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农药残留不超标呢
第一,合理使用农药。应根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科学、辩证地施用农药,力争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合理用药一般应注意:
①对症用药,掌握用药的关键期与最有效的施药方法;
②注意用药的浓度与用量,掌握正确的施药量;
③改进农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等,以改善药液的展着性和渗透性能;
④推广应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要合理混用农药。
第二,安全使用农药。应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法规,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严禁使用禁用、限用的高毒、高残留和“三致”农药。严禁高毒、高残留和“三致”农药用于果树、蔬菜、粮食、中药材、烟草等;禁止用农药毒杀鱼、虾、青蛙和有益的鸟兽等;施用农药一定要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
第三,采取避毒措施。在遭受农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辣(甜)椒等,可栽培抗病、抗虫蔬菜或其他新品种,减少农药的施用。
第四,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实行辣(甜)椒与其他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生物菌有机肥料,减少速效氮素化肥施用量,推广温室、大拱棚等设施栽培,并在设施栽培中推行防虫网等农业防治措施;积极开展性诱激素、以虫治虫、以菌治虫、防病等生物防治措施;大力推广黑光灯、诱虫板等物理防治措施;在设施栽培中实行白天高温调控、夜间通风降湿、防虫网封闭通风口的生态防治措施;科学进行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第五,掌握好收获期。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采摘辣(甜)椒。各种药剂因其分解、衰变的速度不同,辣(甜)椒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辣(甜)椒离最后喷药的时间间隔越远越好。
第六,进行去污处理。对残留在辣(甜)椒、果蔬表面的农药可作去污处理。如通过暴晒干椒、清洗鲜椒等,减少或去除农药残留污染。
第七,大力推广使用天达2116降解农药残留。据试验,喷洒天达2116能有效降解辣(甜)椒的农药残留,喷洒3天后其农药残留可比对照减少50%左右,喷洒15天后可减少90%以上。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
1.不使用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的剧毒、高毒农药。2.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计量配制使用,不随意提高农药配比。3.尽可能减少人呼吸系统、皮肤与农药的接触可能性,例如,避免中午高温时段喷撒,带好口罩等。4.采摘前,尽量减少农药喷撒频次和计量,减少药残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