植大白菜的菜农又该如何规避,不让自己种植的大白菜产生小黑点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类问题。
大白菜上面生出的小黑点它到底是什么?大白菜上面的小黑点,看上去就令人生烦。一棵白菜,生有那么多的小黑点,菜农还怎么靠这种白菜卖钱?顾客又怎么能够对这种大白菜提起购买和食用的欲望呢?
大白菜上的小黑点,通常会发生在大白菜的叶柄内外两侧,主要集中在表皮层细胞,少有的也会发生在叶肉细胞,一般肉眼可见的黑点大小约为1——2毫米。好多再小的黑点,也就只能借助放大镜才可以见其真身了。
有些菜农把大白菜生出的这种小黑点归结说成是白菜黑斑病,又是打药又是杀菌的,结果到头来却并不见有什么实用效果。只因为把这种白菜上的小黑点当成是黑斑病防治,是菜农走进了一个病害防治的误区。实际上,大白菜上的小黑点是因为白菜发生了生理性病害而导致的结果和症状表现,而不是因为生长中的大白菜受到了芸薹链格孢、甘蓝链格孢和萝卜链格孢等导致黑斑病的真菌侵染。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教授陶宁曾在科普中国微信公号中表示,大白菜洗不掉的“小黑点”,学名叫做 “大白菜小黑点病”或“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2013年5月23日,贵州大学农学院蔬菜学专业教授李伟,在接受贵州都市报记者陈秋莎采访时,也同样给出过答案,认为白菜上的小黑点是大白菜得了生理性病害——芝麻状斑点病。从有关专家的解释上看,大白菜上生出的小黑点就是发生生理性芝麻状斑点病后产生的病斑。
什么原因会导致大白菜发生生理性芝麻状斑点病,生出小黑点?大白菜发生芝麻状斑点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与氮肥施用过量有关。随着氮肥施用浓度的增大,大白菜上面的小黑点也会加重。这也证明,高比率的氮肥用量会加重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的发生,尤其是过多施用铵态氮肥时,这种症状也更容易出现或显现的更为严重。
过量使用氮肥之所以会诱发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是因为这样的话,会使大白菜体内的硝酸根过剩或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导致大白菜体内的二氧化氮累积在叶柄中,从而影响大白菜氮素代谢中有关酶类的活性,最终使大白菜体内的铵态氮过量累积,并因此导致细胞膜系统受到伤害,使大白菜液泡内的酚类物质渗出来与细胞质中的多酶氧化酶接触,最后使酶类物质被氧化成醌类物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起褐变,从而引起大白菜发病并在叶片的内外表面上出现斑点症状。
除了偏施氮肥的原因外,土壤、气候、不同的大白菜品种和储存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大白菜的芝麻状斑点病。
大白菜上面生出小黑点之后,到底还能不能吃?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大白菜上面生出的小黑点它属于一种生理性病害,是大白菜细胞自身发生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引起的是细胞膜的破裂,并非是外来病理有害因素导致的。所以说,一般对人体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只是单纯发生了芝麻状斑点病的大白菜,它的商品外观性虽然变差了,但不影响食用。在挑选大白菜时,可以注意尽量避免选择有小黑点的大白菜。
不过,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大白菜发生芝麻状斑点病之后,相应的细胞破裂处容易成为病菌的侵染之地。选购大白菜时,如果是发现小黑点过多,并且叶柄上的小黑点区域有出现浅**等变色以及渗液等变化现象的,就不宜再选择食用。
菜农如何借助科学施肥的方式规避大白菜发病和产生小黑点?大白菜有大白菜自己的需肥规律,种植大白菜的菜农想要从根本上规避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保证自己种出的大白菜上面没有小黑点,重点是要抓住两点。
一是在实际生产上重视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的施用,避免单纯依赖速效性化肥。
二是大白菜在结球始期重施氮肥不仅增产效果最好,而且也能发挥最佳施肥效益坚持科学合理施肥,就能规避因肥料原因导致的病害,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大白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