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对花卉的生长有哪些影响?
光照是花卉制造营养物质的能源,是保证花卉正常生育的重要条件。没有阳光的照射,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花卉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光对花卉生育的生态作用,主要是通过光质、光强和光周期的变化,使花卉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等方面发生变化。花卉长期生活在一定的光照环境里,不同的花卉对光质、光强、日长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性,形成了不同的生态习性。
(1)光质对花卉的影响:一般来说,花卉的生长发育是在全光谱的日光下进行的。但阳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可见光和紫外线、红外线,是花卉进行生命活动所吸收的主要光线。不同的光谱成分对花卉有不同的作用。其中吸收得最多的是对光合作用有效的红、橙光;青、蓝、紫光和紫外线是花卉色素形成的主要光能,紫外线还有抑制花卉茎伸长的作用;红外线有促进花卉茎伸长的作用。因此冬季在室内养花时由于紫外线受玻璃窗的阻挡进到室内的数量减少,而红外线透入室内较多,因而就会出现同一种花卉与露地栽培相比,室内培养时常易出现叶色变淡、枝条伸长、花色不艳等现象。
光谱成分随季节、天气以及室内外环境而变化,故养花时应注意因时因地调节光照的直射、漫射及长短、强弱,以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
(2)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强度对花卉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的建成具有重要作用。其能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花卉体积的增长,重量的增加以及开花等。不同种类的花卉来自不同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因而对光强的要求差别很大。根据花卉对光照强度的不同要求,一般将花卉分为四类:①强阴性花卉。如蕨类、天南星科花卉等,忌阳光直射,在任何季节、场地养护,都需要遮阳,其荫蔽度一般为80%左右。若置于强光下则枝叶枯黄,生长停滞,严重时整株死亡。②阴性花卉。如文竹、杜鹃、四季秋海棠等,一般要求荫蔽度为50%左右。③中性花卉。如白兰、扶桑、茉莉等,在通常情况下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在北方炎夏日照强烈季节,中午前后略加遮阳则生长更加良好。④阳性花卉。如石榴、月季和一二年生草花、仙人掌类以及多数水生花卉等。这类花卉在荫蔽环境里生长不良,常表现为枝干细、节间长、叶色淡,并易遭病虫侵害。
在光照达到花卉生理需要时,适时、适度地调节光照,能促使花卉花繁叶茂,并能保持清新艳丽。
花卉是自然植物,由于它的花、叶、果、茎等具有观尝价值加以驯化栽培才成为栽培花卉。原产地遍及世界各地,有的生长于高山,有的生长于平原。有的生长于沼泽、湖泊、有的生长常年高温高湿地区,有的生长在四季如春的地方,有的生长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或多湿地区。把花迁移到异地栽培之后,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了它们的正常生长。所以花卉栽培的关键就是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适应。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和土壤肥料等因子。
一、温度
花卉从一颗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都有它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超过这个界限,一切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各种花卉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可分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花卉和不耐寒性花卉。
(一)耐寒性花卉原产寒带或温带,抗寒力强,在0℃以下的低温能忍耐,如二年生长花卉石竹、羽衣甘兰等能露地越冬。多数宿根花卉如蜀葵、金光菊,冬季严寒到来时,地上部分全部枯死,翌年春季再重新发芽、开花。
(二)半耐寒花卉原产温带较暖和的地方。二年生花卉中一部分耐寒力稍差的种类。如金鱼草、三色槿等。
(三)不耐寒性花卉原产热带及亚热带。不耐寒露地一年生长花卉和温室花卉。如鸡冠花、仙客来等。
一些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一年生春播花卉,如牵牛花、鸡冠花、半支莲等,开花温度需在25—30℃之间。原产于温带地区的二年生秋播花卉,开花温度在5—15℃。不同种类的花卉,开花所需的温度也不同。
二、光照
太阳光照射植物体时,有直射光和散射光,晴天的光照由直射光和散射光组成,阴天时只有散射光。散射光对花卉栽培一般比较有利,过强的直射光往往有害。植物在生育期间如果缺乏光照或光照不足,茎、叶生长不良,开花不茂盛或者不开花,在栽培实践中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将植物分为以下四类:
(一)阳性花卉适宜于光照充足直射光线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如月季、荷花、菊花和一、二年草本花卉等。
(二)中性花卉在光照充足条件下生长最好,稍受蔽荫时生长不致减弱的植物。如鸢花、腊梅、萱草等。
(三)阴性花卉适于光照不充足或散射光条件下生长的花卉,不能忍受强光直射。如茶花、杜鹃、万年青等一些观叶类花卉。
(四)强阴性花卉要求遮荫度达80%左右,不能适应强烈的光照,如兰科和厥类植物。
光照时间长短对花开花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植物开花对日照长短反应是不同的,为此把这些花卉分成三大类型:
(一)长日照花卉需要每天12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开花。如果日照缩短,只有营养生长不会开花。如绣球花、金鱼草等。
(二)短日照花卉需要每天有8—12小时日照,就能加快发育,提前开花。如超过日照时数就会推迟开花。如菊花、一品红等。
(三)中性花卉对日照长短并不敏感,只要生长,就不影响开花。如紫茉莉、石竹、天竺葵等。
三、水分
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分,除一部分参加同化作用外,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消失于体外,根据植物对水份的需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水生花卉生长于淡水中,它的根或地下茎可以忍耐氧的缺乏。如荷花、睡莲等。
(二)中性花卉需要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生长期要求适度水份和空气温度,有的较耐湿;夹竹桃、迎春。有的较耐旱;桂花、山茶。有的喜欢较高湿度;茉莉、含笑、杜鹃。有的要求相对湿度80%以上;兰花、龟背竹等。
(三)旱生花卉这类植物能忍耐相当长时期干旱,一般叶小变成肥厚多浆或退化旱落,或茎的形态变成柱状、球状或扁平,具有叶的功能和发达的贮水组织。仙人掌类和多浆植物。
尽管花卉有水生和旱生之分,如果长期水分供应不足,或土壤中含水份过多,同样能产生危害。特别是一些盆栽花卉,盆土过多过干都会影响根系生长或烂根甚至死亡。
四、空气
花卉良好的生长发育要求经常有新鲜的空气。在自然环境中各种气体的成份一般均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温室内各种气体的成份有很大变化,不经常通风换气会使有害气体增多,有用气体减少,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不同种类的花卉,对空气中各种成份含量的反应不一致,有种子泡于水中就会因缺氧而不发芽,有一部分仍能发芽。
温室中如以煤火取暖通风不好,就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不能及时排出,就会毒害植物。工业发展,有的工厂排放有毒气体污染,对花卉生长不利。花卉被害后症状不一样,叶片和嫩尖反应最敏感。中毒后叶缘、叶尖或叶片出现干斑甚至全叶干枯,如小苍兰、月季、美人蕉等。
五、土壤与肥料
土壤能供给花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热的主要源泉。多种花卉适宜生长在土壤类型不同,大多要求生长在含有较丰富的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中。盆栽花卉对盆土要求较高。因盆的容积有限,盆栽植物的根系局限于盆中。必须含有丰富的养料。一般经过人工配制,含有机质丰富,排水和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称“培养土”。(土肥课会讲到略)。
土壤酸碱度能直接影响花卉生长,由于花卉本身的生理特点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范围,绝大部分花卉适于中性偏酸性的土壤生长。也有些花卉在石灰性土壤中才能良好生长。耐酸花卉杜鹃、山茶、兰花等。适宜弱酸百合、唐菖蒲、吊钟海棠。中性微酸菊花、茉莉、及多数一、二年生草花百日草、三色槿等。中性偏碱玫瑰、天竺葵、仙人掌类。
花卉栽培中还需要不断供给花卉生长发育所需要养料。土壤中能供给所需要一部分但还不够满足,需要补足养料施追肥,在生长期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营养。另一种方式在花卉种植前施称基肥,肥料种类有二大类: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详细见土壤肥料第一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