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率先提出渔业碳汇概念和倡导发展碳汇渔业的国家。自2005年《京都协议书》正式生效以来,“碳汇”一词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2011年1月,我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挂牌成立。实验室下设獐子岛虾夷扇贝碳汇实验室和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两个企业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由我国著名海洋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担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系农业部所属综合性海洋水产研究机构。1947年1月正式建立于上海,1949年9月迁至青岛。
本院先后有3人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2005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 1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5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现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8人,聘请了14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任客座研究员。
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所内设有海洋可捕资源与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海水养殖生态与容纳量实验室、海水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学实验室、种质资源与工程育种实验室、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实验室、海洋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实验室和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研究室、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北斗”号海洋科学调查船;编辑出版学报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海洋水产研究》(双月刊)。
拥有充足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水养殖生态和容纳量研究、海洋生物技术、海洋产物资源和酶工程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完成900余项科研课题,取得26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8项,其中有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国家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省市科技项目以及成果产业化项目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发展。先后与136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及单位开展科技合作、技术交流、资料交换和人才培养等项合作。
1995年被国家科委确认为“改革与发展重点研究所”;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基础研究十强”; 1999年被科技部确立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3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建所至1990年, 已完成试验研究课题600多项,正式发表的论文、译文、著作1000多篇(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60多项,其中110多项受到国家和省市政府的奖励:海带自然光育苗法的研究, 解决了海带苗种的来源, 促进了海带养殖生产的发展,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长天井对虾拖网,1981年获国家水产总局科技改进二等奖;海带施肥养殖、海带南移、海带新品种的培育等项成果为海岸养殖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其中高碘高产海带新品种(860、1170) 的培育,1981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 渔业水质标准, 于1979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等部门颁布实施,1981年获国家水产总局科技改进二等奖; 对虾中型水面高产养殖技术,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 固相捏合转化制取褐藻胶工艺,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YJ-YZ-79贻贝预煮蒸煮机和WCS-6型文蛤采捕机,1983年分别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 对虾渔业资源的开发、预报及合理利用研究,使黄渤海对虾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 渤黄海污染对水产资源的影响调查研究,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 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虾配合饵料的研究,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渤黄东海近海大面积水温预报,为分析渔场、渔期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对虾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10—菲罗啉衍生物的胶束增溶光度法和浊点分析,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对虾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 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潮间带围网养虾技术,1987年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中国渔业环境预测研究,1988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多种功能进样阀,1988年获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加压消化工艺制取低粘度超低粘度褐藻胶,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鱼资源、 渔场调查及 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1990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所内科研主体由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生态与健康养殖两个重点开放实验室组成,主要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与遗传育种、濒危水生动物保护、渔业资源调查评估与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保护、水产养殖基础生物学与养殖技术、鱼类营养与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此外,还有农业部属检测中心、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渔业资源监测站、新渔药临床试验基地、水产种质资源保存与良种选育中心、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委等公益服务机构依托所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