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哪种稻田适合养鸭?养鸭稻田水稻的适宜种植密度是多少?

适合养鸭的稻田应选择远离居民区、铁路、公路、工厂等噪杂的地方。但不宜太偏僻,避免给管理带来不便。放牧稻田水源应无污染,水量充足,排灌方便。稻田土壤要求保水性强,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为好。稻田的大小在放牧阶段应越大越好,在围栏养殖阶段应根据稻田的面积定量放养。通常情况下,每亩稻田(667米2)可放养12~15只鸭子。

哪种稻田适合养鸭?养鸭稻田水稻的适宜种植密度是多少?

在实施稻田养鸭时,稻田种植的水稻品种应该具有稳产、高产、抗病、抗倒伏的特性。早稻的合理种植密度为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17厘米,晚稻为20厘米×20厘米。在稻田放鸭期间,田内要长期保持有水,不能使用除草剂,最好使用生物农药或少量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以保证肉鸭健康。

鸭田稻和稻花香哪个好

一座青灰色欧式二层小洋楼,仅从外观看,除了能感受到老建筑特有的厚重与沧桑,似乎并不起眼。如果不加说明,也许会让人误认为是旧时代某个乡绅或民族资本家在长春的老宅。但这其实是满清末代皇帝溥仪,作为伪满傀儡皇帝时的寝宫辑熙楼,也就是长春伪满皇宫内廷的核心建筑。为了和吉林电视台《天下贡米》摄制组一起拍摄其塔木池忠田的“鸭田米”放鸭过程,在飞到长春后,利用等待吉林电视台摄制组的空闲时间,顺访了这里。这到不算是假公济私,因为其塔木是大清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树立的五块仓官碑的地点之一,通俗地说其塔木就是给清廷提供“皇粮”的地方,仓官碑也就是“皇粮碑”。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起来,其塔木的“鸭田米”都和溥仪具有“家族”渊源。

图1 长春伪满皇宫内廷核心辑熙楼。这里曾经是管理吉林、黑龙江盐务的吉黑榷运局的办公楼

只是与在整个东北境内严格圈定“皇粮”产地,并立“皇粮碑”以彰显皇权尊荣的大清祖先们相比,作为傀儡的溥仪,显然已经风光不再。不但作为内廷的核心建筑,辑熙楼不过是用吉黑榷运局的旧办公楼改建的,而且内部装饰最多也就能大抵相当于土豪、暴发户的水准,远没有了帝王的威仪和排场。如果说辑熙楼还多少带有临时性安排的性质,是日本侵略者急于让溥仪登基,以此为伪满政权披上合法的外衣,那么,日后日本侵略者为溥仪修建的皇宫建筑,也仅仅是大资本家私宅的级别——一切都将溥仪傀儡的本质暴露无疑。既然溥仪仅仅是侵略者身上的一块遮羞布,连“皇宫”都如此“私宅”化,恐怕专设的“皇粮”供应地和“皇粮碑”也就不会有存在的意义了。

图2 辑熙楼里的会客厅装潢也仅及一个土豪、暴发户的规格

虽然溥仪是否有划定产地的“皇粮”荟聚网还来不及考证,但溥仪没有吃过其塔木的鸭田米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到不是傀儡皇帝溥仪,像他的“臣民”一样,连吃大米的权利都没有,而是其塔木鸭田米种植技术的发明人——池忠田那时还没出生呢!对不起,这里和大家开了一个小玩笑,言归正传,在溥仪治下的满洲国,中国老百姓吃大米是违法的,是经济犯!那时其塔木的所有粮食,而不仅仅是大米,恐怕绝大多数都成为了另类的“皇粮”,被“皇军”掠夺>>>>>>

鸭田稻和稻花香都好。因为都是纯正大米,口感都是俱佳的。鸭田米,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水稻与鸭子共生的环境生产出的有机大米。是自然生态下农业循环经济的典范。该方法是榆树市保寿镇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实践出的有机水稻与鸭子共生的种植新技术。鸭寨村鸭田米最主要的特点:在稻田里不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用有机肥(鸭、牛粪等),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施肥、除草和灭虫全都由鸭子来完成,最大限度保证了稻米的纯天然,生态浑水肥田的效果,生产出纯粹有机的大米。而稻花香是市场上主流的五常大米,被誉为“贡米”,但除在黑龙江区域能买到少数纯正的稻花香外,外地经销的稻花香基本上均为A货即五常稻花香与长粒香混合,外地稻花香和长粒香冒充三种。纯正的五常稻花香成本较高,口感最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