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阴天怎样提高蔬菜自身抗逆性
连续阴雨天气较多,高温、高湿、寡照的环境导致棚内蔬菜出现了一系列不良症状,有的病害发生严重,有的落花落果严重,愁坏了菜农。
连阴天情况下,要想防止蔬菜出现不良生长状况,要从提高蔬菜自身的抗逆性入手。植株抗逆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植株体内的营养水平,如细胞内无机盐、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的含量越高,抗逆性就越强。连阴天期间,植株光合作用弱,营养“入不敷出”,要提高蔬菜抗逆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增加“入”,也就是提高植株自身吸收、制造营养的能力,增加细胞内营养积累,比如增强光照、喷用高脂膜、调节剂以及直接叶面补充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另一个是减少“出”,也就是减少呼吸消耗,可以从降低夜温、合理留果等入手。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植株自身的抗逆性。
适量给予补充,连阴天时光合作用弱,是造成蔬菜自身抗逆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要维持连阴天期间植株抗逆性的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
保持合适的水分供应。连阴天时,棚内湿度较大,植物蒸腾作用弱,水分蒸发慢,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补充水分。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具体情况来定。菜农在连阴天之前种上作物后,只浇了定植水,间隔半月都没有浇第二水,这种做法欠妥。连阴天时蔬菜需水少,但并非不需要水分,反而因为根系活力较弱,应该调整到最适宜的湿度。对此,建议菜农要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在连续阴雨天气来临前应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水,以保证连阴天期间的水分供应。以地表10厘米处的土壤保持手握成团、落地散开的状态,最适宜蔬菜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若土壤过于干旱,以浇小水为宜,不要不浇水。
注意喷施叶面肥,直接补充叶片营养。无机营养充足与否,不仅关系着叶片各项功能包括光合作用是否能够正常进行,而且直接关系到抗逆性的高低。连续阴雨天气,植株光合作用弱,吸收的无机营养也少,此时为了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需要注意给蔬菜叶面补充营养。可叶面喷施艾护系列作物疫苗、锐迈特植物激活素等全营养叶面肥,以补充氮磷钾等的不足,提高植株抗性。 除无机营养外,菜农还可配合喷施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营养,直接补充叶片有机营养,在连阴天后期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
增加棚内光照。万物生长靠太阳。在连续阴雨天气下,光照强度低,光合速率慢,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大幅减少。比如说,黄瓜的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而西红柿的光饱和点为7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2000勒克斯。而阴天时散射光的光照强度只有3000-5000勒克斯,仅仅略高于光补偿点,有机营养积累很少。提高棚膜透光率、延长见光时间等,都可有效提高蔬菜的见光,增加有机营养积累,提高抗逆性。及时擦拭棚膜,保持棚膜较高的透光率,也可在棚内后墙上张挂反光幕,可有效增加蔬菜见光强度。除此之外,人工补光也是很重要的手段。可利用补光灯或沼气灯等,进行补光。若选用补光灯,须以特制的农用补光灯为好,如农用钠灯、碘钨灯、稀土灯等,日常照明灯具如日光灯、白炽灯等是不行的。另外,现在推广的大棚沼气池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棚内建一个沼气池,棚内装上沼气灯,不仅可以增加棚内的温度,还可以给蔬菜补光,补充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生长,提高抗逆性。
喷施高脂膜等,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连阴天期间,植株有机营养不足,根系活动受抑,叶片表层的蜡质层也受到影响,厚度变薄,病原菌更容易侵染进入叶片内部。而叶面喷施高脂膜等,会在蜡质层表面再形成一层保护层,提高抵抗病原菌的能力,减少病原菌侵染。
合理喷用调节剂。调节剂是决定植株抗逆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助壮素、矮壮素、氯化胆碱等既可以作为生长抑制剂,抑制过旺的营养生长,又可以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从而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而爱多收、芸苔素内酯、甲壳素等调节剂,也具有调控植株生长,提高蔬菜抗逆性的作用。在逆境条件下,植株体内的乙烯、水杨酸等增多,调节植株应对逆境条件。因此,菜农可在连续阴雨天来临之前,喷洒乙烯或水杨酸等,提前引导植株进入应对逆境环境的状态,对提高植株抗逆性也是十分有效的。另外,亚硫酸氰钠等光呼吸抑制剂,对于减少光合作用过中的光呼吸强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加有机营养积累,效果突出。
二、尽量减少消耗,连阴天下,蔬菜制造的有机营养大幅减少,呼吸消耗却不少,导致“入不敷出”的情况严重,很多时候植株只能“吃老本”。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又有下边儿几点:
呼吸强度主要受温度影响,连阴天应注意拉大昼夜温差。?连续阴雨天气下,拉大昼夜温差是很重要的。白天保持较高温度(茄果类喜温蔬菜一般在23-28℃,西葫芦等喜凉蔬菜一般在20-23℃)可以增加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提高光合效率,增加有机营养积累。但在夜间,一定要注意减少有机营养消耗,要把温度控制的比平时偏低些,如茄果类蔬菜可保持在10℃左右,西葫芦等可保持在8℃左右,植株既不会产生冷害,有机营养消耗又最少。
合理留果,避免连阴天期间果实消耗营养过多。果实发育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连阴天期间,合理留果也是保证植株抗逆性稳定的重要一点。连阴天时间不长时,为保证蔬菜产量和上市时间不受很大影响,留果是必要的。但连阴天期间蔬菜花粉数量少、活性弱,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点花来促进坐果。而对于辣椒、甜椒等作物来说,连阴天时蔬菜坐果率差。有经验的菜农通过晃棵(拉开棚后1-1.5小时效果最佳)、熊蜂辅助授粉等措施,促进辣椒授粉,效果不错。?而遇到像近段时间这样长时间的连阴天时,蔬菜的坐果和留果数就要注意减少了。否则,果实消耗的营养过多,植株营养匮乏,会造成植株体内生理活动受到很大影响,氨基酸、核苷酸等合成转化受阻,抗逆性陷入低谷。天气转晴后会出现长时间的萎蔫、生长停滞等症状,就是植株营养“透支”后难以恢复的表现。所以,建议此段时间最好不要留果,保证植株制造的营养供应植株本身及早已坐住的果实生长需要。
及时去掉下部老叶、病叶以及过密的枝条。有的菜农在预知到连阴天之前,为了减少营养消耗,将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打掉。提醒菜农在打叶时要注意一点,留出时间让伤口愈合,
一、看天气喷药。
若天阴的不厉害,要选择上午喷药,否则就不要喷药了。要选择用较细的喷片或雾化程度较好的喷雾器,均匀喷雾。不要在作物的嫩梢及幼嫩部分喷药过多,不要近距离直喷,要以药液不下滴,不结大的露点,盖棚前叶面不湿为宜。
二、降低药液稀释浓度或减少用药总量、加长喷药间隔期。
当前用药,要按平时用药浓度的3/4来配比农药,最好不要多种农药同时混用;如平常管理时每亩地用药4桶,连阴天时低温条件下可减为3桶药。当然也可根据阴天的时间长短及作物的种类和叶面的老嫩程度,灵活掌握喷药的浓度大小及农药的药量。冬季温室大棚蔬菜阴天病害发生严重,有些菜农每隔5天就会喷药一次,大多数农药的最佳喷药间隔期在10天左右,所以尤其是在连阴天时,菜农切勿喷药过勤,若无特殊病害最好应10天喷药一次,保护蔬菜防止病害的发生。
三、晴天后不要马上喷药。
连阴天数天突然转晴后,蔬菜的叶面由于长时间光合作用不强,造成叶片薄、黄而嫩、纤维组织柔弱,这样很容易产生药害。应通风见光2-3天后再喷药,若蔬菜叶片有严重萎蔫现象要及时采用拉一个放一个草帘的弊荫方式。或采用温水(25℃-30℃)加白糖150克、爱多收3毫升对水15公斤的方法进行喷雾缓解。若棚膜脏不要急于擦拭,等植株叶面不萎蔫后再擦拭干净。若病害严重急于喷药防治,药液内可混入S-诱抗素1袋、鲜胺脂1粒,同时加强农事操作,做到综合防治。
四、喷嘧霉胺或有“唑”字、“醇”字成分的药剂使用时需谨慎。
阴天治灰霉、菌核病含有嘧霉胺成分20%的以上的最好慎用或不用,阴天喷药结露时间长、挥发慢,由于嘧霉胺成分的特殊性,尤其表现在茄子、芸豆等敏感作物的叶面上容易产生褐色小斑点。当然还有很多药里含有较高嘧霉胺成分但包装上不一定标明,菜农对其事前并不了解,最好先小面积试喷后再大面积使用。有效成分中含有“唑”字、“醇”字的药剂有抑制作物生长的副作用,易产生矮化株。连阴天气本就不适合作物生长,再加上用药不当作物生长就更受影响了。
五、阴天熏棚须谨慎。
连阴天由于棚内空气不流畅,可能造成有害气体的积累而不能及时地排出棚外,所以阴天条件下使用大棚烟剂熏棚更容易产生气害。如有的蔬菜嫩叶叶边发白或叶片发黄;有的受气害后花蕾、幼果等容易脱落。多数菜农误认为阴天熏棚是比较好的用药方式,殊不知如果熏棚后第二天天气不能转晴天或者依旧阴雪天气而不能放风的话,会严重影响到棚内环境导致作物受害。所以说,阴天熏棚要结合天气预报,如果连阴天熏棚就更要谨慎。
六、喷粉尘剂要注意。
连阴天是灰霉、菌核、疫病、霜霉、细菌性等多种病害的高发期,病害严重时不要急于将病害治愈而一次性喷粉过量而产生药害。因为许多粉尘剂中不但含有嘧霉胺或带“唑”字、“醇”字等成分,还有可能有菌核净等容易中药害的成分。正确用药方法是在作物的行间上方空间内喷粉,不要直接对着叶面或植株喷洒,使用量要按照说明用量使用。
七、要对症用药。
连阴天常常导致冬季大棚蔬菜多种病害、气害、肥害、药害、生理性病害等混合发生,菜农朋友实际生产中应注意区分,对症用药,否则无论什么情况都一味地按病害用药防治,反而加重了蔬菜的不良症状,影响了生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4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