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赤霉酸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一、赤霉酸的作用

赤霉酸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赤霉酸是用于推动植物的生长的药品,注射在绿色植物里边,能够 推动种子的萌发及其果子的完善,由于赤霉酸能够 推动绿色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发育,推动植株的生长及其提升结果率,对我们提升生产的果子量是十分有协助的。

二、赤霉酸的使用方法

1、促进坐果:在黄瓜开花期可使用50-100毫克药液进行喷洒一次,有利于促进坐果,从而提高增产。

2、促进无籽果的形成:在葡萄开花以后7-10天左右,可使用200-500毫克药液进行喷洒果穗一次,有利于促进无核果的形成。

3、促进营养生长:在芹菜采收前15天左右可使用50-100毫克药液进行喷洒一次,菠菜在采收前21天左右可喷洒一次,有利于茎叶的增大。

扩展资料

赤霉酸的使用注意:

赤霉酸使用注意事项

1、该品可与一般农药混用,并能相互增效。如果使用赤霉素过量,副作用可造成倒伏,所以常使用助壮素进行调节。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但可与酸性、中性化肥、农药混用,与尿素混用增产效果更好。

2、喷药时间最好在上午10:00以前,下午3:00以后,喷药后4h内下雨要重喷。

3、该品浓度较高,请按照用量配制。

4、赤霉素水溶液易分解,不宜久放,宜现配现用。

5、使用赤霉素只有在肥水供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不能代替肥料。

6、喷施赤霉素在日平均气温23℃以上的天气进行,因为气温低时花、果不发育,赤霉素不起作用。

7、喷施时要求细雾快喷,将药液均匀地喷到花上。如果浓度过大,就会导致植株徒长、白化,甚至枯死或畸形。

赤霉素的注意事项

赤霉素的效果是什么?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赤霉素(G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叶片伸展、茎和根的伸长、花和果实的发育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在作物的日常管理中使用相当广泛。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

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赤霉素对植物突出的作用是刺激茎的伸长,使植株高度明显增加,尤其是对花茎的伸长效果显着。

赤霉素并不会改变节间数目,而是具有刺激植物细胞伸长,促进细胞分裂等作用。

就像长颈鹿的脖子很长,但是它的颈椎骨数量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有七块,只是每一块颈椎骨都特别长而已。

促进叶片生长

赤霉素不但能促进茎的伸长,也能促进叶片的生长和扩大,甚至改变叶片形状。

赤霉素对叶片结构的复杂性起负调节,如上调赤霉素水平使得番茄只能长出有光滑边缘的单叶;而烟叶打顶期喷施赤霉素,对其后期顶叶开片有较大的影响。

能促进顶部烟叶舒展、平滑,减少褶皱,且能增大顶部烟叶的宽度,促进对产量得提高。

提升抗逆能力

赤霉素还参与植物耐受诸多非生物胁迫的过程。

如在低温、高盐、干旱和高渗等环境胁迫下,植物可通过赤霉素减少的方式使生长减缓从而适应外界环境;与此相反,植物也会通过赤霉素的增加产生逃离机制,从而摆脱水淹等环境胁迫。

促进发芽,打破休眠

莴苣、烟草和秋海棠的种子,需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发芽,被称为需光种子。

用赤霉素处理这类需光种子,则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发芽。

相反,对那些在黑暗条件下发芽的种子,施用赤霉素后在有光条件下反而容易发芽,如人参以20ppm赤霉素浸种15分钟,可提早2天出苗,发芽率也明显增加。

赤霉素对解除休眠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机制从细胞机构来看是由于赤霉素能阻碍细胞间休眠解除信号传导的胞间连丝胼胝质降解,从而使该信号物质运输到顶端分生组织,从而解除休眠。

而从生物学角度看,经赤霉素处理后能提早激活氧化还原代谢酶、能量代谢等,提早解除休眠。

赤霉素对解除休眠明显的例子是打破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代替植物对光照、低温等需求

长日照植物在10~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下,只能停留在营养生长而不能转向生殖生长阶段。

用赤霉素处理这些生长在短日照下的长日照植物,它们便能正常形成茎和开花结实。

二年生植物如甘蓝、甜菜、萝卜、胡萝卜在生长的年,需经过相当长的冬季,接受足够的低温即通过春化后,到第二年才能形成茎和开花结实。

如果在它们生长的年,不经低温春化,而用赤霉素处理,可代替部分低温的作用,帮助开花结实。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但可与酸性、中性化肥、农药混用,与尿素混用增产效果更好。

②赤霉素水溶液易分解,不宜久放,宜现配现用。

喷施时要求细雾快喷,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要重喷。

③使用赤霉素只有在肥水供应充分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不能代替肥料。

赤霉素(GA3)为白色或微**粉末,难溶于水,不溶于苯、氯仿,能溶于醇类、丙酮、冰醋酸、醋酸乙酯和pH6.2的磷酸缓冲液。因此,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将赤霉素粉末倒入烧杯(或茶杯、碗)中,加少量酒精或高度白酒,或丙酮、冰醋酸等,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切忌加热,再按浓度要求倒入一定量的水中(不可用热水)搅匀后即可。

赤霉素在较低温度和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溶液pH3~4最稳定,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稳定性明显下降。赤霉素水溶液pH过高或过低以及长期保存都易分解为伪赤霉素等产物而失去活性。所以在配制赤霉素溶液或贮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高温和过高过低的pH以及长期存放,以免降低或失去活性,影响使用效果。

赤霉素遇碱易中和失效,使用时只能和酸性农药混用,也可与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铵等肥料混用,但不能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

赤霉素在植物体内无明显的极性运输,在果树上基本不移动,其效应有明显的局限性。如同一个果实只处理一半,会仅使处理的一半果实增大,因此在应用时喷布要均匀细致。

赤霉素的使用同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样,不同于一般化肥、农药,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浓度、施用方法、作用器官、植物生长期、气候条件以及相应的栽培措施。使用时应因地、因时、因条件制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2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