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关于龙虾的特征?越详细越好!

一、小龙虾来源与分布

关于龙虾的特征?越详细越好!

小龙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原螯虾属。又名克氏螯虾、克氏原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属中小型淡水螯虾类品种。

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国淡水虾类养殖的重要品种。1918年日本将小龙虾作为牛蛙的饵料从美国引进,并在日本大面积的繁衍和扩散。二战期间的1938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中国。

在我国,小龙虾起初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郊县繁衍,随着自然种群的扩展和人类养殖活动的开展,现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及台湾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物种群量较大。

二、小龙虾品种优势

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迁移迅速,喜掘洞,对农作物、堤埂及农田水利设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在我国曾长期视作敌害生物,至今仍有许多人忧虑。但小龙虾的掘洞能力、攀援能力以及在陆地上的移动速度都远比中华绒鳌蟹弱。从总体上来看,小龙虾作为一种水产资源对人类是利多弊少,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作为养殖品种,小龙虾有如下优势:

1、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能在湖泊、池塘、河沟、稻田等多种水体中生长,养殖条件要求不高,养殖技术易于普及。

2、小龙虾能直接将植物转换成动物蛋白,且生长速度较快,一般经过3-4个月的养殖,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率。

3、小龙虾食性杂,以摄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和动物尸体为主,无需投喂特殊的饲料,不仅养殖成本低,而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

4、小龙虾捕捞方法简单,能较长时间离水,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在捕捞及产品的运输上省时、省工、费用低,养殖鱼类与之无法比拟。

5、小龙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城乡大众的家常菜肴,也是我国淡水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种,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三、小龙虾养殖状况

小龙虾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等特点,因而小龙虾的养殖和加工已有百年历史。

苏联于二十世纪初就利用湖泊水体实施小龙虾人工放流,并在1960年工厂化育苗实验成功。美国是小龙虾养殖最有成效的国家,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养殖小龙虾世界有名,所采取的养殖模式主要是“种稻养虾”。即在稻田里种植水稻,等水稻成熟后放水淹没,然后投放小龙虾苗,被淹的水稻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小龙虾生长的养料。

我国在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养殖小龙虾,1974年,湖北省就由武汉市汉口养殖场从南京引进小龙虾开始试养,由于市场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没有形成气候。近些年许多省、市、自治区纷纷从湖北、江苏引进小龙虾试养,但多数都是人工放流养殖方式。目前,湖北、江苏、安徽、北京等少数省(市)人工养殖 小龙虾已形成热潮。

前两年,湖北省潜江市在省水产科研所的指导下,开展了“稻虾连作”试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湖北省荆门市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养殖小龙虾。2005年荆门市在池塘、稻田、沼泽地等水体养殖小龙虾,面积达3万亩,仅沙洋县官当、毛李等镇开展“稻虾连作”面积就达1.5万亩。荆门市2006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达5万亩,仅“稻虾连作”、“稻虾轮作”、“稻虾共生”三种模式的养虾面积就达3万亩,发展极为迅速。

四、小龙虾加工与出口现状

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虾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鲜重的18%,脂肪为0.3%,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的77%,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成为了我国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加之虾壳富含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可加工成饲料添加剂,也可加工甲壳素、几丁质和甲壳糖胺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印染等领域。此外,近些年小龙虾大量出口欧美,成为了我国淡水水产品出口欧美的主要产品。由于小龙虾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超过了传统鱼类的市场价格。因而使小龙虾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农民致富的好渠道。

1988年我国小龙虾首次对外出口,出口量约50吨,到2005年全国小龙虾的出口量达到1万吨,增长了200倍。目前,湖北省小龙虾出口创汇已超过江苏省成为全国之最,加工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和欧洲。2005年全国小龙虾的产量近20万吨,仅湖北省的产量就达到5万吨,其中荆门市小龙虾产量3000吨。湖北省现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龙虾加工厂19家, 2005年小龙虾出口创汇达8000多万美元。

荆门市有较大规模的小龙虾加工厂2家,即京山县宋河镇“楚润滋露水产品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在600吨以上;沙洋县后港镇“长湖水产品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全市正在拟建、扩建的小龙虾加工厂有5家,预计“十一五”期间未,全市

荆门位于湖北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和屈家岭管理区,地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逾300万。

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市。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出土文物异彩纷呈。中国历史第一县----权县建立于此,郭店楚简、战国古尸等轰动世界的历史文物出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和楚汉古墓群、屈家岭文化遗址等分布于此。这里养育了道教创始人之一老莱子、一代楚辞文学家宋玉、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楚国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著名历史人物,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千古传颂的历史典故。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23种主要矿产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矿产累托石储量居全国之首,石膏、磷块岩、白云岩、石灰岩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体系日臻完备。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和机电为特色的工业布局,拥有以荆门石化总厂、荆门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为代表的中央、省属企业,以金龙泉啤酒集团、京山轻机、洋丰集团、宝源木业为代表的地方大中型骨干企业。

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综合优势突出。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棉花、油料、水果、生猪和水产品产量均居湖北省前列。

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荆门处于楚文化、三国文化、三峡旅游线的交汇处,得中独厚、山川秀美,有国家一级旅游景点60多处。明显陵文化内涵深厚,建筑风格独具匠心,植被保存完好。大洪山风景区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令人留连忘返。漳河、温峡风景区碧波万顷,岛幽林深,恰似人间瑶池。

交通枢纽优势明显。焦柳铁路和长荆铁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已建成通车的襄荆高速、正在建设中的荆宜、随岳高速和武荆高速公路在此交织成网。临长江、踞汉江,南水北调中线的江汉运河贯穿境内,水运资源得天独厚。东距武汉天河机场180公里,北距襄樊机场90公里,西距宜昌三峡机场90公里,航空条件尤为便利。

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位居三峡电网之内,是北电南送、西电东送交汇的通道,荆门热电厂三期建成后将形成18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断充实。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全市正致力于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创新、亲民、务实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荆门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开明的投资政策,是投资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和温馨生活的家园。

荆门热忱欢迎您来此洽谈商务、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投资兴业。在这里,您将亲自感受和体验到荆门是一座充满希望和魅力的城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