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种植与管理
一、艾草栽培条件
1、在荒坡、田边、地头等地均可种植,丘陵地区最适宜。
2、空气应洁净无扬尘,附近无居民生活水和工业水污染,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59的规定。
3、灌溉用水各项水质指标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七尖艾草生长的土壤类型以微酸性黄壤或黄棕壤为主,耕层厚度≥25cm,pH值5.7~6.3,土壤有机质含量≥1.6%,排灌条件良好。土壤应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二、艾草栽培技术
1、 土壤管理
(1) 土壤耕作 2、4月下旬,中耕除草各一次,要求中耕均匀,深度15cm。
(2) 翻晒园地
七尖艾草采收后翻晒园地,清除残枝败叶,疏除过密的茎基和宿根,深度15cm。
2、 肥料管理
(1)肥料 使用须符合NY/T496标准的规定。
(2)培肥 七尖艾草采收后,结合翻晒园地,施入农家肥、厩肥、饼肥等作为基肥。
(3)施苗肥 七尖艾草栽植成活后,苗高30cm(具体时间依长势而定),施用尿素每亩6公斤作提苗肥,阴雨天撒施,晴天叶面喷施。化肥催苗仅适合第一年栽种,以后各生长期(即二季、三季等)不得使用化肥,否则影响挥发油的积累。
3、 灌溉排水
(1)灌溉 干旱季节,厢面漫灌,有灌溉条件的山地可以喷灌。
(2)排水 厢面整成龟背形,排水沟通畅。
4、病虫害防治
(1) 每次收获后及时清场,去除残枝败叶集中深埋或焚烧。
(2)在采收后的空地上,蕲艾未出芽前,地表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3) 每年冬季结合中耕除草,深翻土壤,杀灭虫卵,阻止虫卵在土中越冬。
5、育种技术
(1)繁殖方法
七尖艾草一般不采用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较长(1个月);分株繁殖最好,不仅成活率高且无幼苗生长期,繁殖速度快,为普遍采用。
(2) 选种方法
选育良种要求叶片肥厚而大,茎杆粗壮直立,分枝少、叶色浓绿、气味浓郁、密被绒毛,幼苗须根发达。
(3)栽种方法 2-3月,苗高5—10cm,选地面潮湿(最好是雨后或阴天)时,从母株茎基分离出带根幼苗或鲜活的裸根,按垄距25—30cm起垄,垄底根根相连,连起垄边覆土压实。栽后2-3天内,如没有下雨,要滴水保墒,栽种蕲艾每3—5年翻兜一次。去掉老根,防止品种老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