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河北省国有企业都有哪些单位?

石家庄开发区麦特达微电子技术开发应用总公司

河北省国有企业都有哪些单位?

唐山陶瓷集团陶瓷机械厂

河北省石家庄亚风化工厂

河北省化学工业研究院

国营汉光机械厂

中国轻工业机械石家庄公司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建南医院

河北省眺山化工厂

秦皇岛市直属机关印刷厂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棉二分公司(广东办)

赞皇县林木苗种站

中铁物资集团华北有限公司

河北轻工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中化河北公司

石家庄3502服装总厂

河北省新乐市外事服务中心

迈斯特化学品有限公司

河北宝石节能照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石家庄宝石集团无极荧光灯

石家庄3514皮革皮鞋总厂

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无极灯厂

河北纪元光电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

中化河北公司精细发展部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开元汽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

秦皇岛秦海窑业公司

石药集团中诺药业

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

河北省石家庄建筑机械厂

石家庄伟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

衡水市箱包厂

河北牲畜交易中心交易服务部

华北绿色农业服务中心

河北冀雅电子有限公司(销售部)

宇泉环保有限公司

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总公司电器公司

石家庄鸿远门业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石家庄市牧工商开发总公司三丰纸制品厂

石家庄市三丰纸制品厂

华北冶金设备制造厂

灵寿岩石矿物粉体厂

河北省阜城县进出口公司

河北飞达工具有限公司

河北阔达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帝王山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

冀雅电子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石栾路31号建南医院

石家庄国际旅行社

秦皇岛易金商贸有限公司

河北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廿二部

河北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秦皇岛福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人造板厂

石家庄联城贸易有限公司

河北联艺园林雕塑有限公司

河北翼凌机械制造总公司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

行唐县畜牧局科技推广部

河北灵寿县鑫奥矿业加工厂

网信网络电话公司

石家庄市方宇进出口有限公司

承德天和国际旅行社

中化河北进出口公司钡锶盐事业部

中国联通张家口分公司

秦皇岛耀华镀膜玻璃厂

河北省专家诊疗中心医院

河北省送变电公司劳动服务公司

唐山冶金矿山机械厂销售部

河北省国际经贸发展公司

中化河北进出口公司

大理石工艺品厂

鑫泰隆皮草有限公司

秦皇岛同创设备有限公司

秦皇岛三农配方(BB肥)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冠农科技有限公司

安国市英欣花卉秧苗经销部

宏鹏远商贸有限公司

中信渤海铝业控股有限公司

"河北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第二公司"

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责任公司

中化河北公司农化部

石家庄市机械化养鸡场

定州市绿林园艺苗木花卉场

特种耐磨焊条厂

河北金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新跃清真肉类加工厂

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健大饲料厂

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藁城联合收割机厂

河北省食品总公司牧业公司

汇元天盛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京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

秦皇岛瀚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公司

邯钢集衡水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市栾城资信工贸有限公司

大曹庄管理区政府

顺平进出口公司

秦皇岛畅想咨询有限公司

耀华工业技术玻璃厂

河北省任丘市浩凯化纤有限公司

北黄城窗纱总厂

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处)

河北省信息服务公司滦县支公司滦州镇信息站

河北清水特种耐磨焊条厂

河北利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盛华机械厂

河北泊头恒远泵业有限公司

南皮县国敏水银开关厂

东光县通宇化工蜂蜡加工厂

沧州华瑞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唐山市丰南区富华冶金输送机械厂

河北四方焊条有限公司

信诚特种焊条厂

河北中泊防爆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直销部

长城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沧州市螺旋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三局邯郸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纸塑制品厂有限公司

邯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

保定工业水泵有限责任公司

邱县香城固乡第二棉花加工厂

1河北奥邦特种耐磨焊条厂

华宝家电机架有限公司

北方三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邯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冷轧板、马口铁贸易部)

唐山铁中腐植酸厂

河北景县星光橡胶有限公司

唐山海港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

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市博亚科技工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安国水泵厂

河北省唐山市冀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盾石干粉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长芦大清河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电缆总厂第一分厂(销售部)

邯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华旗责任有限公司

中国新时代健康产业滦县松竹梅商贸中心

廊坊春晖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销售部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永良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定州市永进机械有限公司

沧县皂坡洪发塑料厂

德赛橡胶有限公司

保定乐凯数码影像有限公司营销采购部

河北省香河县进出口公司

河北景县鹭达通讯铁塔有限公司衡水办事处

衡水永兴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沧州市金龙耐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河北国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销售部

河北省第三基础工程公司业务部

河北锯床厂(博野县北方锯业有限公司)

涿州华太机电有限公司 控制柜

弘宇网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饶阳县瀚阳工艺品厂

宇洋石材厂

保定乐凯数码影像有限公司销售部

河北省文安火牌金属穿线软管有限公司

廊坊北方糖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武邑县腾达实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橱柜厂

香河县兴盛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翔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省武邑县昶兴铁柜厂

邢台神通机器有限公司销售科

南宫市灌充设备厂

天津市电缆总厂第一分厂(销售部)

河北篷布总厂

河北枣强县鑫宇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保定UV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艺丰塑料制品厂

大城神农园果业发展有限公司

大城振兴铝材有限公司

晶日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

河北省枣强县环保设备厂

河北省冀州市中意玻璃钢厂销售部

武警8640部队医院肛肠科

宝硕管材股份公司

衡水东盛铁塔有限公司

建材轻机集团北新机械有限公司

金源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南宫市永红福利绒毛毡厂

廊坊市物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

顺达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杰特礼品公司

中国永红毡业有限公司

河北可耐特玻璃钢有限公司暖通分公司

河北省远东橱柜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天威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容城无线电厂

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销售)

河北保定宝硕门窗发展有限公司

安平安龙集团总公司

河北诚信大厦有限责任公司

东光县北金矿山器材有限公司*

河北五洲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沧州鑫光防腐保温厂

河北省景县广川广播电视设备厂

邯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启发集团

深州市进出口公司

通用机械厂

沧州鑫达玛钢厂

河北省衡水市箱包厂

河北圣仑进出口集团公司

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药用真菌研究室

河北华星玻璃纤维耐碱网格布有限公司

保定野三坡旅游服务公司

保定市机电产品综合经营公司

河北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第二公司

北农(海利)涿州种衣剂有限公司

泊头市亿恒机床量具制造有限公司

泊头市泵机械阀制造有限公司

泊头市特种泵厂

河北天成钢管有限公司销售部

泊头市长河铸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

河北天源钢管有限公司

河北省东光县王交特种电器厂

河北沧州大化进出口公司

任丘市新北仪器厂

盐山县宏润管道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

石家庄开发区耀华衡器厂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棋盘山社会福利公司

河北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宁晋县永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唐山市朝阳化工总厂

秦皇岛市长城清洗剂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四一一工厂(6411工厂)

河北永昌造纸厂

石家庄市方圆计量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机床厂

河北石家庄太行机械厂

邯郸市开元包装材料厂

石家庄长城机床工具有限公司

石家庄宝石集团无极荧光灯厂技术部

黄骅市外贸工艺草制品厂

中国永一阀门集团(石家庄)销售公司

新兴铸管集团邯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鸿运科技有限公司

海森医药有限公司

石家庄北华矿棉板有线公司

河北冀雅电子有限公司销售部

石家庄机场有限公司(货运部)

石家庄三五一四皮革皮鞋总厂市场部

宣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承德拖拉机厂销售部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西院)

青岛赛维家电服务产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活塞环厂

邯郸地方铁路钢材经销处销售部

河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

河北省机械进出口公司(出口十部)

青岛赛维服务产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特种所

北京首都创业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普美电子有限公司

邯郸市鑫达马车栓厂

石家庄市邮政音像(连锁)中心

中化河北进出口公司秦皇岛公司散化部

中国铁通集团河北分公司

河北华录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河北冀雅电子有限公司(模块部)

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型材部

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公司

核工业606工业公司化工厂

石家庄动力集团

河北冀物金属回收有限公司

南宫市铁路橡胶厂

北车集团唐山机车车辆厂

石家庄市天成食品添加剂厂销售部

石家庄万利豪贸易有限公司

河北轻工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染料

河北省灵寿县北方矿业加工厂

石家庄三五一四皮革皮鞋总厂

秦皇岛燕冶法兰制造有限公司(贸易部)

河北省正定县对外贸易公司蜡烛出口部

河北恒银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天玉玻璃有限公司

张家口市佳光电池有限公司

石药集团药物研究院

避暑山庄实业集团公司

藁城市博远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建设集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公司

保定罐头厂

河北省总工会北戴河疗养院宾馆国有企业

沧州市兴水阀门厂

安平县衡安钢板网厂

唐山市四隆不锈钢商贸有限公司

太平人寿保险保险有限公司秦皇岛中心支公司

秦皇岛骊骅集团

冀州市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

世纪特种耐磨焊条厂

河北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中铁山桥集团铸造有限公司

石家庄市畜禽技术服务公司

河北可耐特玻璃钢有限公司/销售部

秦皇岛市海港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劳动力市场

世纪合金有限公司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空调公司

唐山市水泵厂销售部

河北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一部

河北皇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销售部

河北华润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业务一部

河北省献县进出口公司

河北顺平外贸进出口公司

河北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广安化工有限公司

河北省油脂公司

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

安平县越琪网类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绿源塑料分公司销售部

唐山晟天液压气动元件经销处

秦皇岛市博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顺平外贸进出口公司

廊坊翔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营销部

河北华田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河北省纺织进出口公司

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棉一分公司

石家庄市新海的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公司"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TANGSHAN CERAMIC IMP.&EXP.

CO.,LTD"

河北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兰州亿能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

河北皓源管业有限公司(廊坊)

镭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昊华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型材分公司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随车吊分厂

泊头市迅达机床平台量具有限公司生产部

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发达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省三力特种耐磨焊条厂

河北省南宫市三力特种焊条厂

司瑞森

安平县鸿运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京唐港远洋宾馆

河北金赛博板业有限公司石家庄直销点

秦皇岛市丰和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安平鸿运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业务部)

二机人机械加工厂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

秦皇岛耀华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中化河北秦皇岛进出口公司

秦皇岛市对外供应总公司

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

邯郸汉光办公自动化耗材有限公司.

河北鹏辉管件有限公司销售

河北圣仑进出口集团公司-业务部

中化公司

保定钞票纸厂证券厂市场部

"青岛中远物流仓储配送有限公司

唐山RDC"

〈华北〉佳园特种焊条厂

山东汉光包装设备总公司

保定三九济世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包装材料事业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

国营青县农场电子配件厂

华油一机华油钢管有限公司

河北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邢矿集团花生蛋白油脂分公司

四方特种耐磨焊条有限公司

河北钻机厂

河北保定隆胜电气有限公司业务部

普拉斯精工制造有限公司销售部

双盈经纪公司

唐山恒兆物贸有限公司出口部

中国北方唐山新旧输送带货场

邯郸制氧机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任丘分公司

三河天龙阿克电子有限公司

邯郸铁通公司

中煤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邯郸麦浪植物提取有限责任公司

邯郸圣绵纺织有限公司-市场部

武安市科力型钢有限公司(供销部)

中铁三局集团邯郸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邯郸圣绵纺织有限公司---市场部

邯郸市奥兴物资有限公司

汉光机械厂打印复印耗材有限公司

保定中纺依棉纺织有限公司

河北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

河北一一四机床厂供销科

大名县名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

邯郸市第一财经学校食品加工厂

遵化市流星雨中介有限责任公司

唐山海港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办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卫生陶瓷分公司

唐山博亚科技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意玻璃钢有限公司市场部

唐山生产力促进中心

唐山鼎丰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河北中达集团有限公司水泥厂

中油管道物资装备总公司

邯钢集团衡水薄板公司

河北省二零零五盐山县顺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唐山陶瓷集团特种陶瓷股份公司

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唐山盾石干粉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

保定绿城食品有限公司

沧州市螺旋钢管有限公司

河北可耐特玻璃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金牛能源有限公司玻璃纤维分公司

燕华渔具公司

滦南县信达综合服务部

河北省第三基础工程公司河北省新河县新华路19号

香河县种子公司刘宋营业部

河北鸿鑫达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省第三基础工程公司项目部lsq

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CEC朗房中电大成电子有限公司

安平县线材筛网厂销售2部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包装材料厂

邯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公司-销售公司

河北廊坊新华教育考试培训中心

廊坊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安平环保设备厂

河北留史皮毛市场信息服务中心

河北省枣强县玻璃钢工业园区玻璃钢产品销售处

河北省邯钢集团衡水薄板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柏乡县金鑫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书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华北销售部

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外贸部)

衡水市工具厂

河北恒宇橡塑制品有限公司销售部

廊坊迪远仪器有限公司(原国土资源部物化探研究所仪器研制中心)

廊坊市胡庆余堂化工有限公司

河北天大天久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雪焱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欧普利灯具有限公司

天龙非开挖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公交总公司

河北省景县长城滤业有限公司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高阳松竹梅销售中心)

河北机床厂

河北保定同业新能源研究所

强力自行车有限公司

河北省景县华北实业有限公司销售部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新技术公司

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业务部)

南宫福利毛毡厂

国有福利毡业有限公司

河北国富凯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河北中达集团有限公司

沙河市进出口公司贸易三部

南宫市农业局

河北特种胶管有限公司

安平县旭程金属网业有限公司营销部

南宫市永红毛毡总厂

河北大学金益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市天鹏北方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业务二部

河北中德利钢管制造有限公司销售部

河北省三七四工厂

河北省泊头市精锐工量具有限公司

保定整流器厂

保定市普拉斯精工制造有限公司市场部

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中洲蓝天科贸有限公司邯郸办事处

保定宝硕门窗发展有限公司(股份)

河北省冀州市中意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原中意玻璃钢厂)

河北安平红星丝网厂

恒琳商贸有限公司

河北衡水远大集团棉纺织总厂

河北衡水冀峰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好其军治药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乐凯磁信息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乐凯数码有限公司

河北北制动毂厂

沧州市螺旋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网

河北勃皓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永兴玻璃鳞片厂

兴宇电子机箱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省吴桥县导热油炉有限责任公司赵学锋

献县隆盛达机械量具有限公司

交河铸造厂

河北沧州亿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沧州乾成钢管有限公司销售五公司

河北省鑫艺非标量具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乾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於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端午节的佩饰

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除佩饰艾虎以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为小儿在额头画“王”的风习,其意也在于借虎辟邪。

画额,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长命缕,时端午节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的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 避黄巢, 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 《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 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县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如广东顺德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风、八仙等图案的罗伞。一般龙舟没有这么多的装饰,多饰以各色三角旗、挂彩等。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县,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

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在正式竞渡开始时,气氛十分热烈。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妇女们平时是不出门的,如今也争着来看龙船,银钗耀日;鼓声、红旗指挥下的龙舟飞驰而来,掉如飞剑,鼓声如雷;终点插着锦绮彩竿,作为标志。龙舟向着标飞快地驰近……近代的龙舟比赛也大抵相同,不过规程稍严格一些。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国际龙舟比赛,吸引了各国健儿。

划龙舟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比如龙舟游乡,是在龙舟竞渡时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有时龙舟还有各种花样的划法,具有表演的含义。如广州的龙舟,挽手用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浙江余杭县龙舟,有的是让人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来,如龙吞云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游船式竞渡。如《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是划着龙船、摇船在水上奏乐、游玩。在《梦粱录》中记载南宋杭州“龙舟六只,戏于湖中”。湖上有龙舟,只是画舫游船的一部分。

唐、宋、元、明、清各代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皇帝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皇帝,在中南海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又有夜龙舟。在浙江武进,过去有夜龙舟,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四川五通桥从1982年起出现了夜龙舟,在舟上装电灯,配焰火,漂浮河灯,辉煌夺目。浙江少数地方还于水上设堆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焰中穿过。

又有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下人异(y6,共同拾东西)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浙江武义县,过去也有旱地推端午船之俗,也认为可除邪祟。另广东的佛山、东莞、信宜都有旱地划龙舟之俗,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但日期不一定在端午。佛山秋季秋色时的旱地龙舟最为壮观。又如《徽州府志》载:“五月五日,迎神船逐疫,船用竹为之,袭画状似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绪市。”另有把小型旱龙船给小儿做玩具的。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般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泛。流传于广西北部桂林、临桂等地的龙船歌,在竞渡时由众桡手合唱,有人领呼,表现内容也多与龙舟、端午节俗有关,歌声宏远动人。《广西民间音乐选集》中收有临桂县(4龙船歌》组曲,如号子般的节奏鲜明、热烈,唱起来必定十分动人。

另外,还应说一下女龙舟。在过去,许多地方的龙舟竞渡均不许妇女参加,认为妇女接触龙舟很不吉利。如今各地都出现了女子龙舟队,英姿讽爽的女人们奋勇争光,争夺第一,丝毫不弱于须眉男儿。

与春节有舞龙也有舞凤一样,端午有龙舟也有风舟。风舟的来源如上述,是源于远古的乌舟、鷁舟。古代宫廷中有凤阿(如《天府广记》中记明代宫廷便有),民间有风船竞渡。《粤囊》载:“龙舟以吊大夫,风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入聚万金,制风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1964年后香港又出现了风艇赛。这种风艇艇身稍短,可坐16名队员,饰有风头、风尾,由女队员竞渡。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比赛形式,合龙凤呈样之意。

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顺德县志》载:“大良之龙风船妙极华丽。”但今已不见了。湖南汨罗县的龙舟,前装龙头,后置风尾,凤尾是用包有红纸的竹篾成扇形插于船尾,如矩尾一般,也可称为龙凤船。龙凤船,似乎是龙船与鸟船相融合后留下的痕迹。

端午节斗草

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远古先民艰苦求存,生活单调,暇余以斗虫、斗草、斗兽等为戏自娱,及至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形成中医药学后,每年端午节群出郊外采药,插艾门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物原》云:“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年华记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刘宾客嘉话》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扩展至平日随时可斗。历代文人作品中对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楼兰案:多为车前草,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边、沟 旁、田埂等处。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自根际丛出,薄纸质,具五条主叶脉,全缘或波状,或有疏钝齿,长达15—30厘米;具绿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实成熟后会如盖子般掀开,释出四至六颗棕黑色种子,其长长的花轴,用来斗草的好材料。)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这种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的斗草,被称为“武斗”。王建《宫词》,吟咏斗草游戏的情状:“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众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斗草除有“武斗”外,还有“文斗”。所谓“文斗”,就是对花草名,《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又罗汉松。突然豆官说,我有姐妹花,这下把大家难住了,香菱说,我有夫妻穗。豆官见香菱答上了不服气地说:“从来没有什么夫妻穗!”香菱争辩道:“一枝一个花叫‘兰’,一枝几个花叫‘穗’。上下结花为‘兄弟穗’,并头结花叫‘夫妻穗’,我这个是并头结花,怎么不叫‘夫妻穗’呢?”豆官一时被问住,便笑着说:“依你说,一大一小叫:‘老子儿子穗’,若两朵花背着开可叫‘仇人穗’了。薛蟠刚外出半年,你心里想他,把花儿草儿拉扯成夫妻穗了,真不害臊!”说得香菱满面通红,笑着跑过来拧豆官的嘴,于是两个人扭滚在地上。众丫鬟嬉戏打闹,非常开心。这时,宝玉也采了些草来凑热闹。

端午节其他的游艺娱乐活动

端午有射箭之戏,《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

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此外,北京还有游天坛风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

屈原故里的三个端午节

在屈原故乡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秭归人从农历四月底就开始忙碌――泡糯米,杀鸡鸭、扫庭院,备锣鼓,修龙舟……。到了五月初五头端阳这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雄黄酒,还采来白艾和菖蒲用红纸条扎成束后悬于门前。到了农历五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备下佳肴接女儿、女婿回家同享,俗称“过大端阳”,这期间的重头戏包括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阳”,前后长达20天。

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3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