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技术的人该怎样去种植中药材?
随着粮食价格的下降,很多非传统药材种植区的农民想改变靠种植药材的被动局面。那么没有技术的人该怎样去种植中药材?
一、要理性看待种植毒品的好处
1.很多新手选择这种药的原因是看好它的经济效益。很多新手认为种植毒品的好处很好,甚至可以快速致富。然而,大部分信息来源不是通过实地调查,而是通过各种收到和看到的信息材料,甚至道听途说。一些卖中药材种苗的人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也抓住了大多数人对中药材市场、产品价格、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不太了解的弱点。,并通过各种渠道夸大中药材种植效益,导致很多新手听到后兴奋不已,对种植药材致富期望过高。
2.事实上,虽然山区种植中药材的效益普遍高于种粮,但投资相对较高,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受市场条件影响较大。市场好的时候,药材价格可能涨得很高,收入确实比种粮高很多;但是,如果市场不好,种植的药材可能会像稻草一样便宜,甚至无人问津,收入也不如种粮。有些人吹嘘种植毒品的好处非常高。一方面是为了吸引人来种植,另一方面是为了高价卖苗。
3.对此,新手药农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种植前,他们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向老药农和购买者寻求更多建议,以防止被虚假信息愚弄。
二、我们应该客观地分析我们自己的环境
1.与种粮相比,种植中药材需要相对严格的环境条件。许多中草药对海拔、气候、土壤、植被、光照条件等都有特殊要求。一些昂贵的中草药对环境条件有更严格的要求。很多卖种人都大谈中药材的适生环境,甚至把一些对环境要求严格的中药材说成是南北皆宜、高山低山,完全违背了科学,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卖药种。
2.因此,新手在种植中药材之前,一定要对自身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客观的分析,然后再决定是否可以种植中药材。你能种什么草药?有竞争优势和好处吗?
3.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当地生产什么药材,或者当地有什么野生中药材。如果当地有国产或野生植物,产品在市场上卖得好,种植成功会更好。否则只能少量引种试种,要仔细观察这种药材的局部生长、产量、品质和效益,待能开发后再稳步扩大面积。不要被虚假信息影响。头脑一热,就会盲目引进外地的药用种子,大规模种植。
三、是要科学选择种植类型和品种
1.初学者首先会遇到种什么药的问题。在选择种类的时候,很多人都过于关注药材的价格。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药材的价格并不好,好的价格也不高。高价药材基本都是对环境要求高、种植难度大、产量低、生长期长的药材。当然药材很少,由于市场供需不平衡或人为炒作,价格被人为抬高。
2.所以新手在种植毒品的时候一定不要投机,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根据当地环境,选择最适合种植的药材。做好品种搭配,一开始可以选择优势最突出的主导产品和3 ~ 5个辅助产品,在保证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尽量化解市场风险。我们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但也要突出自身优势,坚持抓住每一个机会,趋利避害,放大优势,坚决不要一有机会就入市,盲目跟风。
四、正宗的草药才是正道
中草药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历来道地。2015年新药典的实施,将含量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尊重传统,种植当地道地中药材是大势所趋,严禁盲目采集野生药材品种种植。人工种植后带有朱砂斑的野生谷仓种子含量众所周知。建议农民不要盲目高价购买野生种子或种苗,也不要在价格等因素的诱惑下盲目南种北种、南移。
五、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1.排水性好、土层厚、腐殖质丰富的沙土是大多数药材的最爱。
2.荒山可以种植生命力强的品种,如蒲公英、野菊花、黄芩、防风、远志、山茱萸、连翘、枣树、金银花、穿龙薯蓣等。
3.轻度盐碱地可种植射干、金银花、苦参、大枣、牛蒡、知母、甘草。
4.川贝、黄芪、川芎、白术、百合、牡丹、紫菀、红花等。可以种植在微酸的沙地上。
5.干旱地区主要适宜的品种有柴胡、远志、射干、枸杞等。
6.在粘土地块,应避免根茎,应选择荆芥、栝楼、薏苡仁、薄荷、藿香、紫苏和决明子等草药。
7.天南星、太子参、百部、当归、党参、紫花地丁、半枝莲、平贝母等。可以种植在光照少、遮阴少的温暖地方。
8.宜贫瘠土地的品种有:龙葵、决明子等。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国家大力扶持三农,农业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药材行情看涨,不少人都把眼光放在了中药材种植上。再加上一些媒体的不实宣传,让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高涨。人们形成了一个意识,只要种植中药材就能赚钱。这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能根据土壤、气候、地理和自己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和种植技术选好品种,把好质量关,搞药材种植还是可行的。
一、慎选品种,三思而后行
药材种子种苗是丰产的基础,是质量的保证,更是提高效益之前提,究竟选择种植什么品种,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然环境、品种特性等条件确定,不可因某个品种价高而盲目引种种植,要注重药材道地性。
一、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
选择什么品种,要根据市场来决定。欲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首先注意鉴别真假广告,现在广告很多,但假的也不少,最好找内行鉴别,多方比较。其次,可亲自到就近中药材市场了解行情变化,可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如离中药材市场较远,也可到当地的药材公司、中药材科研单位和收购部门及老药农那里了解信息。中药材生产要随时注意市场变化,生产多了,造成产品积压,必然引起此品种的降价,丰产不丰收;生产少了,又满足不了需要。因为中药材大多是配伍使用,缺少那一味药都是不行的。为此,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多分析了解各品种各阶段的需求规律,有计划地发展生产。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现有库存及在地面积的多少,近几年发展前景较好、价格走势稳定的品种有:以根入药的丹参、桔梗、白芷、防风、黄芪、柴胡、甘草等;以块茎入药的山药、半夏、地黄等;以籽类入药的决明子、苡薏、牛蒡子等;以花类入药的金银花、红花、菊花等。
二、根据地理、地貌、自然条件选择品种
每一种植物都有它最适宜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等条件,中药材更是如此。在分析市场需求后,选好市场前景较好品种的同时,就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逐步对照,看那一个品种最适合自己本区的条件生长。
1、了解种子、种苗习性:中药材品种繁多,各科属分类较广,各品种有各自的生长习性,有喜光的如决明子、红花,有喜阴的如半夏、柴胡,耐阴的丹参、桔梗、白芷,有喜酸性土壤的,有耐碱性的,既有高大缠绕的多年生木籐本植物,也有矮杆当年生的草本植物,有用种子有性繁殖的,更有用块茎、根段、枝条等无性栽培的。
2、种子特征和发芽率的关系:药材种子的发芽率与该品种种子的特性、新陈优劣、人工处理方法、种子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如甘草种子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硬壳和蜡质,必经人工进行脱壳处理才能发芽。丹参、桔梗、白芷、柴胡等种子在正常温度下有效发芽时间为5-10月,超过此时间芽率很低甚至不发芽。黄芪种子只有在八成熟时采收,发芽率才高,如采收过于成熟的种子,颜色呈黑色,用牙咬很硬,就不能做种用。
3、注重种子质量:「好种出好药」 要生产质量较好的药材,必须有优质的种子作前提,所谓种子质量要从外观、内在、纯度、发芽率、带病否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观察比较。如柴胡、桔梗的种子,一年生植株种子发芽率30%,俗称「娃娃籽」,出苗后的植株长势弱,抗病虫害能力差,一般采收2-3年生植株所结种子作种用,才能优质高产。白芷种子宜采收植株分枝上所结的种子,主茎上的种子作种用容易出苔,使根腐烂木质不能入药。还有某些种子在植株生长时就带有某些病菌,如贝母锈腐病、黄芪白粉病、白芷斑枯病、白术根腐病等,用带有这些病的种子进行播种,别说优质高产了,可能还会造成颗粒无收,甚至绝产。
4、怎样选择优良中药材种子:由于中药材种子、种苗多种多样,比较复杂,一般人较难鉴别。所以在选购种子时,最好找可靠的、信誉好的、有专门良种繁育基地的单位或各人购买,必要时向有关的药材专家或科研机构进行请教,自己也可从外观上进行仔细观察其颜色、亮度、大小均匀度、纯度和纯净率等,有可能的话,自作发芽实验,根据发芽率来确定亩播种量,做到万无一失。
二、科学种植,确保质量
由于中药材是用来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其有效成分含量的高低、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是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等,都关系到治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所以特别提醒广大药农要注意,千万马虎不得。目前,中药材生产管理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是取得中药材高产优质的两个重要环节,不能只要对高产有利就什么肥料都施,只要能防治病虫害就超量喷洒农药。这里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有关规定,就怎样确保药材质量谈几点建议。
一、重视中药材道地性
不同的中药材品种有它各自不同的生长习性,如引种地生态环境和原产地基本相似,该品种就能很快适应,反之若差异悬殊大,则会使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如罗汉果、三七为适宜南方气候生长的药材品种,如引种到长江以北地区,显然是难以成功的。而在北方种植的人参、细辛等喜冷凉气候的品种引种到南方,其结果可想而知。
二、科学施肥,减少污染
多施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肥料,合理使用化肥,开发高效、无公害的生物肥料,是生产优质绿色中药材的保障和发展方向。如购不到生物肥,也不能无限度使用化肥,应以当地的农家肥为主,农化肥配合进行科学合理配方使用,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使用化肥,能够取两种肥之长补其短,缓急相济,不断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同时能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克服单纯施用化肥的副作用和在土壤中残留的有害重金属,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三、防虫治病,慎用农药
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我国中药材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减少农残,又能防病治虫呢?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使病菌和害虫的寄生发生变化,对病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造成影响,从而减少药材病虫的危害。科学间作套种可使作物间对害虫的食料产生隔离,微环境的差异对有些病菌繁殖条件的形成可产生影响,减轻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其它还有冬耕晒垡、调节播种期、播前晒种等。
2、生物防治:利用某些有益的生物消灭或抑制某种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改变生物群落,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保护和繁殖有益动物等。如七星瓢虫消灭蚜虫,就是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3、药剂防治:首先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施用药剂时,要对病虫害的发生特性进行全面分析,做到对症下药。一是要选择适当的药剂种类,能用生物类药剂防治的,不用化学药剂。二是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杀菌类农药百菌清、多菌灵、腐霉利等,杀虫类农药辛硫磷、敌百虫、乐果和菊脂类等。三是采用适当的施用方法和施药时间及施用量。四是掌握好施用间隔期和最后一次用药时间。
总之,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特别是病害,一旦流行起来就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平时做到没病防病,无虫治虫,一旦发生病虫害后,要慎重分析原因,能不用化学农药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严格掌握剂量,离采收10-20天最好不使用农药,以确保中药材产品中无农药残留。
三、注重季节,适时采收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采收当柴烧。」此药谚道出了中药材适时收获的重要性。中药材采收期包括生长年限和采收时间,确定采收期需根据品种和栽培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如金银花最佳采收时期为花蕾前端膨大,由青变黄,花未开放时最好,再如种植的黄芪,山东、河北生长1~2年可以收获,而东北、内蒙等省份则需生长2~3年采收才能达到标准。不得因为商品短缺,价格上涨,就提前收获,造成药效成分含量低,甚至无效;更不能随意推迟采收期,使药材木质化或腐烂变质,把「药材」变成「木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