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什么是沸石/沸石滤料有哪些作用

1、什么是沸石?

什么是沸石/沸石滤料有哪些作用

沸石(Zeolite)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矿物,最早发现于1756年的欧洲。瑞典的矿物学家克朗斯提发现有一类天然硅铝酸盐矿石在灼烧时会产生沸腾现象,因此命名为“沸石”,在希腊文中意为“沸腾”(zeo)的“石头”(lithos)。

沸石通过空腔和架装结构相连形成了一个无限的三维结构。他们通过结构和沸石微孔型颗粒的组成“分子筛”进行分类。到目前为止,国际沸石协会(IZA)的结构委员会分类中有232种沸石被发现,至少有40个分类。普通沸石类型指的是斜发沸石、方沸石、菱沸石、浊沸石、发光沸石和钙十字沸石。而且,在2015年欧洲商务部专利局公布世界范围内大约有47000项专利包含或与沸石相关。

人造沸石是磺酸化聚苯乙烯;天然沸石是铝硅酸钠。

沸石族矿物常见于喷出岩,特别是玄武岩的孔隙中,也见于沉积岩、变质岩及热液矿床和某些近代温泉沉积中。河北省围场县为目前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沸石储量最高的地区,沸石储量20亿吨以上。

沸石有五大特性:吸附性、催化性、离子交换性、分子筛、耐酸碱耐高温。

2、沸石滤料有哪些作用?

沸石滤料主要应用于水处理方面,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剂人工湿地滤料水产养殖池底改良剂水质改良剂河道治理等。

沸石是一种极性物质,是极性很强的吸附剂,对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有机物,如卤代烃有很强的吸附效果,对非极性分子中极化率大的分子也有较高的选择吸附优势。

沸石滤料目前有两种:天然斜发沸石滤料和活化沸石滤料。这两种沸石滤料之间之间在功能上有什么差别呢?下面重点介绍:

天然沸石

天然沸石是铝硅酸盐类矿物,外观呈白色或砖红色,属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经人工导入活性组分,使其具有新的离子交换或吸附能力,吸附容量也相应增大。主要用于中小型锅炉用水的软化处理,以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减少锅炉内水垢的生成,减轻水测金属的腐蚀,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在废水处理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磷和铅以及六价铬。失效后的沸石可用于浓盐水逆流再生后重复使用。

活化沸石

活化沸石是天然沸石经过多种特殊工艺活化而成,其吸附性能比天然沸石更强,离子交换性能也更好,不仅能去除水中的浊度、色度、异味,而且对水中有害的重金属,如:铬、镉、镍、锌、汞、铁离子及有机物:酚、六六六、滴滴涕、三氮、氨氮、磷酸根离子等物质具有吸附交换作用,也有利于去除水中各种微污染物且水浸出液不含有毒,有害人体物质,去除水中铁、氟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活化沸石滤料是工业给水、废水处理及自来水过滤的新型理想滤料。

小鸡拉水了是怎么回事?

畜禽养殖场污水主要包括尿、部分粪便和冲洗水,属高浓度有机污水,而且悬浮物和氨氮含量大。我公司拥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工艺系统,通过厌氧反应来降低COD、BOD的浓度,再通过有效的脱氮除磷工艺来降低氮磷的浓度,从而达到安全排放。

畜禽养殖污水对环境的危害: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或存放地 点不合适,受雨水冲洗进入水体,将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因此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

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目前国内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场废水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厌氧滤器(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复合厌氧反应器(UASB+AF)、两段厌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等。

畜禽养殖业污水处理方法:

好氧处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处理养殖废水的一种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天然好氧处理和人工好氧处理两大类。

天然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净化废水的方法,亦称自然生物处理法,主要有水体净化和土壤净化两种。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和养殖塘等;后者主要有土地处理(慢速渗滤、快速法滤、地面漫流)和人工湿地等。自然生物处理法不仅基建费用低,动力消耗少,该法对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和细菌的去除率也高于常规的二级处理,部分可达到三级处理的效果。此外,在一定条件下,该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该法的缺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大和处理效果易受季节影响等。但如果养殖场规模小且附近有废弃的沟塘和滩涂可供利用时,应尽量选择该方法以节约投资和处理费用。

人工好氧生物处理是采取人工强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厌氧/好氧(A/O)及氧化沟法等。就处理效果来讲,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转盘的处理效果要好于活性污泥法,虽然生物滤池的处理效果也很好,但易于出现滤池堵塞现象。氧化沟、SBR和A/O工艺均属于改进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出水水质好、产生泥量少,也可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但其处理的BOD负荷小、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SBR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能够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但其缺点是BOD负荷较小,一次性投资也大。A/O体是一种兼有去除BOD和脱氮双重作用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其投资虽然偏大,但经该法处理后的水易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那些养殖规模大、废水产生量多且有较强经济能力的养殖场可选择A/O法,而对于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可选择接触氧化和生物转盘等好氧处理工艺。

正常情况下,鸡小肠粪便呈圆柱形,细而弯曲,表面有白色尿酸盐。盲肠粪便一般在早晨排出,常为褐色糊状或黄棕色,有时也有尿酸盐混在其中。鸡排稀粪常为病变所致,鸡粪的变化常常是一些疾病发生的预兆,有的还有特征性。通过观察鸡粪的特征性变化,再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通常可对鸡常见拉稀性疾病进行简易鉴别。一、白色稀粪。多由于肠粘膜分泌大量的肠液及尿酸盐增多造成。引起肾损害的营养性因素或传染病都可使尿酸排泄障碍,使尿酸盐增多,导致鸡排白色稀粪。

1、雏鸡白痢:发病高峰期多为7-14日龄,患病雏鸡精神抑郁,畏寒,颤抖,毛松,翅垂,食欲、渴欲下降。最为典型的症状是拉白色糊状如浓稠石灰乳状的粪便(白痢),此种粪便一排出即凝固为石灰石状物,堵塞肛门,小鸡常因全身性败血症而大批死亡。剖检:卵黄吸收不全,肝脏表面有白色坏死小点,稍大的病雏肺有灰**结节和灰色肝变。

2、传染性法氏囊病:3-6周龄的鸡最易感,鸡畏寒,缩头,排白色粘稠和水样稀粪。剖检病变: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法氏囊水肿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见有条状出血点。

3、禽霍乱:一般在成年鸡群中发生,病鸡常有剧烈腹泻,排灰白色稀便。剖检:心外膜、心冠脂肪密布出血点,心包有少量积液,肝脏表面散布许多灰白色坏死点,肠道出血显著。

4、雏鸡大肠杆菌病:出壳后几天即可大批急性死亡,慢性者呈剧烈腹泻,粪便为灰白色,死前有抽搐和转圈运动。剖检见卵黄膨大,日龄稍大的雏鸡剖检可见肝脏、心脏上包有白色纤维素渗出物。

5、尿酸盐沉积:鸡饮水量加大。剖检:内脏表面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二、绿色稀粪。重病末期现象,由于食欲废绝,肠道中无内容物,肠粘膜发炎,肠蠕动加快,粘液分泌增多,绿色为胆汁或肠液混和物。

1、新城疫强毒感染:拉腥臭绿色粪便,倒提鸡只,嗉囊流出酸臭粘液,鸡只出现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剖检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可见红**溃疡灶和出血点,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呈刷状出血。

2、低致病性禽流感:拉白色、绿色稀粪,呼吸道症状明显。剖检可见气管发红、发紫,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弥漫性出血,蛋鸡卵泡充血、出血。

3、传染性滑膜炎:鸡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关节肿胀,行走困难。剖检:见跗关节有胶冻样渗出物。

4、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咳出带血的粘液,鸡只伸颈张口呼吸。剖检可见到喉、气管粘膜有出血性粘液。

5、急性伤寒:拉绿色或白色粪便,鸡不愿活动,呈直立企鹅样姿势。刮检肝肿大呈紫色。

三、水样稀便。饲料中含盐量过高,例如添加咸鱼粉,或在使用某种抗球虫药时提高饲料中含盐量,而更换使用另一种抗球虫药时未能将含盐量及时调低等,在这些情况下,鸡只会因摄入多量水分而造成水样粪便。一些急性传染病也可导致水样稀便。

1、食盐中毒:拉稀的时候拌有饮水量增加,口流粘液,严重者出现转圈、抽搐,死亡很快,成批死亡。

2、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20-35日龄的鸡多发,排水样稀便或白色稀便,饮水量增加。剖检可见肿大的花斑肾,有尿酸盐沉积。

3、鸡副伤寒:鸡粪便开始为粥样,后呈水样,肛门有粪便污染。剖检见肝脾淤血肿大,肝呈铜绿色,盲肠有干酪样芯子,小肠出血。

四、棕色或黑色稀粪。主要见于肠道出血性疾病。肠后段出血呈棕红色稀便,主要见于盲肠球虫。肠前段出血,粪便呈黑褐色,常见于青年鸡小肠球虫病或一些急性传染病和慢性中毒病。1、盲肠球虫:主要发生于有地面垫料饲养的鸡群,鸡逐渐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剖检:盲肠肿胀。2、小肠球虫病:粪便初期为糖浆样稀便,即逐渐消瘦。剖检可见十二指肠、小肠壁有小圆点样出血。3、组织滴虫病:又叫黑头病或盲肠肝炎。除拉血便外,剖检肝脏肿大,肝表面有圆形或不规则稍有凹陷的坏死灶,盲肠肥厚出血,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成栓塞状。4、黄曲霉毒素中毒:鸡采食下降,发育不良,产蛋下降。剖检可见肝脏呈土**且有出血斑、肾脏肿胀。5、砷中毒:病鸡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双翅下垂,羽毛蓬乱,颈部肌肉震颤,头偏向一侧,口流粘液,冠髯发绀,体温下降,排带血粪便。剖检:胃肠道出血,肝、肾呈脂肪变性。五、泡末状稀粪。粪便呈粘液状,掺杂有小水泡,由于鸡舍过于潮湿,受寒感冒或核黄素缺乏引起,肠内容物发酵产生气体混入粪便。六、带水软粪便。粪便多而清,周围带水,常见于消化不良。多由于饲料配给不当或难以消化等原因造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