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猪经典句子

一句话养猪 经典!

养猪经典句子

1、生定乾坤,断奶决胜负。

2.把握了温度就把握了猪群。——其实我也想说,湿度也同样重要,尤其是这个季节。

3.养猪要讲三好:吃好、住好、饮好。——饮好,这个可能暂时还未引起广泛注意,猪场水源清洁有关注的吗?

4.良种猪需要良法养。——现在国内的情况就是土猪洋养,洋猪土养,或许这也是猪病复杂的原因之一咯。

5.是给猪买饲料,不是给人买饲料。——呵呵,暂时还改变不了,行情差,赊款呢,只能看人买了。

6.养猪别贪多,贵在精。——如果你不是圈地或骗补贴的,还是适度规模好!你懂的

7.无法把握行情,想法提高技术。

8.养猪赚不赚,重点全靠算。——老板们,现金流、财务知识,还是要学一学啊。

9.行情不能等,合适就出手。——我坚信现在行情还不是不要压栏,越压越死,不骗你。一是钱被套住了;二是容易发病。

10.好环境是最好的医院,好饲料是最好的药物。——现在饲料也流行私人订制了,密切关注中。

11.千好万好,猪说好才算好。

12.医猪病先医人病,先医人的脑病。——人的态度和理念决定猪健康不健康,因为猪是人养的。

13.猪的第一营养:新鲜氧气。

14.猪有自己的文化,要尊重猪的天性。

15.小猪讲发育,大猪讲增重。——饲料的细分是趋势,母猪料为下阶段的亮点,敬请关注。

16.决定生长猪生长速度的不是生长猪而是保育猪。

17.如果种猪和保育猪养好了,你不想赚钱都不行。——我比较赞同这点,你呢?

18.猪场要定期“体检” 。

19.别只盯着市场,要多关心猪场。

20.把猪当人看,把人当猪看。——后半句你怎么理解?换位思考啦!

21.养猪赚钱看技术、养猪发家看管理,养猪发财看人脉。

22.传染病吃掉老本,寄生虫吃掉利润。

23.免疫紊乱是猪病祸根,霉菌毒素是免疫紊乱的催化剂。

24.养母猪如养情人,养小猪如养小孩。

25.问题在小猪,根源在母猪。

26.养猪不能讲“多快省” 。

27.对猪病不能硬来要软磨。

28.发展体育运动,增强猪民体质。

29.火车奔驰靠机头,养好母猪需太阳。

30.人要跟着猪转,别让猪跟着人转。

31.猪病象弹簧,猪强它就弱,猪弱它就强。——所以要关注猪群免疫抑制情况。提高猪群免疫力才是防控疾病的关键啊。

32.有压力才有动力,频繁的消毒削弱了猪的免疫能力——科学合理地消毒。

如何进行养猪风险的预测和预防?

——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及走势分析 “猪贱伤农”问题较为突出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正邦科技(002157)、温氏股份(300498)、新希望(000876)等。

本文核心内容: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能繁母猪存栏规模、22个省市猪粮比价、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

中国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好转

生猪是指种猪、商品猪、仔猪等的统称。生猪养殖是经过种猪繁育、仔猪育肥等一系列培育和繁殖直到商品肉猪的过程。

从生猪养殖周期来看,新生母猪至生猪出栏一般要经历18个月的时间。母猪出生后一般育肥4个月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育肥4个月成为能繁母猪。而后,能繁母猪妊娠4个月生出仔猪,仔猪育肥6个月成为生猪后即可出栏。

2015年至2018年生猪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以及部分地区禁限养等因素叠加影响,2019年我国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产生较大程度的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出栏54419万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国家发布促进生猪生产恢复一系列政策措施,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2021年全国生猪存栏44922万头,同比增长10.51%;出栏67128万头,同比增长27.37%。2022年,截至上半年底,中国生猪存栏规模和出栏规模均为43057万头。

按照《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为41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5%—105%区间(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为绿色区域,表示产能正常波动;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90%—95%和105%—110%区间(含90%和110%两个临界值)为**区域,表示产能大幅波动(减少/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低于正常存栏量的90%或高于正常存栏量的110%为红色区域,表示产能过度波动(减少/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5.59%。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105%—110%区间,能繁母猪产能仍需去化。

猪粮比价波动下降

猪粮比通俗说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但两者比值过大或过小都不正常。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猪粮比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21年1月1日的13.67下降至2022年12月23日的5.77。2021年以来,国内猪价回落,饲料成本攀升,猪粮比价大幅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缩水,亏损风险加大,养殖户补栏意愿再次下降。2022年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猪贱伤农”问题,生猪产能被破坏后导致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和猪肉进口增加。如何破解“猪周期”给猪肉市场供给及猪肉贸易的稳定造成的破坏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生猪平均价格波动下降

根据中国种猪信息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整体呈波动下降的发展趋势。2021年1月起,受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增长、消费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快速下跌,最大跌幅超七成。虽然10-11月由于季节性因素小幅反弹,但2022年初冬季疫情的反复又使各地加大了封控的力度,猪肉需求减少,生猪价格进一步回落。2022年3月-10月,中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2022年10月21达到28.32元/千克。之后不断下跌,2022年12月23日,跌至16.97元/千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养猪难,养猪的风险预测预防更难。”广大农民如是说。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当前生猪生产多以一家一户的农户为基础,多渠道收购,市场信息发布系统不完善,信息零碎、来源慢等情况下,养猪的风险是存在的,但也不是不可以预测和预防的。猪价与粮价密切相关。养猪离不开粮食,每当粮食丰收,养猪成本下降,农民养猪有利可图,苗猪价格就会上升。俗话所说的“猪贵粮贱”就是这个道理。1995年,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玉米每千克达1.8元以上,农民养猪无利可图。来年夏天,苏北苗猪价格暴跌,每500克只有2~3元,甚至出现了将苗猪丢在路边的现象。1996年各地粮食丰收,粮食价格下跌,猪粮价格比达到8∶1。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养猪热情,养猪渐渐进入高潮。

1.猪价波动有一定的周期性

1994年,猪价较高,生猪存栏数增加,为1995年的猪价大幅度回落打下了伏笔。1995年猪价暴跌,生猪存栏数大幅度减少,又为1996年的猪价回升创造了条件。1996、1997年粮价稳中有降,猪粮价格比拉大,调动起农民养猪积极性。

养母猪育苗猪,买苗猪育肥猪,造成母猪、苗猪、肥猪存栏数急剧增长,又为猪价下跌埋下了导火索。回顾几年来的猪价波动,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猪价上升到一定的价位,形成一定的养猪热时,5~6个月之内,猪价肯定走下坡路;在猪价下降到一定的限度,养猪热冷却7~8个月之后,猪价又会渐渐高起来。

2.猪价与消费需求有关

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与消费需求有关,猪价也不例外。前几次的猪价下跌,是因为生猪存栏量大大高于市场需求量,造成供大于求,形成猪价下跌;猪价上升,是因为生猪存栏量减少,供不应求,形成猪价上涨。

我国的生猪销售,目前主要以国内需求为主,国外需求为辅。国外市场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极不稳定,需求信息往往是即时的,而生猪的生产销售有一定的周期,不能完全依赖国外市场来化解养猪风险。猪价与信息导向有关。农民收集信息的渠道有限,方式落后,时间较长。因此准确、及时、完善的信息导向非常重要。有些新闻媒体或是新闻工作者,在过热的形势下看不到或看不懂已经存在的风险,一厢情愿地为养猪热叫好,造成一定的信息误导。有些地方报纸,对来自上面的消息,不能根据本地的养猪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准确的信息报道。

猪肉市场完全放开以来,养猪业已几冷几热,几涨几跌,经过了多次风风雨雨的考验,广大农民朋友不难从中得出一些经验教训。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勤于总结,不盲目跟风,该出手时就出手,见好就收,养猪风险不但可以预测,也是可以预防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