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有什么重要意义
植树造林重要意义: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
植树造林好处:1、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2、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3、植树造林可为人类净化空气。4、植树造林能清除污染。5、植树造林能降低噪声污染。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造林的基本措施是: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
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如下:
1、植树造林可以防风沙。
为抵御风沙侵袭,必须建设防护林,削弱风力。一旦风吹到防护林带上,速度就会减弱70%到80%。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极为重要。
退耕还林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开垦,因地制宜植树造林。适树适地原则。
3、森林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由于全球变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人类过度砍伐森林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也会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进而使全球变暖雪上加霜,因此植树造林可以提供为动物建造新家园并减缓全球变暖。
植树造林的意义主要在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有效协调经济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环境与经济共同发展的趋势。
4、造林可以保持水土。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每逢雨季,大量泥沙流入河流,毁坏田地,填塞河床,淤塞入海口,危害极大。要遏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因为树木的根系大如树冠,可以像巨手一样牢牢抓住土壤。
捕获的土壤中的水分被根系不断吸收和储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没有森林的地区多蓄水20吨。
5、促进经济发展。
植树造林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原料和物资:在食物方面,冬青树上有各种香甜可口的水果、香浓的茶叶,滋补身体,味道鲜美,清肺安神。在用途方面,建筑、采煤、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建造桥梁、码头和造纸等都需要木材。
6、造林防风固沙。
风沙所到之处,乡村将被掩埋,城市将化为废墟。为抵御风沙的侵袭,必须营造防护林,削弱风力。一旦风遇到防护林,速度会减弱70%~80%。如果把很多林带按一定距离平行排列,然后种草,这样风能吹起来的沙石就会减少。
7、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
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地面积每增加1%,当地夏季的气温可降低0.1℃。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扩展资料
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
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
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