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看待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我国农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安全卫生质量以及加工包装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由此引发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由于农药、兽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际通行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被拒收、扣留、退货、销毁、索赔和中止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农产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结我国外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五个方面:

如何看待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产地环境污染 是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危害。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不合理地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农田、水源和大气。由于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在水、土、气中超标,进而在食物中残留、聚积,影响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2、物理性污染 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害物质,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

3、生物性污染 是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因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毒素污染以及收获、屠宰、捕捞后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的病原生物污染。

4、化学性污染 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食品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为了争取瓜果、蔬菜早上市,不恰当地使用激素,滥施化学药剂,不但造成农产品口感不好,还可能夹杂有毒有害成份。

5、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保护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以及对绿色包装、标志、标签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生产者缺乏标准意识,“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现象普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适应“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

出栏前7天停止用药是为保证动物及其产品有充足的休药期。休药期就是食品动物从停止用药到许可屠宰或其产品许可上市食用的间隔时间,一般休药期为5~7天。严格遵守休药期,保证动物及其产品不含药物残留,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兽药残留是动物源食品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目前,非法使用违禁药物,任意加大剂量,延长用药时间或改变使用对象等滥用药物现象,以及对动物屠宰前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都是造成药物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不仅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和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声誉。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人类在用药过程中,只有少数抗菌药物能致敏易感个体,并且通过不使用过敏药物,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及其危害,但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引起的过敏反应却难以避免。(2)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毒效应与染毒剂量,染毒时间密切相关,动物组织中药物残留水平通常很低,只有极少数因残留浓度较高发生中毒,如:四环素类药物作为药物添加剂使用,引起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能抑制骨骼和牙齿发育,并有可能具有致畸作用。(3)激素(样)作用肝肾和激素注射或埋植部分含有大量残留的同化激素,被人食用后可产生一系列的激素样作用,主要表现潜在致癌性,发育毒性(儿童早熟)及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现象。(4)耐药性人们食用了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的抗菌药物后,诱导耐药菌株产生,导致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最终导致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治疗失败,还能使胃肠道内的部分敏感菌受抑制,致使菌群平衡破坏,条件性致病菌趁机繁殖,或使体外致病菌容易侵入,导致疾病发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