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孔村镇的经济发展过程

建国初期全镇粮食平均亩产40公斤,总产80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3 00公斤,总产700万公斤。

孔村镇的经济发展过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提倡科学种田,对境内山区、丘陵、荒滩进行复垦,开挖河塘。并对汇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及综合治理,使水害变为利。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占可耕地面积的96%,实行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和山区开发精品园建设。孔村镇按照平原综合开发“四高八化”的建设标准,造就了一批优质工程。整个工程涉及孔村镇5个行政村, 完成改造中低产田600公顷。发展低压管道面积600公顷,铺设PV C塑料管道3.2万米,新打机井3眼,配套机井7眼,建设桥涵建筑物166座,修建道路77公里,疏控排水沟97.76公里,建设林网面积600公顷,植树6万株,秸杆还田333.3公顷。红提产业结构调整333.3公顷。共完成石方70.97万方,山区开发种植了红荷包杏、日本甜柿、金太阳杏、冬枣等优质果木近10万株,建设精品园66.67公顷。2000年,被评为济南市农田综合开发先进集体。 粮食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总产达到22021吨。

1990年以来,大力发展高产田,开发低产田,现耕地面积2235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960公顷,粮食总播种面积3592公顷。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567公顷,秋粮播种面积2025公顷。 其中油料作物135公顷,棉花播种面积107公顷,蔬菜459公顷,总产达34623吨。两年来实有果园面积(含菜果、葡萄等) 746公顷,果品产量达270吨,桑园面积达48公顷, 香椿芽产量达200吨。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2000年肉猪出栏2.81万头, 羊当年存栏2.48万只,家禽当年存养21.05万只,肉类总产量3589吨,禽蛋总产量2569吨。

1997年,孔村镇经多方考察,引进红提、青提、黑提葡萄并栽培成功。为确保红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孔村镇注册成立了“济南红提开发公司”,按照“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动作机制,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了服务网络,成立了红提协会,现已发展会员2000多个。经过5年的发展,面积达15000亩。1999年,省市专家对孔村镇的红提葡萄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孔村红提在全国占三个第一:连片规模最大,管理最好,效益最高。孔村镇也因此被中国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区建设办公室命名为“中国红提第一镇”,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果菜国外种苗引进推广示范基地” 。2001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果王大赛中,红提葡萄被评为“中国果王”;8月,孔村牌红提葡萄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为进一步拓宽国内外市场,孔村镇制定了“东进西扩,北上南下”的发展战略,在新疆等西北省区建立了5万亩优质红提生产基地, 与全国各大中城市果品市场建立了业务关系, 市场占有量逐年扩大, 同时,为打造国产名牌,孔村镇红提正式注册“孔村”商标,并获得国家“绿办”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

2012年7月份,在全国最大的反季节鸡腿菇生产基地——平阴县孔村镇食用菌特色品牌基地,一串灯泡发着柔和的黄晕的光,从洞顶向里延伸。地上堆满营养袋,一簇簇雪白鲜嫩的鸡腿菇长得正旺。在这里,不仅能领略到土洞风光的美景,享受到“仙洞采珍品”的愉悦,还能品尝到别样“鸡腿”盛宴。几年间,30个村建成冬暖式食用菌大棚1596个,土洞近3000条。一大批食用菌经纪人也应运而生。

在培养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进程中,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在北毛峪、李沟、大荆山、安子山、孔庄等15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的基地,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在政策扶持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村联户联保小额贷款,保证正常农业生产。截止到2011年,基地内拥有食用菌生产土洞3000条,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年产鲜菇3万吨,产值近1.5亿元。

孔村的食用菌分别注册“孔村”和“腾龙山”两个商标,并进行了有机认证,先后成立了“平阴县孔村镇食用菌协会”、“平阴菌发蘑菇专业合作社”,引进建立了占地2万平方米、投资近500万元的济南远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这些中介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重点抓好市场的调研、无公害生产资料的统供、菌种的供给、栽培技术培训等;生产过程中,定期发放生产技术明白纸,并邀请技术人员到现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设立了食用菌生产技术服务热线;产后搞好销售服务,协调规范广大生产户,保证了食用菌生产户的整体利益。孔村镇的食用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初现,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市场”的独特的生产经营模式,孔村镇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腿菇生产第一镇,在全国鸡腿菇市场也是一枝独秀。。 建国前,仅有少数红炉、白铁、砖瓦窑、白灰窑等零星私营手工业。建国初,手工业作坊全部停办。1962年开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起了农具修配厂、打井队、 石料站、榨油厂、砖厂等小型企业,全镇从业人员超过300人,固定资产50万元,1978年后又办起了面粉厂、印刷厂、建材厂、塑料厂、粮油加工厂、运输队,蒋沟村、太平村建起了砖厂,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0多人,实现产值300万元,利税25万元。1985年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镇村、联户和个体户等多种形式办企业。1988年碳素厂投产,随后一批为铝厂配套服务的企业脱颖而出,有水箱厂、铸钢厂、铝带材公司、炭块厂、焙烧公司、氟化盐厂、装卸队。部分村也先后办了铆焊厂、铸造厂、石子厂、家具厂、水泥制品厂、木材加工厂等。其中尹庄村建20多户白灰窑。全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效益为目的,走碳素强镇的路子,优化产业结构,深入企业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以碳素制品为龙头,以铸钢、化工建筑、安装、运输装卸等骨干协调发展的企业格局, 碳素厂已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新上的万吨阴极炭块生产线正在筹建施工阶段,炭块厂1998年研制开发的予焙阳极填补省内空白, 该厂的ISO9000质量认证已在进行内审。2000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5个,从业人员1600人,产品主要有碳素、铸钢、氟化盐、木制家具等8大种类200个品种,年实现产值38000万元, 利税3500万元,现已基本形成了镇党委、政府提出的红提富民、碳素强镇的经济建设的新格局。特色产业:孔村镇境内镇属企业主要产品有阳极糊、予焙阳极、阴极炭块、冰晶石等。

碳素产业迅速发展 孔村镇为全国的重点炭素生产基地之一,呈现出企业规模大,产品产量大,产品质量高的三大特点。拥有4家炭素生产企业,年产能达到40万吨,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有国际先进的炭素制品技术检测中心,炭素产品达到国际生产标准,产品出口俄罗斯、美国、德国、挪威等国家,成为平阴县继玛钢公司之后的第二出口创汇大户。

(一)炭素企业发展情况:1989年,孔村镇投资兴建了第一家炭素企业---平阴县孔村镇炭素厂。建厂初期,固定资产600万元,企业职工186人,年产炭素制品8000吨,产值1200万元。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和市场需求,自2001年起,孔村镇先后成立了4家股份制民营炭素企业,分别是济南万方炭素有限公司、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山东平阴丰源炭素有限公司、平阴龙山焙烧有限公司。截止2006年底全镇炭素工业形成年产30万吨生产规模,完成工业产值7.8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0.8亿元,工业利税1.67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在90%以上。

(二)炭素工业园区情况:园区总面积1200亩,可以落户20家企业,现有企业8家,园区内有两横两纵四条主干道,水电配备齐全,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形成了一个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

(三)炭素产品情况:主要产品是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和阳极产品,产品品种齐全,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10月济南海川炭素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生产炼钢用炭电极,总投资755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4550万元,计划于2007年5月1日正式投产,二期300万元,建成后可年产6万吨炭电极,年实现产值2.5亿元,利税4000万元。 这样,孔村镇的炭素产品实现品种和用途的多样化,市场前景更加广阔,2007年力争全镇实现炭素产品40万吨,创汇4800万美元,销售收入11.9亿元,利税1.98亿元。

孔村镇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引导企业通过技改,提高热能效率,降低用气量,用好“加减法”,努力做到“增产不增能,扩建不扩能,增能靠节能”,达到了产能增加和能耗减少双赢局面。“以气换电”用“加”法,炭素企业间互利共赢。发展余热发电是孔村炭素企业的成功做法,海川炭素是全国第一家炭素余热利用的样板示范基地。炭素企业已有海川和澳海两家炭素企业建成了余热发电项目。2011年,为解决海川炭素余热发电热气供应量不足,发电机组不能满负荷运转的问题,该镇正在积极协调万方炭素公司将多余热气供给海川炭素用来发电,再将电能供给万方公司,增加了对方供电量,达到双方互惠互利,减少全镇能源消耗的效果。

嫁接德国新技术用“减”法,大力度降低天然气消耗。天然气是孔村炭素企业的主要能源,2010年,6家炭素企业用气总量达8000万方,仅此一项支出高达2.3亿元。2011年以来,该镇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进行大力度技改,提高热能效率,降低用气量。2011年4月份,由澳海公司尝试性投资建设的德国技术生产线正式运营,使生产一吨炭素制品的天然气消耗量由70余方降到40余方。仅此一家炭素企业,年可降低天然气消耗近900万方,在全镇其它炭素企业推广后,年可降低天然气消耗3000多万方,相当于少用了36000吨标准煤的能耗 。 孔村位于南北交通要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较多,建国以前就形成集市,建国后政府发动群众入股办起孔村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78年之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从业人员55人,年创产值2.3万元,利税0.3万元。 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第三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先后建起铝厂市场、 孔村市场,镇驻地改建商业街4条,肉类食品批发市场1处,建4个专业村和1处经济园区。 2000年, 全镇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类服务网点326个,从业人员1600人,年创产值173万元,利税15.7万元。 

济南禾宝中药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平阴县城东南部,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现有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中药材科技培训中心、中药材种植推广合作社、中药饮片加工厂,达到了“中药材种植示范+技术推广+采收加工+销售”的服务一条龙 。

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占地1200亩,位于平阴县孔村镇。基地以“龙头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发展模式为基础,发展种植了丹参、桔梗等60多个品种、种植6千余亩,药农亩均收入3500余元。试验示范基地被市农业局认定为市级特色品牌基地、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成功入选济南市重大科技专项。中药饮片加工厂占地16675平方米,加工车间2000多平方米,于2010年6月通过国家GMP认证,年产优质中药饮片5000吨。2010年11月建设了全市首家中药材科技培训中心,建有信息系统、培训系统、试验示范系统、农产品保障系统“四大系统”,承载着农业科技专业人才队伍和农民技术员人才队伍“两支队伍”的建设功能,不仅为发展中药材原料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有效促进中药饮片的加工生产,带动整个中药产业链的发展。现已培训2500余人次,发放6000余份技术材料,极大提高药农的种植技术。

公司先后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2007年以来,公司先后承担“玫瑰花与中药材间作试验”、“山东道地药材良种筛选及产业化研究”、“中药材标准示范田建设”等省市县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推广中药材新品种,对新品种进行试验对比和品种特性调查,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组装配套规范化栽培技术,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培训、示范带动以及健全农技推广网络等措施,增强了农户对中药种植的技能,推进了中药产业化发展进程。

樟树乡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樟树景区旅行攻略

问题一:四川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四川是药材种植大省。如川贝,川芎,川黄连,川续断,天麻,川乌,附子,姜黄,防风,生姜,红花,丹参,太子参,天冬,麦冬等等。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生荒地可选种1季大麻,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

2、整地

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每亩用堆、厩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100公斤,堆沤腐熟后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弓形。

(二)种植方法

1、种子培育与处理

川贝母以种子繁殖为主。⑴培育种子:6-7月采挖贝母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亩用鳞茎100公斤。也可穴栽,栽后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⑵种子后熟处理:带壳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透气木箱内,放冷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贮藏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贮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左右,胚长度超过种子纵轴2/3,胚先端呈弯曲。完成胚形态后熟。可播种。

2、播种 9-10月下雪前播种(太白贝母,下同)。条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点播均可。

条播:于畦面开横沟,深1.5-2厘米;将拌有细土或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盖筛细腐殖土3厘米,并用山草或无叶树枝覆盖畦面。每亩用种子2-2.5公斤。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以每平方米3 000-5 000粒种子为宜。覆盖同条播。

点播:趁果实未干时进行。将未干果实分成3瓣,于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开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较费工,但出苗率高。

(三)田间管理

1、搭棚

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矮棚,高15-20厘米,第1年荫蔽度50-70%。第2年降为50%,第3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高棚,高约1米,荫蔽度50%。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练苗。

2、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带出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3、追肥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25公斤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

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

4、排灌

1、2年生贝母最怕干旱,特别是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久雨或暴雨后应注意排水防涝。冰雹多发区,还应采取防雹措施,以免打折花茎、果。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防治方法:选离麦类作物较远,或不易被上河风侵袭的地块栽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源;增施磷钾肥或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300倍液,亦可用代森铵或退菌特防治。

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

根腐病: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

问题二:四川适合种植哪些中药? 黄连 贝母 川芎 川乌 四川中药种类特别丰富

问题三:四川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有个创意家居产品就很适合刚开始创业的人做,估计以后会流行起来,成为墙面装饰的主流趋势。而且不需要自己开店,产品是五笔墙画。你可以上网去了解。

问题四:四川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宜久。农业”,宜久。农业里面有完善的药材种植指导技术。药材种植(合作)

问题五:四川适合种植那些经济作物? 五谷类:小麦 水稻(梯田) 玉米 油菜 大豆 水果类:梨、桃、李子、樱桃、枇杷 苹果蔬菜类:白菜 辣椒 茄子 土豆等,差不多都可以种植药材类:天麻 石斛 杜仲 川贝、川芎、天麻、附子、黄连、麦冬、白芷、麝香等川产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人工栽培的中药材达200多种

问题六:四川适合种什么药材? 根据您当地的土壤选择种什么药材?如果是沙性的,可考虑桔梗,党参,白术等。粘性的可考虑急性子,鸡冠花,红花等药用籽或者全草。一般土壤可以考虑桔梗,白芷等有原则的进行选择就可。发财!

问题七:四川气候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四川省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较大的中药材产地。

问题八:请问四川资阳适合种植哪些药材、 一年生的玄参,丹参,2年生的桔梗,天花粉,4年生的白芍,牡丹,这些品种全国需求量大,出口量大的品种,价格稳定,效益好,种植面积大可联系我回收药材

问题九:四川丘陵地区适合种植什么药材 四川是药材种植大省。如川贝,川芎,川黄连,川续断,天麻,川乌,附子,姜黄,防风,生姜,红花,丹参,太子参,天冬,麦冬等等。

问题十:四川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四川是药材种植大省。如川贝,川芎,川黄连,川续断,天麻,川乌,附子,姜黄,防风,生姜,红花,丹参,太子参,天冬,麦冬等等。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选背风的阴山或半阴山为宜,并远离麦类作物,防止锈病感染,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油沙土为好。生荒地可选种1季大麻,以净化杂草、熟化土地、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

2、整地

结冻前整地。清除地面杂草,深耕细耙,作1.3米宽的畦。每亩用堆、厩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100公斤,堆沤腐熟后撒于畦面,浅翻,畦面呈弓形。

(二)种植方法

1、种子培育与处理

川贝母以种子繁殖为主。⑴培育种子:6-7月采挖贝母时,选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无损伤鳞茎作种。鳞茎按大、中、小分别栽种,做到边挖边栽。每亩用鳞茎100公斤。也可穴栽,栽后第2年起,每年3月出苗前,喷镇草宁,4月上旬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并施稀人畜粪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再施1次追肥。7-8月,果实饱满膨胀,果壳黄褐色或褐色,种子已干浆时剪下果实,趁鲜脱粒或带果壳进行后熟处理。⑵种子后熟处理:带壳种子,用过筛的细腐殖土,含水量低于10%,一层果实一层土,装透气木箱内,放冷凉、潮湿处。脱粒的种子,按1∶4(种子:腐殖土)混合贮藏室内或透气的木箱内。贮藏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果皮(种皮)膨胀,约40天左右,胚长度超过种子纵轴2/3,胚先端呈弯曲。完成胚形态后熟。可播种。

2、播种 9-10月下雪前播种(太白贝母,下同)。条播、撒播或用蒴果分瓣点播均可。

条播:于畦面开横沟,深1.5-2厘米;将拌有细土或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于沟中。覆盖筛细腐殖土3厘米,并用山草或无叶树枝覆盖畦面。每亩用种子2-2.5公斤。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以每平方米3 000-5 000粒种子为宜。覆盖同条播。

点播:趁果实未干时进行。将未干果实分成3瓣,于畦面按5-6厘米株行距开穴,每穴1瓣,覆土3厘米。此法较费工,但出苗率高。

(三)田间管理

1、搭棚

川贝母生长期需适当荫蔽。播种后,春季出苗前,揭去畦面覆盖物,分畦搭棚遮荫。矮棚,高15-20厘米,第1年荫蔽度50-70%。第2年降为50%,第3年为30%,收获当年不再遮荫。高棚,高约1米,荫蔽度50%。最好是晴天荫蔽,阴、雨天亮棚练苗。

2、除草川贝母幼苗纤弱,应勤除杂草,不伤幼苗,带出小贝母随即栽入土中。每年春季出苗前,秋季倒苗后各用镇草宁除草1次。

3、追肥秋季倒苗后每亩用腐殖土、农家肥,加25公斤过磷酸钙混合后覆盖畦面3

厘米厚,然后用搭棚树枝、竹稍等覆盖畦面,保护贝母越冬。有条件的每年追肥3次。

4、排灌

1、2年生贝母最怕干旱,特别是春季久晴不雨,应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久雨或暴雨后应注意排水防涝。冰雹多发区,还应采取防雹措施,以免打折花茎、果。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锈病:为川贝母主要病害。病源多来自麦类作物。多发生于5-6月。防治方法:选离麦类作物较远,或不易被上河风侵袭的地块栽种;整地时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源;增施磷钾肥或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0.2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300倍液,亦可用代森铵或退菌特防治。

立枯病:危害幼苗。发生于麦季多雨季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调节荫蔽度,阴雨天揭棚盖;发病前后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洒。

根腐病:5-6月发生,根发黄腐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拔除病株;用5%石灰水淋灌,防止扩散......>>

宜春有哪些旅游景点

宜春景点多,但比较分散,分布在十个县市区。如果分类,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三大类。其中,自然景观有:宜春明月山风景、温汤温泉,靖安三爪仑风景区、丰城罗山风景区、宜丰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奉新百丈风景区、上高墨山风景区、铜鼓大_风景区等;人文景观,包括宗教文化景观,如佛教禅宗发祥地——袁州仰山沩仰宗祖庭、宜丰曹洞宗祖庭、临济宗祖庭和靖安奉新的马祖道场,樟树市的道教文化遗址等;古代书院文化——罗山书院等。还有一个就是历史景观——湘赣边界的铜鼓、万载、袁州是秋收起义的主要地区、苏维埃时期的根据地;上高曾经是抗战的主战场;樟树、丰城的部分地区也是苏维埃时期的根据地总的来讲,宜春的确旅游资源丰富,关键是分散,如能很好地整合起来,完全可以形成五日游目的地。

樟树是什么地方,哪位能给详细介绍一下?

樟树市名称的来历缘于远古“聂友射鹿“的传奇故事,故此又有“鹿江“之说。它与“瓷都“景德镇等并列为江西省四大名镇,明代为全国三十三大工商重镇之一。

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北距省会南昌89公里。赣江、袁水汇流于此,樟树港为赣江上第二大港。浙赣铁路、京九铁路和昌樟高速、赣粤高速、105国道及在建的上海至昆明高速都通过该市,水陆交通便捷。在历史上,它曾是我国中原与岭南舟车孔道,是1988年10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的新兴城市,市境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人口51万。樟树市历史上曾名清江县,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它以其特有的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闻名遐迩,素享“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到樟树不灵”之美誉,是我国著名的“南国药都”。

中国药都—樟树

樟树的药业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村集散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镇郊的阁皂山是一个天然药场,绵延200余里,草木丰茂,盛产各种药材,其中动、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达百余种。早在东汉建安时期,道家张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炼于此。他们一面迷信说教驱邪,一面采药炼丹治病、传授炮制之法。后来葛氏之孙葛洪,总结行医经验,著成《时后备急方》,流传于世。唐宋时期,樟树药业日益发达,采药卖药者日增,药铺、药材行、分庄逐步兴起,并向外省扩张。明朝初年,这里建起一座三皇宫(即药王庙),每逢农历4月28日唐代名医孙思邈生日,就在庙侧设立交易场所,全国各路药商,多云集于此,进行贸易。明末清初,樟树中药铺已发展到200多家,同时,外省药商也来此设立药行,甚至还建有同乡会组织。这样渐渐变成了药材集散中心。至今境内仍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炼丹井、洗药池、古寺、药庙等胜迹。樟树人采集、炮制中药材世代相传,掌握了许多秘传妙法,无论是炒、浸、泡、炙,还是烘、晒、切、藏,均有独到之处。优秀药工切的药片,“薄如纸,吹得起,断面齐,造型美”,色、香、形、味、效俱佳。樟树的药师、药工、药商走遍全国药材产地,采集、选购品质上乘的药材原料运回加工,使得樟树的药材品种齐全,质地精良。樟树因此成为全国中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中心。

“药都”的形成,除因其地理条件优越、水路交通发达之外,与其盛产药材,精于药材的种植、炮制、经销和保管,更是密不可分的。阁皂山有天然药材200多种,中外闻名的江枳壳、面枳实,就是当地特产之一。樟树本地,对药材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药材必须纯净,饮片加工务其精细。如今历朝的“药王庙会”已发展成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每年请柬一经发出,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市的药界同仁蜂拥而来。届时的樟树,就成为药的世界、药的海洋。在药都东门外的宽阔坪场上,一片专门用以进行交易活动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总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余人同时进行交易活动。

樟树名胜古迹

悠久的历史为樟树市留下很多名胜古迹,境内已发现的古遗址就有122处之多,居江西省的首位,其中包括距今4500年前的筑卫城。樊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吴城商代遗址。古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金石等珍品被誉为“国之瑰宝”。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唐的太平观碑和建于宋朝的阁皂山鸣水桥等。阁皂山距市区20公里,是全国道教三大名山之一,唐高宗曾赐号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朱熹、文天祥等我国古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过名言佳句。

道教圣地--阁皂山

阁皂山位于樟树市东南20公里处的赣江东岸,绵直200余里,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相传道学家葛玄曾在此修真悟道、后云游四海,最终仍回到阁皂山、并在骆驼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炼丹8载,终成“九转金丹”。他服丹“飞升”后,被道教尊为“太极仙翁”。葛玄的“仙迹”使得阁皂山成为一名胜,道学家云集于此。北宋杨申《阁皂山景德观记》云:学道之士五百人,为屋一千五百间、可见当时之盛况。

阁皂山峰峦越百,仙道遗迹比比皆是。骆驼峰为葛玄得道藏丹处。太极峰为玉女理鬃处,西坑桂壁峰为张道陵修炼之地、有张天师坛。剑劈石、双鲤门、风门、一天门、丹井等处、无不俊美奇特,加上那美丽的神话传说,更显得神奇无比。凌云峰峡口的悬崖上,飞跨着一座石拱桥名曰鸣水桥。它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历经了800多年的风雨、桥拱至今完好无损。

吴城商代遗址

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1973年修水库时,被民工发现。后经6次发掘,面积达61.3万平方米,清理出房基2座,灰坑和窑地55个,墓葬16座。陶窑2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为探讨江西地区商周青铜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樟树市博物馆陈列有部分实物和资料,供游人参观。与吴城遗址相伴相随的是樟树市境内最大的水库--吴城水库,水库面积将近10平方公里,为樟树市一大旅游胜地!荡舟吴城水库,领略江南山水风光,思索着千百年的吴城古代文化...

樟树自古就有“酒乡”之誉,因“清、香、醇、补”四大特色而得名的“四特”酒就是樟树特产之一,源于宋代有名的土酒。周恩来总理曾赠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八个字,于1988年7月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樟树悠久的种植柑桔的历史,被定为全省柑桔生产重点市,全国85个柑桔生产基地之一。樟树红桔以色艳、味甜、皮薄、核少而闻名全省,行销海内外。

宜春周边游旅游去哪好

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位于宜春市区西南15千米处,总面积389平方千米,先后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温泉之乡”等10余项称号。景区主要由八大部分组成。

三爪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示范森林公园。景区位于宜春市靖安县,地处江西省九岭山脉东麓,因其三条支脉呈“爪”字形走向,且地势险要而得名。景区总面积193平方千米,由北河、宝峰寺、盘龙湖、骆家坪、虎啸峡、观音岩、白水洞、金罗湾八大景区和况钟园林、雷家古村两个独立景点组成。

宜春市靖安县三爪仑景区—骆家坪原始森林

宜春市天沐·明月山温泉度假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宜春市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内的温汤镇,占地面积1000余亩。景区以温泉为主打产品。

此外,景区内的天工开物园以宋应星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为基础,是集古代农耕技术展示、传统手工制作参与、中国农耕文化陶冶于一体的主题文化乐园。

靖安中部梦幻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宜春市靖安县郊,是以梦幻旅游文化元素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现有恐龙世界、古堡探险、矿山车、荷兰风车、梦幻山谷、豪华转马、八仙广场、水上游船、5D影院、垂钓中心等娱乐项目。

靖安中部梦幻城

宜春花博园,是江西省第三届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所在地。景区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湖田镇,距宜春市中心约6千米,占地面积1215亩,由四个展馆、十二个展园、十二个专类花园、五条主花道、一个人工湖和若干景观平台组成。

中国古海,位于樟树市洋湖乡与阁山镇交界处,由古海养生旅游区、芳香植物养生度假区、千年药都文化体验区、国际养生强体休闲区和世界养生文化体验区五大部分组成。

宜春花博园

百丈寺,位于宜春市奉新县西塔乡。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肇始地。唐宣宗登基时,御赐“大智寿圣禅寺”的匾额。明清两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大雄宝殿与僧寮二栋尚存。2003年,重新修建百丈禅寺,2011年8月31日举办开光庆典。寺院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手书“百丈清规”石刻、野狐岩等。

白云峰漂流,位于宜春市上高县南港镇大庙林场, 全长3千米,落差189米,单个滑道40米,最高单独落差16米。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如鬼斧神工,瀑布汹涌飞流,气势如虹,让您在尖叫声中释放激情。

樟树市怎么样?

由于工作原因,在江西省樟树市生活十月有余,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很糟糕,没有官方说的那么好!首先樟树有1、药都之称,自古有云“药不过樟树不灵”,但现在该地都是集中全国药材不过假药、保健品居多,樟树本地人从来不买这些小厂、没听过名字的药,不过有全国著名药企仁和制药,这个值得骄傲;2、酒都之称,代表企业四特酒;3、盐都之称,盐矿较多;4、中国五金金属办公家具产业基、地、多生产保险柜;

不过称谓很多甚至高大上,不过当地商业出乎意料的落后。服务业不发达体现在各种商业普遍缺乏服务理念、服务意识,举个最简单例子,过六点你找不到营业的干洗店。由于当地的方言问题,你会感觉这边人说话跟吵架一样,让人非常不舒服。其次樟树没美食,在外面饭店吃饭吃不到好吃的,甚至可说非常难吃,当地菜放的料理是酱油多、盐多、辣椒多,首先菜没品相钩不起食欲,其次吃起来味道就是咸和辣,没第三种味道。另外这个城市没规划,城市脏乱现象严重,跟发生过战争一样。此回答不复制粘贴,希望能全面了解樟树。

江西古城古镇旅游景点大全

江西古城古镇旅游景点大全:

1、中国“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同时与佛山、汉口、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景德镇以瓷器而闻名,有中国 “千年瓷都”的美誉。China这个中国的英文名也是从景德镇走向世界的。与江南六大古镇相比,景德镇既有古朴的风情,更有深厚的文化。

踏入景德镇,便有一种特殊的气息扑面而来,干年的瓷都至今仍到处流淌着一种瓷之韵。景德镇著名的景点主要有瑶里古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御窑博物馆、陶溪川夜市和浮梁古城等。

2、因商而兴——吴城古镇

吴城古镇位于江西省永修县东北部,地处鄱阳湖、赣江和修水的交界处,水陆交通便利。吴城古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宋元嘉二年,海昏县城被大水淹没,部分人家南迁,吴山居民骤然增加,商业也随之繁荣,逐渐发展为一个大集镇,从此,吴山易名吴城。

吴城古镇是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曾经名盛一时,自古是江西水运、商贸集散之地。如今的吴城镇不大,古镇一条主干道的两边全部都是统一装修的仿古小楼,古色古香。引人注目的一个老建筑——吉安会馆牌楼,见证了小镇的岁月沉浮。

3、八省码头——河口古镇

河口古镇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是江西一座非常有名的历史文化古镇。明清的时候,河口镇达到鼎盛时刻,这里的水路都是可以直通到鄱阳湖。到了清乾隆年间,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码头”。

4、中国“药都”——樟树镇

樟树镇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历史上与景德镇、河口镇、吴城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有“药都”之称。

樟树镇地处赣江袁水之交,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是为赣鄱大地中医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名城。樟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药业历史,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这里药材资源丰富、中药材炮制加工技艺精湛,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5、梦里老家——婺源古镇

婺源古镇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婺源古镇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婺源境内很好地保存了古徽州气韵,高高的马头墙,粉墙黛瓦,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被广大游客誉为“梦里老家”。

江西古镇有哪些 江西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江西最著名的就是这里的红色文化了,作为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城市,怎么可以少了古镇,这一个景点呢?江西古镇也是不在话下的,而且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旅游特色。

那么,可能很多人知道的也就是景德镇了,那么除了景德镇之外,还有哪些古镇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好好的给大家推荐一下吧!

1、景德镇

瑶里是景德镇的精华,天下瓷文化发源于景德镇,而景德镇的瓷文化却来自瑶里这片瓷画般的世界里。人文的魅力更是为这片瓷画的世界平添了些许唯美,些许柔媚。

春天的风是酥软的,瑶里的春风似乎更增了几分柔情,几分娇嫩,几分明媚。徜徉在这样的地方,即使最粗鲁的大汉,也会变成世界上最浪漫的文士吧。

瑶里的水是一种清澈的绿。如同最清澈的凝玉,水绕着古镇,流淌出一片浣纱般荡漾的温柔画卷。瑶里的水就是撑开这幅画卷的骨骼,画家的画笔也画不透这般天成的玉骨。

瑶里的山是一种雍容的伟岸。他没有华山的奇险泰山高峨挺拔,那君子般的从容与优雅,就是他的性格与个性。置身在瑶里的群山里,那无边的绿林有着说不出的静谧与安宁。

2、吴城镇

吴城,是一座因商而兴的千年古镇。她辉煌的过去,曾使世代吴城人引以自豪,如今她作为“珍禽候鸟王国”被世人谓之“世界第八大奇观”、“中国第二长城”,再度饮誉海内外。

镇内有二处江南罕见的独特地貌,一是吉山、松门山两座相互毗邻、东西相连,各近10平方公里的水中沙山。象一条盘旋的巨龙,将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分为南北两段;

二是一望无际的湿地草原,这也是世界六大重要湿地之一,有草地面积60余万亩,其中草洲面积近20万亩,大小湖泊溪流星罗棋布,镶嵌在草洲湿地当中。

每当秋冬季节,水草丰美,碧草蓝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人们对江南草原的由衷赞叹。

3、唐江镇

唐江历史悠久。镇区内古街店铺和新区超市争辉,沿江两岸传统风格与现代建筑相映,自古以来,唐江就是赣南地区的重要商贸中心,民间素有“头唐江,二营前”之美称,拥有千年文化和商贸的积淀。

4、樟树镇

与吴江镇齐名的樟树老镇。

樟树镇有中国“药都”之称。今天樟树镇的扬名天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江西四特酒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们也因此得知这个在江西医药史上隐姓埋名千百年为赣鄱大地中医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名城。在元、明两代,樟树镇以药业和酒业著称于世,为当时全国33个著名的大工商城镇之一。

5、河口镇

在水运时代,信江边的河口镇一定辉煌而且显赫。

作为一个“八省通衢”,把闽江水系、瓯江水系、钱江水系与鄱阳湖、长江进行贯通的商业重镇,也就是说,河口是赣、闽、浙、粤、鄂、豫、皖、湘八个大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

河口会馆云集,富商扎堆,货源充足。富足的河口先人没有浪费他们的富足,在“买不完的河口”时代,建造了现在“看不完的河口”。

如今走在河口老街,踩着已经被独轮车和岁月磨得已经不再平整的石板路,看着一栋栋墙面斑驳的老房子,如今,这四大名镇中,只有河口镇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专家称为江西第一古街;

都市的生活始终有着那么些许的浮躁和无味,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想法,不如来这些古镇走一走,或许,你可以重新定义一次生活 ,再次找到乐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