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螃蟹养殖时间。定期消毒。漂白粉。每次消毒都用漂白粉吗?水面一亩地多少克为标准。

在养殖河蟹时,最好是要给池塘进行清塘,改善底质,清塘的时候会使用到很多的化学物质,如生石灰和漂白粉是会经常用到的。漂白粉又叫氯石灰,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使用。

螃蟹养殖时间。定期消毒。漂白粉。每次消毒都用漂白粉吗?水面一亩地多少克为标准。

漂白粉的作用

一般施用的药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0~30克,先将漂白粉用水溶解,然后全池泼洒,能杀死水中的有害细菌及鱼病病原体。利用漂白粉在疾病的流行季节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一般每立方米的水体用1~3克,加水溶解后洒入池内,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可以防治一些烂鳃病、肠炎病等。

漂白粉的使用方法

在施用前必须对漂白粉的氯含量进行检测,以便确定使用量。测定氯含量时,可以用蓝黑墨水滴定法。在防治疾病时,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要求达到20%,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量是1~2克。一般1个疗程是3~5天,第1天施用完后要间隔1天再施用第2次,连续使用2~3次。一般清水池塘的水质呈中性或微碱性时施用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在施用漂白粉防治虾病时,每亩水深1米时,先用生石灰10~12公斤调节水质,再施用漂白粉。

蟹池消毒时,是在捕捞以后至下次放苗之前,空池灌满水,再用漂白粉清池消毒,每平方米20克以上的用量,均匀撒入池中。1~2天后,把池水放出。为促使池底土泥氧化,将池底翻一遍,再让太阳暴晒一周。

使用漂白粉的注意事项

漂白粉的稳定性差,容易潮湿,买回来打开包装后应及时使用。溶解漂白粉时应使用非金属容器,勿与酸、福尔马林、铵盐和生石灰混用,一般水体的PH值<5时,不能使用漂白粉。准确计算养殖水体的体积和漂白粉的用量,对大型养殖水体,水深超过2米时,以2米计算,避免在高温的时候进行泼洒,泼洒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漂白粉要充分溶解,使用时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直接与药液接触。

漂白粉无论是在清塘或是在防治病害方面,都能符合水产品生态养殖无公害的要求,但它是属于化学物品,使用时要控制好量,避免过量产生河蟹中毒的情况发生。

水产养殖小妙招

根据你提供的条件判断:一是有水草,二是水深1.5米,如果水质清澈的话,很适合养蟹。建议你养蟹为主,可以放置贝类,如螺丝等。

另外不适合养金鱼,原因是面积太大,管理难,塘养的金鱼价值不高,但适合养殖锦鲤,锦鲤鱼效益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你把池塘改造一下,或在周边建其他池。

以下为养殖蟹的方法,请参考:

一、苗种选购。目前在我国以长江水系的河蟹苗种为好,辽河水系和浙江水系的河蟹苗种不宜引进养殖。另外,苗种必须经过严格检疫,不能引进患病河蟹苗种养殖。

二、养殖方法。目前河蟹养殖主要采取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方法。

1、池塘精养:①池塘的选择和改造。河蟹养殖水域要求水源水质清新,水位稳定,无污染,透明度和溶解氧高,排灌方便,富含水草和螺类贝类等水生动物。②放养。池塘清塘消毒15天后,选择阴雨天或每天早晨和傍晚气温低时放苗。2龄幼蟹(个体重5克),每亩投放2000-3000只;放养蟹苗,每亩投放0.8-1千克。可同时放养适量的鲢鳙鱼。③饲养管理。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目前各地多采用粗蛋白含量在35%以上的专用配合饲料,也可投喂鱼类、蚕蛹、蚯蚓、螺蚌肉、屠宰场下脚料或其他动物尸体等动物饲料。适当投喂水草、菜类、谷粒、米糠、麦麸等植物性饲料。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不霉变,营养平衡。投喂时,把饲料投在接近水位线的坡上或浅水处,每亩设3-5个投饲点,每天傍晚投饲1次,投喂量为体重的3-5%。视上一天的摄食情况调节投饲量。

如考虑养锦鲤,我建议你看看上海观赏鱼水族网,估计对你有帮助。

水产养殖小妙招

水产养殖小妙招,生活中是有很多水产店的,而且现在去逛超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水产区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但要是保鲜、养殖技术不行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损失。下面看看水产养殖小妙招及相关资料。

水产养殖小妙招1

1、 观察水质及养殖环境

很多时候,鱼会因为鱼缸的密度太高而缺氧,会出现很多泡沫盖缸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养殖环境的清洁度太差。解决方法就是先把泡沫捞出,将鱼缸中的水放出三分之一,同时注入干净的水,加氧气、片冰(降温)和盐(5-8克)综合一下水质,提高养分,提升水中含氧量帮助鱼提升活度。

2、 鱼的死因

缺氧窒息;染病(缸里有病菌);鱼狂躁;换环境不适应;水质不好;海水鱼盐度不够;鱼缸和过滤缸(积累的细菌过多)长期不消毒;循环不畅,水里的含氧量过低;低温(超市里的水温一般在15度左右(冬夏不一样,而罗非鱼和和鲈鱼等水温在20-22度);嘈杂声造成的鱼死亡。

3、鱼进入新环境不适应

鱼体进入新的养殖环境不适应而引起行动失调,漂浮水面、失去游泳能力的感冒症状,严重会引起死亡。防治方法:鱼体进入新的养殖环境之前检查水温,调节水质,避免温差过大。

4、 其它原因

造成鱼死亡的原因还有很多,水质、温度、密度、含氧量、盐度的不合适都将成为影响水产商品活度下降,甚至死亡的原因。比如温度突然变化,或者低温针对热带鱼(比如罗非鱼、河鲈鱼等)会死。异物落入水中(如杀虫剂)等偶然原因均可造成鱼的死亡。

那么,水产养殖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我们一一梳理:

1、吸收养殖经验

首先进货时,采购人员可以向上游供应商了解商品的现有的盐度及养殖温度等养殖注意事项,可能来自自然海域,可能是人工养殖,养殖环境不同。鱼的温度、水的酸碱度、硬度等都必须注意,这些条件达不到要求也会容易造成鱼死亡。另外也可以跟供应商咨询,他们是怎样养殖鱼的,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每日清洁

每日清洁可有效提升活鲜商品的活度。首先,在早、中、晚用捞网捞出缸内的鳞片和杂物,或者用吸水管将杂物吸出,保证水质清洁干净,缸体若有粘液,可使用小海绵进行擦拭。每日对缸体的清洁一定要做到位,不仅可以为水产商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美化了向顾客展示商品的窗口。

如果需要换水时,替换1/2或2/3的水,之后加氧气,降温可以加片冰,增加水的氧分,留一部分陈水用来中和水质,使鱼缸内的商品可以较好、较快的适应新的水质。

3、鱼缸消毒

(1、新买的鱼缸要用百分之二的盐水进行刷洗。

(2、使用过的鱼缸要用千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并打开循环系统和增氧系统。

(3、对发过病的鱼缸要使用千分之一的漂白粉全缸遍洒。

(4)海水缸最少6个月或8个月消毒一次,贝蛤缸基本一个月或半个月消毒一次。

(5、消毒频率的把握也将影响商品的鲜活,高频次的消毒可能对一些高端水产造成影响,适应程度不好会造成死亡,需特别注意。

4、夜间养殖

夜间养殖是水产经营中的重点和难点操作时段。由于工作独立性强、夜间工作难度较大等因素,易出现设备突然跳闸或烧坏、氧气管松动脱落、水温异常、鱼跳到地面等情况,如不能及时发现解决,也将造成商品损失。

5、养殖关键点

水质:确保养殖池内水质清洁,及时换水,并对鱼池进行消毒处理。

温度:根据每种商品的特性以及季节的不同,不断调整以达合适。

密度:根据门店鱼池实际大小,合理调整鱼的密度,避免因养殖过多,导致缺氧。

含氧量:合理调整养殖池氧气,避免因氧气过大或过小造成鱼类死亡。

盐度:了解商品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特性,不断调整以达到合适。

水产的养殖要比其他生鲜商品的管理技术要求更高,需要加倍的细心和耐心来“呵护”商品,一时的疏忽和大意都将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一篇文章无法概括全面,希望大家能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摸索出适合的方式,少走一些弯路。

水产养殖小妙招2

高端贝类养殖

1、 控制好水质、水温、盐度等,调节到位。

1、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质的干净、清澈;

2、一般高贝养殖的水温要控制在13-15℃;

3、盐度要达到23度以上。

这样养殖出来的高贝存活率较高,而且可以养到2-3天,甚至有的一个星期都没问题。

2、 经常性做好挑选、清洗工作。

1、在售卖过程中如在水池里面有看到破损、破壳、瑕疵、甚至死亡的,一定要及时挑选出来,保证其他活体不被感染;

2、要定期、定时对海鲜底下的过滤池进行灌水清洗(包括过滤池下面的过滤石、海绵也要过滤、清洗,一般一周洗2-3次)。

淡水活鱼类养殖

淡水鱼和海水鱼是要分开养殖的,有鳞鱼和无鳞鱼要分开养,热带鱼要单独饲养。

总体要求:养殖池的'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放鱼之前需打氧半小时使其蒸发。要做到勤换水,勤清洁,保持水质清新,无污物。活鱼转移至新的环境时,要求温差不能超过2℃至5℃(这一点在早上收货以及营业中换水时尤其需要注意)。

如超过此标准,就会造成鱼类的非正常死亡;此外,活鱼类对水体要求偏弱碱性,需放入适量的大苏打。海鱼类的养殖池需加入一定比例的海水晶调制成海水,提高鱼类存活率。

虾类养殖

现在市面上有三种虾,一种是纯淡水虾,对盐度要求较低;第二种是海水淡水混养,盐度在17度左右,最好养;第三种是纯海水虾,盐度要在24度以上。采购的时候一定问清商品的品种,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总体要求:A、勤换水;B、虾类对水体要求为弱碱性,故应放入适量的大苏打。

夜间的养殖工作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夜间活泼的鱼会跳出鱼缸,或者跳闸导致断电,氧气管松动,鱼缸漏水,水温升高等……这就需要我们的员工在夜间经常巡查,员工也要学习一些面对夜间应急措施,经常在冰箱冷冻一些冰块,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给水池降温,有准备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养殖中还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希望大家在养殖的时候多积累经验,我们只有认真负责地进行水产养殖工作,才能真正把水产这个品类的潜力发挥出来。

水产养殖小妙招3

红糖在水产养殖的作用

1、稳定水质

如果池塘里的水质不好,过多肥足,PH值超标,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红糖,促进碳元素生成,稳定水质,防止倒塌应力问题的发生。

2、控制有害物

可以维持水中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控制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保持平衡的生态结构。

3、抗病增免

鱼食用红糖以后,补充了机体所需的碳源和能量,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水产动物的抵抗力,防护疾病的发生。

4、安全治理

可以代替某些药物解毒的功能,治疗鱼掉鳞或脱黏的小问题,减少病原菌的发生,使养殖更加安全。

5、增效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使用光合细菌时,加入些红糖可以重新激活菌体,发挥最大的功效。

在水产行业的很多物质中,含碳的有机物是很重要的,而红糖富含的碳,不光是人类使用,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也会进行一定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