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加镇的镇区市政建设
城市道路2011年末镇区共有大小街道11条,主要道路有省道106线场镇段(天贵街、富中路)、商业步行街、江西街、江西南街、香炉街、富兴路等,除富兴路为沥青路面外,其余道路为水泥路,道路均为一块板模式,宽度为7—30米。
公共交通2006年建成富加客运站,位于富兴路,日发汽车126班次,日均容量2500余人次。
给排水2011年末城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0千米,生产能力10000吨/日,下一步将利用黑龙滩灌区水资源,扩大生产能力;排水管道15千米。
供电2011年末城区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4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219千米,用电负荷40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0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6%,供电可靠率99.9%。
燃气 2011年末城区天然气(煤气)管线20千米,供(加)气站1个,天然气(煤气)用户5000余户,其中工业用户2户,居民用户5000户,燃气普及率为90%以上,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100000立方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城区公园1个,新增街心花园绿化4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达1.1公顷。
富加镇江西社区位于仁寿县城以东18公里村,占地约1.8平方公里。由原来3个居委会合并而成,交通便利,S106线从社区中心地带穿过,南可达资阳、内江、重庆等地,北可达简阳,东可至成赤高速。
社区成立于2002年,设3个居民小组,辖7条街道。总户数3379户,总人口8893人,外来人口1000多人。社区内共有10个单位,2所学校,3所幼儿园,6个民营企业,7个重点单位,1个综合农贸市场,2个大型购物中心,年交易额可达上千万元,是富加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天贵社区简介
富加镇天贵社区位于富加镇城镇西南部,成立于2002年11月,东西与江西社区和合作村1组相邻,西面与马鞍村一组相邻,北面与马鞍村二组、江西社区相邻,省道106线自西向东从本辖区穿过,交通便利。
全社区辖3个小组,共六条街道,共有常住人口10640人,常住户口2020户,户籍人口6080人,外来暂住户1845户,人口4560人。社区共有企业30多家,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建筑、装饰、家电等多方面,是全省100个小城镇之一。
互建村简介
互建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互建村与互兴村合并而成,东部与谢安乡、富加镇鱼茂村相邻,南与河埝村、音堂村相邻,西与青岗乡赵家坝相连,交通便利,有一条富赵路、遂资眉高速路横穿全村,共占地312亩,一条进出口。
全村共8个经济社,人口2134人,常住户口2134人,全村土地面积1885.5木,以种粮食为主,水利方面非常方便,南崖渠通往各经济社,是一个发展的好地方。
卫国村简介
富加镇卫国村连接玉龙乡、谢安乡,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强,环境优美,是外来投资者的理想之地。
全村有10个经济社,农业人口2755人,常住户口850户,外来人口几十人,有两所学校,小学、初中各一所。水源方便,有鱼茂河、东坝河,全村耕地面积2400余亩,以种粮食为主。地理优美,紧靠富加场、玉龙乡、谢安乡,是打造蔬菜基地的优选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卫国村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
章平村简介
章平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富加镇章平村和雕林村合并而成,东与玉龙乡相邻,南与农旺乡汪家村相邻,西与富加镇柳沟村相邻,北与和桂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从本村腹心地带横穿而过,土地肥沃,素有“锡色门坎章平岔,屯子装成吴家湾”之称。
全村辖11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869人,常住户口786户,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800余亩,以种粮食为主。
柳沟村简介
柳沟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竹金村与柳沟村合并而成,东与章平村相邻,南与农旺乡跃进大队相邻,西与奋斗村相邻,北与和桂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从我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辖8个经济社,人口2283人,常住户口605户,全村总面积2002亩,以种粮食为主,果桔、杏柳共计300余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新村规划的好地段。
和桂村简介
和桂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登武村与和桂村合并而成,东与章平村连界,南与康乐村相邻,西与桂树村相接,北与卫国村相连,交通便利,全村7.25公里的水泥路从村腹心通过,以至S106线相连。
全村辖12个经济社,共有人口2450人,常住人口650户,村内有长生观寺庙,全村土地总面积为2311亩,以种粮食、油菜为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村之一。
桂树村简介
桂树村位于富加镇东北部,由原来的福河村与桂树村合并而成,东与和桂村相邻,南与康乐村相邻,西与河堰村相邻,北与鱼茂村相邻,交通便利,五福公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南可至成赤高速,西可至雅眉资高速。
全村辖12个经济社,常住人口1500人,常住户口805户,户籍人口2900人,外出务工人员1400人。村内共有大小鱼塘8口,有出名的“101”在村内,全村总面积190余公顷,合约2850亩,以种粮食为主,树木、竹子众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合作村简介
合作村位于富加镇东南西部,由原来的拦河村与合作村合并而成,东与奋斗村相邻,南与东风村相邻,西与马鞍村、燎原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富汪路、富方路,富北路都从村穿过,富加迎宾大道从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辖9个经济社,常住人口3589人,常住户口1025户,村内有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数十个,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装饰等,全村约2平方公里,种植面积1930亩,以种粮和枇杷为主。全村现以城镇建设为主导,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规划建设的村之一。
马鞍村简介
马鞍村位于富加镇西北部,由原来的南泥村、马鞍村合并而成,东与富加场镇相邻,西与坳店村相邻,南与石咀乡相邻,北与音堂村相邻,交通便利,S106线穿过中心,绕城路包围全村。
全村辖6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633人,常住户口703户,村内共有5个加工企业,产品涉及日常生活、加油方面等。全村总面积2030亩,以城镇建设为主,村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新农村建设村之一。
燎原村简介
燎原村位于富加镇西南部,由原来的青羊村与燎原村合并而成,东与合作村相邻,南与农旺乡白坝村相邻,西与石咀乡沙坝村相邻,北与马鞍村相邻。交通便利,富汪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北可至成赤高速,南可至自贡市。
全村8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858人,常住人口832户,外来人口22人,村内共有木制加工企业2家,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其中高档名木家具远销省内外。民办初中、小学各一所,在校学生200多人。农家乐1家,占地80余亩,驾校1处,全村总耕地面积210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村之一。
金钟村简介
金钟村是富加镇西大门,是富加工业园区所在地,由原来的楠木村与金钟村合并而成,东与音堂村相邻,南与坳店村相邻,西与宝马乡小沟村相邻,北与民主村相邻。交通便利,省道106线从村腹心地带穿过,成赤高速从1、2、3社地带穿过。通江河在我村地带从南往北流经7个村民小组,长约6.5公里。
全村辖7个经济社,共有人口2885人,786户,外出务工人员1500多人,主要资金来源靠务工收入,村内有农业业主2户,承包耕地150余亩。企业占地金杯公司150亩,川开集团、云端核电器材加工厂350亩。建有机砖厂1个,镇水厂1座,加油站1个,村社提灌站6座,养猪场6处,占地30余亩,原面粉厂1个占地约4亩。
全村共面积约4平方公里,合约6000余亩。主要以种粮食、蔬菜、水果为主。我村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仁寿县委县政府打造县域副中心仁东增长极的工业发展主阵地。
九泉村简介
九泉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来的九泉村与希哲村合并而成。北与谢安乡相邻,南与卫国村相邻,东与鱼茂村相邻,西与玉龙乡大山村相邻,遂资眉高速公路横穿我村3社。
全村有9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270人,常住户655户,村内有养猪场4个,全村面积约254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文化村简介
文化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来的文化村与龙宝村合并而成。北与音堂村相邻,南与马鞍村相邻,东边与康乐村相邻,西与音堂、马鞍(原南泥)相邻。交通便利,富赵路从我村4社至8社横穿。
全村有8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214人,常住户652户。村内有养鸡场1个,养猪场1个。全村面积约为1426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花卉、苗木共计十余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鱼茂村简介
鱼茂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长春村与鱼茂村合并而成。东与九泉村、卫国村相邻,南与桂树村相邻,西与河堰村相邻,北与北斗村谢安乡相邻。村道公路沿村呈环形已全部贯穿硬化,各社社道已硬化80%以上,交通便利。东、北可至谢安,南可至富加,西可至曲江、龙马,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全村共有7个经济社,有常住人口2140人,常住户560户。村内共有配电变压器5台,幼儿园1所,提灌站1座。全村土地面积218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本村交通十分便利,有一条十几米宽的小河横穿村腹心,另有一座混泥土桥梁和一座条石拱桥将河两岸相连接。
本村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康乐村简介
富加镇康乐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来的康乐村和康富村合并而成。东与和桂村相邻,南与奋斗村相邻,西与马鞍村相邻,北与文化村、桂树村相邻。全村交通便利,富方路从村腹心地穿过,北可至雅自高速公路,西可至成赤高速公路,东南可至仁球公路。
全村共有6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188人,常住户613户。村内有企业1家,涉及建材。共有耕地1443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有各种水果150余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河堰村简介
河堰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鸳鸯村合并而成。东与桂树村相邻,南与互建村相邻,西与音堂村相邻,北与文化村相邻。本村交通便利,南边有遂资眉高速公路,北有成赤高速公路,另有富赵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共有10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936人,常住户口387户。村内共有变压器5台,有村级小学1所。全村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种植面积达2190亩。全村社道有90%以上实现了硬化,交通便利。另本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奋斗村简介
奋斗村位于富加镇东部,由原涌泉村与奋斗村合并而成。东与柳沟村相邻,南与东风村、合作村相邻,西与合作村、康乐村相邻,北与康乐村、和桂村相邻。村交通便利,省道106线从村腹心地带穿过,社社公路硬化。
全村辖11个社,共有常住人口3286人,常住户902户。村内有一家新引进的个体企业,输气站一个。全村11个经济社,共有耕地面积2458亩,以种植粮食为主。村内结构调整种植优质水果、枇杷、冬枣共500亩,鱼塘布落各社,闪耀着村经济主体。本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有一座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白塔寺屹立在飞龙山上,早晚鈡鼓声阵阵似惊雷,香客往来不断,是上级列入旅游圣地之村。
音堂村简介
音堂村位于富加镇北部,由原来的龙滩村、马堰村、音堂村合并而成。东与文化村、互建村相邻,南与民主村相邻,西与金钟村、坳店村相邻,北与马鞍村相邻。本村交通便利,成赤高速公路与遂资眉高速公路从音堂村腹心地带穿过。
全村辖9个社,共有常住人口3458人,外来人口500多人,常住户1057户,有6家企业。全村总面积2858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香春树、红春树800余亩。本村环境优美,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坳店村简介
坳店村位于富加镇西北部,由原来油草村与坳店村合并而成。东与音堂村相邻,东南与马鞍村相邻,南与石咀乡、河坝村相邻,西与金钟村相邻。本村交通便利,106线、成赤高速公路从村腹心穿过。
全村辖7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856人,常住户811户,白铁皮加工业6户。全村总面积225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枇杷、犁共计300亩。本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民主村简介
民主村位于富加镇西北部,由原来的万银村与民主村合并而成。东与互建村相邻,南与金钟村、音堂村相邻,西与青岗乡青年村、宝马乡石岗村相邻,北与青岗乡邹湖村相邻。遂资眉高速横穿而过。
全村辖6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236人,常住户口665户。全村总面积193余公顷,合约1980亩,以种植粮食、蔬菜、发展畜牧业为主,通江河横贯民主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东风村简介
东风村位于富加镇东南部,由原来的高坎村与东风村合并而成,东与农旺乡八井村相邻,南与农旺乡黄泥村相邻,西与合作村相邻,北与奋斗村相邻。交通便利,水利纵横交错,富顺路从村腹心地带穿过,南可至顺河、内江,东可至S106线资阳,西可至仁寿县城及成赤高速富加入口。
全村辖8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376人,常住户口678户,外来人口200多人。村内共有养殖专业户123家,全村总面积1772.21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村内种植花卉苗木50余亩,柑橘种植260亩,核桃种植60亩,葡萄、草莓50亩,村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
龙嘉镇是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农机总动力18294千瓦。现有大中型拖拉机55台,小型拖拉机950台,农机具930台套,农业技术服务组织20个,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2005年龙嘉镇共签订种植订单11860公顷,其中玉米8900公顷,水稻2800公顷,大豆120公顷,粘玉米25公顷,苏子15公顷,占龙嘉镇耕地面积85%。龙嘉镇还是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2005年实际建立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13个,分别为:
1、水稻测土配方施肥。
2、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这两个园区示范目的是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量,实测不同地块养分含量,计算使用肥量,达到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农民盲目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具体效益要通过秋后测产计算,与对照对比才能出结果。
3、水稻品比示范园区:通过各个品种的区域对比,筛选出适宜本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打造饮马河名优大米品牌。具体目标是筛选出口感好、产量高、成熟早、早上市、价格高出普通大米一倍以上的品种。
4、玉米品比示范园区:这个园区是省品种区试站示范园,主要目的是筛选适宜本地区栽培的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越区品种。玉米成熟期将召开地区及全省有关专家参加的现场会。
5、有机水稻示范园区主要目的是水稻施用有机肥(绿农有机复合肥)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生产AA级绿色水稻,逐步达到有机水稻的要求,争取拿到有机水稻证书。
6、北丰优质水稻示范园区:北丰801水稻品种品质好,产量高,但是近几年农民种植的少,为了大面积推广,今年进行了园区示范,并且与常规品种对比,秋后将组织种植户参观,让农民真正认识这个品种,从而达到大面积推广的目的。
7、优质苏子生产基地种植苏子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效益高。今年春天,我们与永吉县易拉西日杂公司签订了协议,保底价每斤2元,并且在苏子开花前收购鲜叶,每斤5角。每公顷可产苏子4000斤,可产苏子叶1000斤。公顷产值可达8500元,生产成本只有500元,效益十分可观。
8、高新苗木花卉示范园区示范目的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栽培高档次苗木花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9、硅谷农业示范园区采用硅谷模式种植,垄上种植黑大豆,垄沟种植玉米,两种作物都能达到常规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一种作物收入。
10、无公害西葫芦示范园区双阳屯家家户种植西葫芦,总面积达10公顷以上,公顷可收入可达35000元左右。产品主要销往长春、大连、北京等地。
11、水稻节水灌溉示范园区主要采用旱耙整地,水稻使用保水剂等措施,减少用水,节约用水,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12、绿色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园区示范目的是采用先进的水稻配套栽培技术,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生产出优质、高产、高效的绿色水稻,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农民实现增收。
13、特优超级稻示范园区目的是通过示范将超级稻一号这个品种在我镇大面积推广,采取早育苗早插身早收获的办法,生产优质高水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2005年养殖业发展势头较好,蛋鸡存栏量已达到120万只,比去年增加60万只,生猪存栏4万头,黄牛存栏8000头,建立牧业小区10个,“四个一”标准屯25个,规模饲养户120个。龙嘉镇已建成的科技示范园区有:1、“饮马河”牌绿色大米生产科技园区:“饮马河”牌绿色大米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在12个水田村实行统一育苗、收割。大米经过刨光、真空包装等多道程序精细加工,使用时可以免淘。“饮马河”牌大米市场销售范围广,在南方许多省份供不应求。
2、“泉源”牌绿色鸡蛋生产科技园区:“泉源”牌绿色鸡蛋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商标,该产品成品系化,并打入省内外各大城市。该园区目前蛋鸡存栏规模达120万只,饲养范围集中在全镇7个村,袁家、泉眼为主要生产基地,饲养蛋鸡农户达826户,其中5000只以上大户56户。该园区产业属于链条拉长项目,蛋鸡鸡粪喂猪。使用加藤菌制成体饲料,既可使每头猪降低成本70到80元,又可增强免疫力,减少各种疫病的感染。
3、龙嘉镇仙桃生产科技园区:龙嘉镇仙桃生产园区,占地3晌,园区内有温室10栋,冷棚4栋,每栋占地800平方米。现有油桃、雪桃5000棵。它经济效益高,属反季节收获。龙嘉镇是黑土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优越,水源充足,仙桃质量好,鲜桃上市价格虽高,却深受欢迎。这种桃10个月结果,盛产期产量每株10斤,果树寿命15年。成熟时间:早桃3个月,晚桃9个月,分冬、春两季成熟。从经济效益看,单果1斤,每棵产10斤,一栋500棵,可产5000斤,每斤20元,1栋收10万元,10栋100万元。
4、龙嘉镇高才蔬菜良种繁育科技园区:高才蔬菜园区处长吉北线公路北,龙嘉镇政府东侧,占地10公顷。这个园区专门从事国内外植物品种繁育推广、农业技术研究示范、农村新品种开发生产、农民新科技培训交流、致富新住处咨询服务、涉农新项目规划设计的民营科研实体。多年来,高才致力于现代设施农业、高效持续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的研发和创新,成效显著,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新秀,东北三省先进民营企业,吉林省质量信誉单位。高才蔬菜园区培养的蔬菜新品种和研究的一套栽培方法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二十六个省区,已使近二十万农民受益。单从蔬菜高产、抗病的性能看,本地、外地农民都得到很大实惠。园区发展前景看好,因为它已科研为主,具有无限生机,在农博会上非常受欢迎。
5、龙嘉镇北极狐养殖园区:该园区位于我镇和平村,位于吉长北线南侧,养殖户达35户,已发展北极狐535只,平均每只狐年费用仅100元左右。市场价格在400—500元之间,全村养狐年产值可达13万元左右。
6、龙嘉镇草坪生产基地:由长春吉农宏日景观生态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龙嘉镇建立的草坪基地。该基地总面积30公顷,是目前东北最大基地。草坪总计两个系列10个品种,以新歌米德、浪潮草皮为主,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及我国西部地区。年产值300万元,周边群众出劳务6000人次,收入在12万元—15万元。
7、龙嘉镇反季节水果科技生产园区:该园区位于龙嘉镇泉眼村吉长北线30公里处。主要栽植品种葡萄(品种有京雅、美国红提两个品种),桃(主要有油蟠桃、红宝石、曙光三个品种)草莓、香瓜四个大类反季节水果。其中:香瓜10栋,每年六月初即可上市,产值约10万元。葡萄盛产期每栋产量按20斤计算,单价每市斤5元,计算即可获利150万元(共栽植1.5万株)每年5月末前上市。同时可冬季间作草莓24栋,按株产量1市斤,单价2.5元,可获利60万元。以上合计获利可近300万元。现在该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可估量,在其带动下,又有近几十栋葡萄园在我镇建成。
8、龙嘉镇有机生态科技园:该园位于我镇翻身村,吉长北线25公里处,是由镇政府和长春市吉福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该园区以保水肥和泥碳肥等有机肥料为养份,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和农药。生产品种面向高标准生活的群体和适应入世对农产品的需求。整个园区占地面积9公顷。品种有:葡萄、果苗、玉米、蓖麻、大豆和尖椒、茄子等各种应季蔬菜十几个品种,年收入是玉米产值的3倍到5倍。
9、龙嘉镇苗木花卉科技示范园区:翻身村花卉苗木园区:园区占地面积15万公顷,总投资额150万元,品种30多个,以金娃娃、金山秀线菊、金焰秀线菊、白桦、连翅、红玫瑰等为主。园区在吉长北线路21公路至23公里处,年产值达100万元。主要销往北京、内蒙等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