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如何用EM菌发酵鸡粪肥水
如何发酵液态鸡粪肥水养泥鳅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如何消除水中有毒物质,如何安全绿色肥水,如何增加水体溶氧量,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如何给水质消毒又对水产动物无副作用呢,益富源公司潜心数十年成功研制水产em菌液,益富源水产em菌液一经投入市场给养殖户带来了福音,水产em菌液实践推广11年来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现将益富源水产em菌液给大家做个简单地介绍。
益富源水产em菌液主要作用有:
1.减少病原微生物和不良藻类;明显增强养殖对象的免疫力和抗病性,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用户反映,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可使蟹苗成活率提高近一倍,中华石斑鱼的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
2.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水面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特别是红虫不断增多至布满水面。
3.稳定和改善水质,水体颜色清爽,不臭不腐,无异味,能见度在25~50cm的时间长且较稳定,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
4.鱼虾粪、池底杂质和下脚料不会变成淤泥而呈散沙状。
5.促进生长,增重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在同等环境下,用益富源水产em菌液后,可提前10~15天上市,平均亩产提高20%~35%,产卵量增加25%,产卵时间延长。有的试验表明,常温新鳖池用益富源水产em菌液后,产卵时间延长近70天,且孵化率较好;饵料不臭,改善了养殖环境。
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可水质调控
以10亩水面为例:将益富源水产em菌液10公斤用水稀释50倍以后,均匀泼洒在水面即可,也可在投放饵料时候,按上述比例将水产em菌液与饵料均匀混合后,一起投放。使用周期一般为每月2-3次为宜。一般为晴天上午投放。
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可饵料发酵
常用的可发酵的物料有:各类糟渣、秸秆、草粉、菜饼、动物粪便、下脚料等,根据当地材料自行取料。益富源水产em菌液1公斤可发酵200公斤饵料(以干料重量计算)。
发酵方法为:将益富源水产em菌液用水稀释100倍(即加入100公斤水),然后与要发酵的饵料均匀混合后,将水分调节到60%左右,然后密封开始发酵,发酵时间一般为2-5天。
判断湿度的方法为:用手抓起一把料,使劲握紧,手缝看到水渍,但不下滴、站立起来,手松开,料团掉地上后可散开。
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可拌料投喂
如果想将益富源水产em菌液拌到饵料中投喂,可按饲料重量的0.5%添加益富源水产em菌液即可。具体方法如下:
要配制100公斤饲料,就取0.5公斤益富源em菌液加20公斤左右的水稀释,一边翻动饵料一边喷洒稀释后的益富源水产em菌液,混合均匀后即可投喂。
好处和作用: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可降低饵料系数,增强水产动物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应急能力,促进生长,大幅降低药用量,改善水质,水体清爽,不腐不臭,可达能见度25~50厘米,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全程使用可大幅降低药物成本80%以上。全程坚持使用 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可大幅提升成活率近30%并提升效益20~35%(南美白对虾增重15%—60%;淡水鱼平均增重10%—30%),提高产卵率20~35%。同类环境养殖周期可提前10~20天上市,综合效益明显,增幅大。
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可发酵有机肥
常见的发酵物料有:各类动物粪便、植物茎叶、秸秆、草粉等。有机肥通过发酵可大量增殖有益菌,促使浮游动物繁殖,避免对水体的污染。发酵方法与上述“饵料发酵”方法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动物粪便偏多,则每亩用量以100-150千克为宜,不要过多。
网箱养殖
主要针对大型湖泊、水库等养殖场所。
(1)放养前处理:用益富源水产em菌液稀释50倍直接泼洒鱼类或野杂鱼的产卵场,破坏其繁殖生长环境,控制其群体数量。
(2)用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发酵饲料饲喂,发酵方法参考上述“饵料发酵”栏目。
(3)用海绵等蜂窝状的物体在益富源水产em菌液的稀释液(10倍左右)中浸泡24小时,再悬挂在网箱中间,通过鱼儿的游动使益富源水产em菌液不断地扩散,益富源水产em菌液悬挂物7天左右更换1次,可以使网箱的水体环境完全改观。
(4)用益富源水产em菌液、发酵料、黄泥土按1:2:4的比例做成很有粘性的团块,重量为每个1~1.5斤,晾干后,在投饵料附近采取挂袋、挂篓的方法,使益富源水产em菌液有益菌有一个固定居所而提高净化作用,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此团块一个月更换1次。每亩放10~15个。
生态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1.?水域环境的控制
在水产养殖中,水域环境是决定养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从前期选址到中期管理,都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首先,养殖户应当选择一处远离工厂或居民区的干净水域,并使用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定符合水产养殖要求后,进行水域整理工作,例如要张拉防护网,防止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外逃,还要在养殖水域内适当种植一些水草等,增加水中含氧量。后期水产养殖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像气温变化、水位高低变化等,都是水域环境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苗种的选择
选择品种时,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选择一些本地的水产品种,可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对提高苗种成活率以及后期的快速生长也有积极作用。另外,优良的苗种还可以降低后期病害的发生率,也就意味着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也符合生态养殖理念。如果因为养殖需要,从外地引进一些新的品种,一是要接受渔业管理站的健康检测,防止外来苗种携带病原,造成本地水域污染;二是要求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养殖,观察确定不会对环境或其他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后,再在公共水域进行养殖。
3.?饲料的科学喂养
水产生态养殖中,对于饲料的投喂也有专门的要求,除了要根据水域内苗种数量多少确定投喂量外,还要坚持“由少增多,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特别是对于养殖新手,应先投喂少量饲料,一段时间后观察水域(池塘)中饲料剩余情况,如果无剩余,下次投喂时可以适当增加饲料量。直到观察到水域中有少量饲料剩余,此时投喂量即为最佳。科学进行饲料投喂,能够减少水域因为饲料残余而导致水质败坏、浮游生物过度繁殖的情况,保证了水质纯净、健康。
4.药物的规范使用
生态养殖中,对各类疾病的防控工作也十分关键。基于生态养殖理念的水产养殖,首先要做到对常见疾病的有效防范,例如掌握某一类疾病的发病规律,了解其致病原因,这样就可以在疾病暴发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更换水体、进行水体消毒等措施,避免爆发疾病带来损害。另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疾病,则需要按照渔业管理站的指导进行科学用药,使用低毒高效的绿色药物,精准把握用量,在短时间内取得治病效果,且不会对水域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5.?益生菌的选择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适宜淡水养殖品种生长的有益菌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菌类的选择工作。首先,就是要挑选自然水域中的菌类,这一类菌类不仅能够帮助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同时也是模拟养殖种类成长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菌类的投放也需要注意数量,如果数量过多反而会引发负面效果。其次,就是要根据养殖种类的特性来投放合适的种菌,通过这些种菌可以促进菌类更好的生长,以此保障水产品的健康生长。最后,就是在采购种菌时,一定要确保采购渠道的规范性,并且经过一些试验确认种菌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