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怎样种植
传统的红薯育苗技术是将秋季收获的红薯通过储藏,在春季栽植培育薯藤,再将薯藤剪截成藤段扦插繁育成红薯苗。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费种薯,冬季的储藏技术不易掌握,影响翌年繁殖。现给介绍三种红薯育苗新方法:
一、薯藤冬眠育苗法。薯藤冬眠育苗法是将秋天收获的薯藤留至第2年作红薯苗。
1、剪藤:在秋季红薯收获后,选择无霜冻、无病害的健壮薯藤,去除叶片,保留1厘米叶柄,按每两节一段剪截。
2、强制休眠:将剪好的薯藤放入浓度0.5%的安菲特林溶液中浸泡两分钟,取出晾干表面水分。
3、筛沙:将普通黄沙用筛子过滤,去除大颗粒砂子和杂质,洒水,湿度以沙子捏紧后松开能散开为度。
4、沙藏:先在地面挖坑,长和宽不限,深度1.2米(视各地冬季冻土层的厚度而定,以储藏温度在5-10℃为宜)。然后将薯藤采用一层藤一层沙的方法平放坑中,藤间留1厘米的间隙。每层沙厚度不少于3厘米,最上一层沙厚不少于15厘米,在其表面盖以塑料薄膜,霜冻重的地区,薄膜上再覆盖秸秆或草帘。到翌年春季红薯栽种时节,将薯藤起出扦插即可。薯藤冬眠育苗法可省去种薯育苗的占地和育苗期间的田间管理,经沙藏的薯藤取出后已经生有少量的新根,扦插后成活快,长势好,可使红薯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5-20%。
二、薯根育苗法。薯根育苗法是将秋天收获的薯根通过移栽至温室内或楼房阳台处,通过整个冬季栽培红薯藤,留作红薯苗。
1、秋季红薯收获后,选择无霜冻、无病害的健壮薯藤根,藤根上部的藤蔓从根部向上各留2-3节,除去叶片,保留1厘米叶柄待用。
2、根据育红薯苗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育苗场地,温室内采取开小沟(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沟心距80厘米,把红薯根在小沟两旁按20厘米的株距进行栽种,一般每平方米栽种12株。在房屋的阳台上可采用花盆栽种红薯根,方法同温室栽培。
3、在温室内或房屋阳台地面的上方(距地面约1.6米),按红薯根栽种的株行距拉14-16号的铁丝,并在铁丝上绑一些塑料绳或麻绳,绳子的一头绑在铁丝上,另一头绑在红薯根上。待红薯根上的藤蔓发芽后,每株选留3个健壮的萌芽,一个萌芽对应一根绳子,以便在红薯根发芽后藤蔓顺着绳子向上攀延。
4、新发出的红薯藤蔓需人工向绳子上缠绕,一般1-2天缠绕1次,待红薯藤蔓长至1.5-2米长,且距大田移栽还有10天左右时,即可采收薯藤,去除叶片,保留1厘米长的叶柄,按每两节一段剪截,每200-300段扎一捆,栽于温室地里或花盆内,浇透水,深度以 5厘米左右为宜。10天左右,薯藤段上部萌发出小芽,下部萌发出一定的根系,此时即可移栽大田。
薯根育苗法具有充分利用空间、育苗量大等特点,且薯根到春季还可收获一定产量的红薯。采用此种方法育苗,温室或房屋阳台内的温度应控制在5-25℃之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每平方米可培育400-600株红薯苗。
三、薯藤育苗法。薯藤育苗法是在秋季红薯收获后,选择无霜冻、无病害的健壮薯藤,去除叶片,保留1厘米叶柄,按每两节一段剪截,形成薯藤段,以后的操作方法同薯根育苗法。
甘薯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在许多地区均有种植。我们知道甘薯容易种植,但很难育苗。那么,农民们是如何自己育苗的呢?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让我们学习一下红薯的科学育种方法和技术。
苗期
甘薯幼苗一般选择中午晴天,因为此时气温相对较高。如果选择阴天、阴雨天,或下午为甘薯育苗,气温很难上去,地温相对较低,发芽效果较差。甘薯幼苗的平均温度一般在15度到20度之间。
苗床选择
选择土质松软、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块做苗床,苗床以东西向为佳,一般宽1.2米,长度根据所需马铃薯苗数而定。基床土应疏松肥沃,厚8~10cm。然后撒上一定量的腐朽牛马粪和其他马厩粪,准备好种薯排放。
种薯处理
要选择皮色鲜亮、无病害、无损伤、无冻害、有大量固体果肉的大红薯作为种子,重量应在半斤左右。据这位老农介绍,每亩地种薯需要60斤左右的红薯。
泡水
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甘薯苗,种子可以用温水或药剂浸泡。在温水中浸种时,将种子浸泡在50%的水中用水浸泡15分钟。种子放入水中后,不断转动,使其受热均匀。
排列管理
红薯排有三种:斜排、平排和直排。一般地膜覆盖苗倾斜,薯头压住薯尾的三分之一。种薯分布均匀但不密,有利于吸收阳光,早出苗多出苗,培育壮苗。种土豆时,要分清头和尾,不要倒置。马铃薯种植安排好后,应覆盖一层10-15厘米的老厩肥,然后浇水一次,再覆盖塑料薄膜。
苗床管理
为了掌握种薯的出苗情况,每隔3-5天,就要抛开粪肥观察种薯的发芽情况,并在苗床上加湿补水。甘薯出苗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应逐渐去掉地膜,使甘薯幼苗适应自然生长,便于田间移栽。
以上是关于红薯引种育苗的介绍,这种方法简单省力,而且投资成本相对较小,很多地区的红薯种植户选择这种方法进行育苗。希望小编介绍的甘薯育苗方法能对广大种植者有所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