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在有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达到杀灭致病菌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1.用药指征明确。及早明确病原菌,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针对性要强,最好选用一种药物。
3.剂量要足、疗程要够。这样既保证疗效,也可防治病菌产生耐药或病情反复。
4.掌握既往用药反应。主要了解以往有无对药物的过敏史。
5.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为主,较重者宜肌肉注射给药,严重者可静脉输液。
6.按医嘱用药。不能随意增量或减量,更不能随便改药或加药。
7.有肝肾功能损坏者用药宜慎重。有肾功能损害时要慎用氨基糖苷类、多肽类、万古霉毒等药物。有肝功能损害时应慎用氯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利福平、两性霉素B等药物。
8.有下列情况时不宜用抗生素:①病毒感染;②发热原因不明;③对休克、昏迷、心衰或外科手术前后预防感染。
联合使用抗生素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同时使用。正确的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促进康复。但如果联合不当,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还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有以下情况时可联合用药:①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②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③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④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⑤能够减少毒性较大药物剂量的。
老年人的使用
由于老年人常有以下特点:①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器官功能降低易患感染;②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抵抗力低下易并发感染;
③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地防御致病菌的侵入易发生感染。而且,老年人在生理上的特点为:①胃黏膜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会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
②活动减少,局部血流量减少会影响注射药物的吸收;全身肌细胞内含水量和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相对增多,使药物分布发生变化;
③肝组织缩小,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了药物在肝脏的代谢;④肾脏的滤过率降低,加之肾动脉硬化,药物的排泄功能减退。
所以,老年人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以下原则:①诊断一经确定,应及时使用抗生素;②选择毒性低且有效的抗生素;③尽量实行剂量个体化;④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老人易接受的剂型和简化的用药方案;⑤用药中,应注意提高老年人的免疫能力,特别注意观察各种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
婴幼儿的使用
由于婴幼儿体内酶系统尚未成熟,生理代谢过程随着成长的变化而变化,对抗生素的作用(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用药量需按年龄(月龄、周龄,甚至日龄)的不同来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同时强调个体化用药,并谨慎计算和认真核对药物剂量。
怎样应用磺胺类兽药?
根据农业部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饲料药物添加剂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农业部批准的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可在饲料中长时间添加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为“兽药添字”;第二类是农业部批准的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程,仅是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其产品批准文号为“兽药字”。第一类饲料药物添加剂有34种,其中,可在猪饲料中长时间使用的有氨苯砷酸(阿散酸)、洛克沙胂、杆菌肽锌、黄霉素预混剂(富乐旺)、维吉尼亚霉素(速大肥)、喹乙醇(禁用于体重超过35千克的猪)、喹烯酮(农业部第295公告)、那西肽预混剂(农业部第1204公告增加用于猪促生长)、阿美拉霉素(效美素)、盐霉素钠(优素精、赛可喜)、硫酸黏杆菌素(抗敌素)、牛至油(诺必达)、杆菌肽锌、硫酸黏杆菌素预混剂(万能肥素)、土霉素钙、吉他霉素、金霉素和恩拉霉素。在使用药物添加剂时,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标明所含兽药成分的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规定及注意事项等;第二类饲料药物添加剂,包括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硫酸安普霉素预混剂、盐酸林可霉素预混剂、伊维菌素预混剂等24种,各畜禽养殖场及养殖户须凭兽医处方购买、使用。
(1)磺胺二甲嘧啶(SM2):本品为白色或微**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色渐变深。在水中几乎不溶,常制成每片含0.5克的磺胺二甲嘧啶片。主要用于敏感菌感染,如巴氏杆菌病、乳腺炎、子宫炎、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也可用于球虫和弓形虫感染。用法用量为:内服一次量,家畜每1公斤体重首次量0.14~0.2克,维持量0.07~0.1克,每日1~2次。
(2)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新诺明、新明磺):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常制成每片含0.5克的磺胺甲基异噁唑片。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等严重感染。用法用量为:内服一次量,每1公斤体重家畜首次量0.05~0.1克,维持量0.025~0.05克,一日1~2次。
(3)磺胺对甲氧嘧啶(SMD):本品为白色或微**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水中几乎不溶,主要用于敏感菌感染,也可用于球虫感染。常和二甲氧苄氨嘧啶制成预混剂,每100克含磺胺对甲氧嘧啶20克、二甲氧苄氨嘧啶4克。用于畜禽肠道感染、球虫病及其他细菌性疾病。用法用量为:混饲,每1000公斤饲料中,猪、禽加1000克,连续喂用不超过10天,产蛋期禁用,宰前10天停止给药。
(4)磺胺间甲氧嘧啶钠(SMM、制菌磺):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在水中不溶。常制成1%的灭菌水溶液。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畜禽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感染,也可用于球虫感染和鸡住白细胞虫感染。用法用量为: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畜禽每1公斤体重0.05克,一日1~2次。
(5)磺胺喹噁啉:本品为**粉末,无臭,在水中不溶。主要用于畜禽球虫病的治疗。与二甲氧苄氨嘧啶制成预混剂,每100克中含磺胺喹噁啉20克、二甲氧苄氨嘧啶4克。混饲,每1000公斤饲料中,禽加500克。应注意连续喂用不超过10天,产蛋期禁用,宰前7天停止给药。
(6)磺胺嘧啶(SD、磺胺哒嗪):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在水中几乎不溶。加钠使成磺胺嘧啶钠,且在水中易溶。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制成:
①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主要用于敏感菌感染,也可用于弓形虫感染。静脉或肌内注射,一次量,家畜每1公斤体重0.07~0.1克,一日2次。
②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本品为磺胺嘧啶钠和甲氧苄氨嘧啶配制成的复方灭菌溶液。为无色或微**的澄明液体。主要能双重阻断细菌的叶酸代谢,增强抗菌效力。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李氏杆菌等感染。肌内注射,一次量,家畜每1公斤体重0.015~0.02克(以磺胺嘧啶计),一日注射2次。
(7)磺胺嘧啶银(SD-Ag):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遇光或遇热易变质,在水中不溶。主要具有磺胺嘧啶的抑菌作用与银盐的收敛作用。局部用于绿脓杆菌或其他细菌感染的烧伤创面。将本品直接撒布于创面,或制成2%的混悬液外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