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派工作队帮扶湘西花垣县那光村——农村有“看头”
“快来院子里坐坐哟!”在湖南湘西花垣县长乐乡那光村,村民梁炳献热情邀请大家参观——错落有致的庭院面积不大,房前红豆杉四季常青,果树已经发芽抽绿,院墙沿边种上了色彩缤纷的百日菊,篱笆矮墙上的佛甲草青翠欲滴,白墙瓦黛与远处的林下露台、连廊步道和水车遥相呼应,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图景跃然眼帘。
“别小看这巴掌大的庭院,作用可不小。
自家吃的能满足,剩余的瓜果蔬菜、鸡鸭还有合作社统一收购,刚种上的佛甲草不用费心打理,也可以卖钱。
”梁炳献说,“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打理庭院,一年的收入还真不赖。
”
说起村子的喜人变化,那光村的村民们由衷地为湖南农业大学点赞。
2021年5月,湖南农业大学工作队入驻花垣县长乐乡那光村开展驻村帮扶,彭可为任驻村第一书记。
如何让那光村村民持续增收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美丽的环境也是生产力。
我们将人居环境治理作为驻村帮扶的基础性工程,促进庭院经济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融合发展,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也切切实实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彭可为说。
为此,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组成专班,园林系教授胥应龙随工作队一同入驻那光村200多天,指导农户将门前屋后闲置的土地资源、杂乱无序的院落空间整理出来,发展“小果园、小花园、隧道鸡笼、共享菜园”模式,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增收园”。
在那光山坳间,雾气氤氲,云海缥缈。
几十个羊肚菌种植大棚一片生机,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穿梭在菌垄间,采下春天第一茬鲜嫩肥厚的羊肚菌。
“今年长势很好,最高亩产达到了500斤,采摘期可以持续到4月中旬,就今儿个能收个七八百斤吧!”花垣县长庚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庚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羊肚菌在那光村从“生根”到“生金”,只是《湖南农业大学驻那光村2021—2022工作规划》中“兴产业工程”的计划之一。
工作队针对村内90%以上耕地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现状,精雕细琢产业选择,设计了“高档优质稻+高山稻花鱼+珍品羊肚菌”的耕地增效生产模式,建设了“稻鱼菌生产模式示范基地”,通过夏季种稻、中间养鱼、冬季植菇,高效利用冬闲田、撂荒地发展富民产业,今年全村种植羊肚菌26亩,年产值将超20万元。
“没有经验,能种好吗?”“这么贵,能卖出去吗?”试种期,村民们顾虑重重,不敢参与。
为了让大家迅速掌握羊肚菌种植技术,彭可为便带领有种植意向的农户来到湖南农业大学进课堂学理论,邀请食用菌研究团队专家黄民凤博士到那光村实地教学,奔赴湘西本地羊肚菌企业访样板、学经验。
从种植到采摘,从晾晒到加工,再到推广、销售,一整套产业链下来,彭可为常常夜不能寐,恨不得在大棚里扎根,生怕辜负了村民们的期待。
为增加产品溢价,打造高端农产品品牌,工作队积极与政府、校友企业协商,获得了“十八洞羊肚菌”商标使用授权;景艺学院团队对羊肚菌产品包装进行系列形象设计,形成了涵盖鲜货、干货、优品、普品的多元包装体系。
茶产业也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本地没有茶叶加工条件,鲜叶需要运往吉首加工。
对此,工作队将闲置村小改造为茶叶厂房,建成了一条茶叶生产加工线,实现那光茶叶原产地加工,大幅降低产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强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年累计加工干茶2000余斤。
针对当地茶叶人才短缺,工作队还培训了一批高技艺、高水平的采茶工人和制茶工人。
放眼那光村,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惠及村内80%以上农田。
水稻种植承包户彭明海不禁喜上眉梢:“高标准农田建好后,种粮更有信心和底气!”
“全面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们要充分发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兴产业、育人才、增收入,打造经得起百姓检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帮扶模式。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表示。
(通讯员庹炼本报记者阳锡叶)
生物学环境
1.温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3~5月雨后多发生,8~9月也偶有发生。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以刺激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为此,栽培时间应在11~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
3.土壤:土壤pH值宜为6.5~7.5,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或**壤土、沙质混合土中均能生长。 ?
4.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足够的氧气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土壤及植被
羊肚菌多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腐殖质层上。发生的土壤类型有黑壤土、山地灰褐森林土、氢铵2g/L,氯化钾0.5g/L,葡萄糖20g/L,硝酸钾0.1g/L,硫酸亚铁0.01g/L,琼脂20g/L,硫酸镁0.05g/L,pH值7.0~7.5。
空气
羊肚菌属好气型真菌,其菌丝体生长阶段和子囊果形成阶段均需新鲜空气。通气状况良好,有利于菌丝的健壮生长,子囊果的分化和生长发育。如果通气状况不良,容易发生柄长盖小的畸形菇,影响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尖顶羊肚菌菌丝体生长能耐受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2.2%时,菌丝生长达到最大值。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
羊肚菌为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的食用真菌。野生羊肚菌,子实体较小或中等,6-14.5cm,菌盖椭圆形至卵圆形,顶端钝:表面有许多小凹坑,外观似羊肚,小凹坑不规则形至近圆形,蛋壳色,棱纹色较淡,不规则地相互交叉;小凹坑内表面布以子实层,子实层由子囊及侧丝组成.子囊呈长圆柱状,透明无色:子囊内含8个单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椭网形,透明无色;侧丝顶端膨大~菌柄近白色,表面平滑,中空,基部膨大且有时有不规则的槽。
野生羊肚菌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南、河北、北京、湖南、贵州等地区。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单体可达二百多克,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羊肚菌有20多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