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蟹庄的全国河蟹大赛
2007年,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和上海丰收行水产品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丰收杯”全国河蟹大赛。大赛依托科学养殖技术,旨在发掘全国各地优质湖区和养殖专业户,评选出真正优质的大闸蟹推向全社会。 大赛得到各主要产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优秀养殖户踊跃参加,社会反响空前热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浪网等数十家重要媒体均刊发报道。有消费者评介说:该项权威评比,为目前混乱的大闸蟹市场重新建立起了标准和信心。 上海海洋大学表示,“全国河蟹大赛”将成为每年的常设项目,以科研回馈社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蟹王
江西省进贤皖赣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军山湖”牌
蟹后
江西省进贤皖赣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军山湖”牌
金蟹奖
江苏省水仙实业有限公司选送的“宝应湖”牌
银蟹奖
江西省进贤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选送的“军山湖”牌
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管委会选送的“固城湖”牌
铜蟹奖
安徽省望江武昌湖生态渔业有限公司选送的“武昌湖”牌
安徽省枞阳钱叶武选送的“白荡湖”牌
江西省进贤皖赣特种水产有限公司选送的“军山湖”牌
优质
蟹上海海岛蟹业公司选送的“海岛”牌
江苏省洪泽县水产局选送的“洪泽湖”牌
安徽当涂双潭湖养殖公司选送的“双潭湖”牌
江西省鄱阳宝岛特种水产公司选送的
上海瀛生实业有限公司选送的“瀛生”牌
周龙弟选送的江苏东太湖
安徽省无为县小老海长江水产有限公司选送的“小老海”牌
江西省九江县水产局选送的“赛城湖”牌
徐福林选送的江苏东太湖
丁咸荣选送的江苏东太湖
安徽省和县江蟹特种水产养殖场选送的“江蟹”牌
江苏省兴化市燎原养殖公司选送的“板桥”牌
专家名单
展评组委会主任: 王 武 教 授
副主任: 戴祥庆 所 长
秘书长: 李家乐 院 长
评比专家组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1、王 武 上海水产大学 教 授
2、王建勋 安徽省水产局 副局长
3、李思发 上海水产大学 教 授
4、官少飞 江西省水产局 局 长
5、周 刚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6、戴祥庆 上海水产研究所 所 长
7、魏绍芬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研究员(原副局长) 金蟹奖
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
安徽省望江县武昌湖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上海海岛蟹业有限公司
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瀛生实业有限公司枫沙湖公司
最佳口感奖
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
安徽省望江县武昌湖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蟹王
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
蟹后
安徽省安庆市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优胜奖
江苏省东太湖丁咸荣
安徽省宿松和奎全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省宿松泊湖全美蟹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东太湖赵俊滨
江苏省东太湖徐福林
江苏省兴化市燎原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太湖小李子有限公司
安徽省明光市永言水产有限公司
安徽省枞阳白荡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安徽省无为县小老海长江特种水产有限公司
专家名单
展评组委会主任:王 武 教 授;
秘书长:李家乐 教 授
种质评比专家组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1、王 武 上海海洋大学 教 授
2、王建勋 安徽省水产局 副局长
3、李思发 上海海洋大学 教 授
4、李家乐 上海海洋大学 教 授
5、周 刚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6、戴祥庆 上海水产研究所 所 长
7、魏绍芬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研究员(原副局长)
口感评定专家组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1、包国京 梅龙镇酒家 总经理
2、江礼旸 著名食评家
3、陈舜胜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教 授
4、沈思明 上海市烹饪协会 会 长
5、郑英祥 名轩食府 行政总厨 金蟹奖
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
银蟹奖
江西省进贤县皖赣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
铜蟹奖安徽省望江县武昌湖生态渔业有限公司
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现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当涂县双潭湖养殖有限公司
蟹王
江西省进贤县皖赣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蟹后
江西省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
优胜奖
宝应县水鲜万亩渔场
江苏水仙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
安徽宿松县和奎全水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泗洪县金水集团
江苏盱眙满江红龙虾产业园
江苏泗洪县洪泽湖开发总公司
江苏泗洪县金水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
安徽皖宜季牛水产养殖公司
江苏兴化燎原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江西九江赛城湖水产场
江西省映红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省鄱阳宝岛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当涂县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南市窑河渔场
专家名单
展评组委会主任:王 武 教授;
秘书长:李家乐 教授
《种质评比》专家组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1、王 武 上海海洋大学 教授、博导
2、王建勋 安徽省水产局 副局长
3、李思发 上海海洋大学 教授、博导
4、官少飞 江西省水产局 局长
5、周 刚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6、戴祥庆 上海水产研究所 所长
7、魏绍芬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研究员
《口感评定》专家组成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1、王汝刚 上海曲艺家协会 主席
2、包国京 梅龙镇酒家 总经理
3、陈舜胜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教授
4、沈思明 上海市烹饪协会 会长
5、沈宏非 著名专栏作家 美食家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人事处
科研处
成果推广处
财务处
科技条件处
工会
总务科
检查审计室
保卫科
工业化养殖研究室
生态工程研究室
海洋渔船与装备研究室
加工装备研究室
质量与标准化研究室
信息与战略研究室
渔业装备实验中试基地
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渔业船舶与装备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船舶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健康养殖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工业化养殖中试基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池塘生态工程中试基地
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农业部环保设备及船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海洋捕捞与养殖机械专业站
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审图中心(上海)
国家水产品加工装备研发分中心(上海)
水产养殖工程是专门从事水产养殖装备及技术研究的传统优势专业领域,始于建所初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制约我国淡水养殖增产的瓶颈问题,渔机所率先研制发明了“叶轮增氧机”,从而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向“高产密养”发展奠定了装备技术基础。50年来,该专业领域科研人员先后创新研制了叶轮式增氧机、水力挖塘机组、工厂化水产苗种繁育系统、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水产养殖装备,不断推动水产养殖装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该专业领域以养殖可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着力开展养殖水净化机理、水处理技术及关键装备、工业化养殖模式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制的微滤机、自动化水质监控系统等养殖水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池塘生态工程是二十一世纪初建立起来的专业领域,由养殖生态工程、渔业数字化、养殖机械化等研究整合而成。主要从事养殖环境与生态工程、养殖设施、渔业数字化和养殖机械化等方面的理论技术研究,依托建设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池塘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池塘养殖工程与设施功能实验室”。2005年以来,该专业领域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项目、863计划课题、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等各类课题20余项。
该专业领域重点开展养殖环境科学与生态工程化技术、养殖设施与规范化技术、渔业数字化技术与系统、养殖机械化技术与设备系统等的研究,建立了国内首个池塘养殖数字化管理系统和生态工程化养殖小区模式,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老旧池塘改造与养殖模式升级工作。
海洋渔业工程领域集合了渔机所二大传统优势专业一渔业仪器和渔船甲板机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渔机所在渔业仪器领域,先后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双曲线时差定位仪”和“探鱼仪”.九十年代率先实现“全球卫星导航仪”《GPS》的国产化;在渔船甲板机械领域,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中高压液压围网起网设备”、“双钩型织网机”,以殛载人航天工程的“高海况打捞设备”。这些成果对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力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填补了我国海洋渔业装备的空白,缩小了与世界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的差距,部分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该专业领域重点从事近海、远洋渔船捕捞机械液压系统成套装备研究与推广应用,以及鱼群水声探测技术研究及助渔仪器研究,推动海洋捕捞工业化高效生产。研究海洋渔业和工程专业化装备,拓展应用于深水网箱和大水面网箱养殖系统、高海况飞船返回舱打捞系统、深水勘察船勘察提取设备及其波浪补偿控制系统、海洋工程变幅起重系统等,提高了专业领域的集成创新的能力。
水产品加工机械工程研究创建于建所初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始,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船用卧式平板冻结机”、“卧式片冰机”和“鱼片联合加工机”等装备,突破了我国以盐腌为主要手段的水产品加工储存方式,走出了我国水产品加工装备研发的第一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成功研制了“鱼肉采取机”、“管冰机”、“高温高压杀菌装置”、“冷热风干烘设备”等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水产品加工、流通以及水产品价值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专业领域重点开展水产品保鲜保活、水产品初加工、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及水产品船上加工等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依托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948”以及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平台,先后取得了“冷冻鱼糜加工技术及装备”、“海参前处理加工生产线”、“蛤类清洗分级技术”等科研新成果并获省部级奖。 饲料加工机械工程研究是随着我国池塘养殖规模与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主要解决养殖过程中渔用饲料加工装备的技术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渔机所先后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套“平模式硬颗粒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第一台“膨化颗粒饲料机”,承担完成“啤酒糟饲料蛋白加工工艺及设备”、“卤虫卵加工设备”等国内空白项目。这些成果随着深化研究和应用推广,对我国淡水水产养殖和渔用饲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该专业领域将重点开展动植物复合发酵饲料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并持续开展挤压脱水、干燥及膨化设备的改进与完善。研究成果“发酵豆粕加工工艺及设备研究”,通过对发酵系统优化、关键设备及零部件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发酵豆粕的质量和产量,在多家饲料生产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
渔业船舶的研究始于渔机所建所初期。长期以来,渔机所在渔业船舶专业领域主要就围网、拖网渔船及渔业辅助船舶等开展设计研究,研制了多个优良船型,先后完成了我国第一批围网渔船、混合式渔船、拖网渔船、冷海水运输船等各类型渔业作业船舶和渔业辅助船舶,其中围网渔船是我国最早的围网钢质渔船,部分船型经多家船厂建造,数量达近万艘,成为东海渔区的主要船型之一。这些船型的推广普及,为我国渔业船舶设计和制造的科技进步与发展,为我国捕捞渔业装备的现代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业领域重点开展渔业作业船舶工程技术、渔船节能技术的研究,承接船舶设计业务。开展了上海市和江苏省渔船更新改造标准化船型研究与设计,并与北车合作研发了我国第一艘电力推进36.5 m渔船。2012年,更新改造的SH821型标准渔船船型被评为“全国十大标准化优秀船型”。
渔业机械、仪器产品、船用产品、环保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相关产品的标准化研究和检测方法研究,相关产品的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任务、第三方公正性检测任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