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富加镇的镇区市政建设

城市道路2011年末镇区共有大小街道11条,主要道路有省道106线场镇段(天贵街、富中路)、商业步行街、江西街、江西南街、香炉街、富兴路等,除富兴路为沥青路面外,其余道路为水泥路,道路均为一块板模式,宽度为7—30米。

富加镇的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2006年建成富加客运站,位于富兴路,日发汽车126班次,日均容量2500余人次。

给排水2011年末城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0千米,生产能力10000吨/日,下一步将利用黑龙滩灌区水资源,扩大生产能力;排水管道15千米。

供电2011年末城区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4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219千米,用电负荷40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0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6%,供电可靠率99.9%。

燃气 2011年末城区天然气(煤气)管线20千米,供(加)气站1个,天然气(煤气)用户5000余户,其中工业用户2户,居民用户5000户,燃气普及率为90%以上,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100000立方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城区公园1个,新增街心花园绿化4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达1.1公顷。

富加镇江西社区位于仁寿县城以东18公里村,占地约1.8平方公里。由原来3个居委会合并而成,交通便利,S106线从社区中心地带穿过,南可达资阳、内江、重庆等地,北可达简阳,东可至成赤高速。

社区成立于2002年,设3个居民小组,辖7条街道。总户数3379户,总人口8893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社区内共有10个单位,2所学校,3所幼儿园,6个民营企业,7个重点单位,1个综合农贸市场,2个大型购物中心,年交易额可达上千万元,是富加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天贵社区简介

富加镇天贵社区位于富加镇城镇西南部,成立于2002年11月,东西与江西社区和合作村1组相邻,西面与马鞍村一组相邻,北面与马鞍村二组、江西社区相邻,省道106线自西向东从本辖区穿过,交通便利。

全社区辖3个小组,共六条街道,共有常住人口10640人,常住户口2020户,户籍人口6080人,外来暂住户1845户,人口4560人。社区共有企业30多家,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建筑、装饰、家电等多方面,是全省100个小城镇之一。

互建村简介

互建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互建村与互兴村合并而成,东部与谢安乡、富加镇鱼茂村相邻,南与河埝村、音堂村相邻,西与青岗乡赵家坝相连,交通便利,有一条富赵路、遂资眉高速路横穿全村,共占地312亩,一条进出口。

全村共8个经济社,人口2134人,常住户口2134人,全村土地面积1885.5木,以种粮食为主,水利方面非常方便,南崖渠通往各经济社,是一个发展的好地方。

卫国村简介

富加镇卫国村连接玉龙乡、谢安乡,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强,环境优美,是外来投资者的理想之地。

全村有10个经济社,农业人口2755人,常住户口850户,外来人口几十人,有两所学校,小学、初中各一所。水源方便,有鱼茂河、东坝河,全村耕地面积2400余亩,以种粮食为主。地理优美,紧靠富加场、玉龙乡、谢安乡,是打造蔬菜基地的优选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卫国村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

章平村简介

章平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富加镇章平村和雕林村合并而成,东与玉龙乡相邻,南与农旺乡汪家村相邻,西与富加镇柳沟村相邻,北与和桂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从本村腹心地带横穿而过,土地肥沃,素有“锡色门坎章平岔,屯子装成吴家湾”之称。

全村辖11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869人,常住户口786户,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800余亩,以种粮食为主。

柳沟村简介

柳沟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竹金村与柳沟村合并而成,东与章平村相邻,南与农旺乡跃进大队相邻,西与奋斗村相邻,北与和桂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从我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辖8个经济社,人口2283人,常住户口605户,全村总面积2002亩,以种粮食为主,果桔、杏柳共计300余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新村规划的好地段。

和桂村简介

和桂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登武村与和桂村合并而成,东与章平村连界,南与康乐村相邻,西与桂树村相接,北与卫国村相连,交通便利,全村7.25公里的水泥路从村腹心通过,以至S106线相连。

全村辖12个经济社,共有人口2450人,常住人口650户,村内有长生观寺庙,全村土地总面积为2311亩,以种粮食、油菜为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村之一。

桂树村简介

桂树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福河村与桂树村合并而成,东与和桂村相邻,南与康乐村相邻,西与河堰村相邻,北与鱼茂村相邻,交通便利,五福公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南可至成赤高速,西可至雅眉资高速。

全村辖12个经济社,常住人口1500人,常住户口805户,户籍人口2900人,外出务工人员1400人。村内共有大小鱼塘8口,有出名的“101”在村内,全村总面积190余公顷,合约2850亩,以种粮食为主,树木、竹子众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合作村简介

合作村位于富加镇东南西部,由原来的拦河村与合作村合并而成,东与奋斗村相邻,南与东风村相邻,西与马鞍村、燎原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富汪路、富方路,富北路都从村穿过,富加迎宾大道从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辖9个经济社,常住人口3589人,常住户口1025户,村内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数十个,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装饰等,全村约2平方公里,种植面积1930亩,以种粮和枇杷为主。全村现以城镇建设为主导,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规划建设的村之一。

马鞍村简介

马鞍村位于富加镇西北部,由原来的南泥村、马鞍村合并而成,东与富加场镇相邻,西与坳店村相邻,南与石咀乡相邻,北与音堂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穿过中心,绕城路包围全村。

全村辖6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633人,常住户口703户,村内共有5个加工企业,产品涉及日常生活、加油方面等。全村总面积2030亩,以城镇建设为主,村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新农村建设村之一。

燎原村简介

燎原村位于富加镇西南部,由原来的青羊村与燎原村合并而成,东与合作村相邻,南与农旺乡白坝村相邻,西与石咀乡沙坝村相邻,北与马鞍村相邻。交通便利,富汪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北可至成赤高速,南可至自贡市。

全村8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858人,常住人口832户,外来人口22人,村内共有木制加工企业2家,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其中高档名木家具远销省内外。民办初中、小学各一所,在校学生200多人。农家乐1家,占地80余亩,驾校1处,全村总耕地面积210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村之一。

金钟村简介

金钟村是富加镇西大门,是富加工业园区所在地,由原来的楠木村与金钟村合并而成,东与音堂村相邻,南与坳店村相邻,西与宝马乡小沟村相邻,北与民主村相邻。交通便利,省道106线从村腹心地带穿过,成赤高速从1、2、3社地带穿过。通江河在我村地带从南往北流经7个村民小组,长约6.5公里。

全村辖7个经济社,共有人口2885人,786户,外出务工人员1500多人,主要资金来源靠务工收入,村内有农业业主2户,承包耕地150余亩。企业占地金杯公司150亩,川开集团、云端核电器材加工厂350亩。建有机砖厂1个,镇水厂1座,加油站1个,村社提灌站6座,养猪场6处,占地30余亩,原面粉厂1个占地约4亩。

全村共面积约4平方公里,合约6000余亩。主要以种粮食、蔬菜、水果为主。我村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仁寿县委县政府打造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的工业发展主阵地。

九泉村简介

九泉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来的九泉村与希哲村合并而成。北与谢安乡相邻,南与卫国村相邻,东与鱼茂村相邻,西与玉龙乡大山村相邻,遂资眉高速公路横穿我村3社。

全村有9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270人,常住户655户,村内有养猪场4个,全村面积约254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文化村简介

文化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来的文化村与龙宝村合并而成。北与音堂村相邻,南与马鞍村相邻,东边与康乐村相邻,西与音堂、马鞍(原南泥)相邻。交通便利,富赵路从我村4社至8社横穿。

全村有8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214人,常住户652户。村内有养鸡场1个,养猪场1个。全村面积约为1426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花卉、苗木共计十余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鱼茂村简介

鱼茂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长春村与鱼茂村合并而成。东与九泉村、卫国村相邻,南与桂树村相邻,西与河堰村相邻,北与北斗村谢安乡相邻。村道公路沿村呈环形已全部贯穿硬化,各社社道已硬化80%以上,交通便利。东、北可至谢安,南可至富加,西可至曲江、龙马,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全村共有7个经济社,有常住人口2140人,常住户560户。村内共有配电变压器5台,幼儿园1所,提灌站1座。全村土地面积218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本村交通十分便利,有一条十几米宽的小河横穿村腹心,另有一座混泥土桥梁和一座条石拱桥将河两岸相连接。

本村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康乐村简介

富加镇康乐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来的康乐村和康富村合并而成。东与和桂村相邻,南与奋斗村相邻,西与马鞍村相邻,北与文化村、桂树村相邻。全村交通便利,富方路从村腹心地穿过,北可至雅自高速公路,西可至成赤高速公路,东南可至仁球公路。

全村共有6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188人,常住户613户。村内有企业1家,涉及建材。共有耕地1443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有各种水果150余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河堰村简介

河堰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鸳鸯村合并而成。东与桂树村相邻,南与互建村相邻,西与音堂村相邻,北与文化村相邻。本村交通便利,南边有遂资眉高速公路,北有成赤高速公路,另有富赵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共有10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936人,常住户口387户。村内共有变压器5台,有村级小学1所。全村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种植面积达2190亩。全村社道有90%以上实现了硬化,交通便利。另本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奋斗村简介

奋斗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涌泉村与奋斗村合并而成。东与柳沟村相邻,南与东风村、合作村相邻,西与合作村、康乐村相邻,北与康乐村、和桂村相邻。村交通便利,省道106线从村腹心地带穿过,社社公路硬化。

全村辖11个社,共有常住人口3286人,常住户902户。村内有一家新引进的个体企业,输气站一个。全村11个经济社,共有耕地面积2458亩,以种植粮食为主。村内结构调整种植优质水果、枇杷、冬枣共500亩,鱼塘布落各社,闪耀着村经济主体。本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白塔寺屹立在飞龙山上,早晚鈡鼓声阵阵似惊雷,香客往来不断,是上级列入旅游圣地之村。

音堂村简介

音堂村位于富加镇北部,由原来的龙滩村、马堰村、音堂村合并而成。东与文化村、互建村相邻,南与民主村相邻,西与金钟村、坳店村相邻,北与马鞍村相邻。本村交通便利,成赤高速公路与遂资眉高速公路从音堂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辖9个社,共有常住人口3458人,外来人口500多人,常住户1057户,有6家企业。全村总面积2858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香春树、红春树800余亩。本村环境优美,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坳店村简介

坳店村位于富加镇西北部,由原来油草村与坳店村合并而成。东与音堂村相邻,东南与马鞍村相邻,南与石咀乡、河坝村相邻,西与金钟村相邻。本村交通便利,106线、成赤高速公路从村腹心穿过。

全村辖7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856人,常住户811户,白铁皮加工业6户。全村总面积225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枇杷、犁共计300亩。本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民主村简介

民主村位于富加镇西北部,由原来的万银村与民主村合并而成。东与互建村相邻,南与金钟村、音堂村相邻,西与青岗乡青年村、宝马乡石岗村相邻,北与青岗乡邹湖村相邻。遂资眉高速横穿而过。

全村辖6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236人,常住户口665户。全村总面积193余公顷,合约198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发展畜牧业为主,通江河横贯民主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东风村简介

东风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高坎村与东风村合并而成,东与农旺乡八井村相邻,南与农旺乡黄泥村相邻,西与合作村相邻,北与奋斗村相邻。交通便利,水利纵横交错,富顺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南可至顺河、内江,东可至S106线资阳,西可至仁寿县城及成赤高速富加入口。

全村辖8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376人,常住户口678户,外来人口200多人。村内共有养殖专业户123家,全村总面积1772.21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花卉苗木50余亩,柑橘种植260亩,核桃种植60亩,葡萄、草莓50亩,村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静观素有“花卉之乡”的美称,种花已有52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花木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川派中川东花卉艺术的发祥地,以人工造型,园林艺术,巧夺天工见长,其树桩蟠扎,在全国花卉艺术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其特点是平枝圆盘,层次分明,既虬曲苍劲,庄重雄健,又婀娜多姿,飘逸隽美,饱含诗情画意。早在清朝光绪年间,胡中行在静观下场口培植的“淳园”,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奇花异草,溢香数里。几百年来,静观种植花卉的能工巧匠汇集,名师高徒辈出,园艺发展迅速,其蟠扎工艺,上乘精品,国内销至北京、上海、新疆、广东等地,国外远及西欧、日本、东南亚各地。1967年,我镇在广州交易会卖出的罗汉松狮子在香港被外商哄抬价格,争相购买。位于上场口的静观花园,至今保存有两株在西南地区仅有的约520多年树龄的罗汉松古桩头,如今已成为镇镇之宝,是往来客人争相观赏的景致。自改革开放以来,静观花木参加过10余次国家级和市县级的大型花展,不少作品还选上北京参展,并获得《中国刘开渠根艺汇展》银质奖和《中国’90花卉盆景》银质奖等殊荣。近年来, 静观镇依托市区项目的支持下,紧紧抓住市场花卉苗木走俏的有利时机,精心打造静观花木品牌,大力发展花卉特色农业,促进了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全镇花木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近3000亩发展到现在的21000亩,其中:绿化苗木10000亩,腊梅花5000亩,草坪5000亩,桩头800亩(200余万盆),香(鲜)花200亩,品种900余个。花农6500余户,花卉从业人员16000余人,花卉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整个花卉产业由过去的单纯种花发展为种植、营销、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花卉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花卉产业已经成为静观镇的富民产业。2000年6月静观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首批也是全市唯一“中国花木之乡”的称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