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紫果云杉的栽培技术

播种苗培育

紫果云杉的栽培技术

(1)及时撤除覆盖物,根据多年的育苗试验表明,播种约15-20天后,幼苗开始出土,到6月上旬,幼苗完全出土。当种子出土达60%以上时,逐步撤除覆盖物。

(2)夏季地表温度可达45℃,为防止幼苗灼伤,要搭建遮阳棚。棚高50厘米,略宽、长于苗床20厘米。如遇连阴雨天,土壤水分饱和时,适当揭开棚,促进水分蒸发。覆盖物用透光度40%-50%遮阳网。

(3)防霜采用熏烟防霜时,烟雾在日出后再维持2h。喷水防霜时,每小时按3-4mm喷水量喷洒,直至日出后1小时为止。

(4)施肥。甘南地区紫果云杉苗木速生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约2个月,此时结合灌水施入1次磷酸二胺复合肥,用量为10kg/hm2,溶化后均匀喷洒于床面。施肥后随即喷洒清水,冲去幼苗上的肥料,在速生期内,苗木平均高生长净值可达0.8厘米,干物质积累占全年总积累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加强肥、水田间管理工作,尽量加大苗木的生长量。从8月下旬开始到10月底,苗木生长缓慢,进入木质化生长阶段并相继封顶,为了加大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增强越冬能力,在9月下旬苗木开始封顶前施人1次草木灰肥(钾肥),以促进木质化,保证苗木安全越冬。

(5)间苗幼苗出齐后,以合理密度进行第1次间苗,拔出生长过密、发育不健全和受病虫害的幼苗,使苗木分布均匀。

(6)灌水要始终保持苗床湿润。在床土发白时用喷壶浇灌,每次浇水要浇透,连续阴雨天时,应及时加盖塑料布防雨,作好排水工作。10月底,苗木完全封顶后要透灌1次封冻水。

(7)除草松土7月中旬,要及时除草。除草和松土应结合进行,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8)在幼苗全部封顶后,及时采取越冬措施。采用草帘覆盖,效果很好,覆盖后荫棚仍不可撤去,以防冬季干旱时阳光直射床面出现返热现象。

移植苗培育

(1)移植季节和分级播种苗培育3a后,应及时移植。在第4年早春土壤解冻后、苗木顶芽尚未萌动、树液流动前进行。起苗时应对其进行分级,选用优质壮苗移植。

(2)移植方法移植时用移植板控制苗木的株行距,并将同一级别的苗木移植在一起,移植密度为350-400株/平方米。移植应做到随起随栽,栽正、压实,防止窝根、露根或埋叶、埋苗,栽后浇定根水。

(3)移植苗管理移植后先覆盖荫棚,待苗木生长后撤去荫棚,让苗木充分接受阳光,移植苗在越冬时不再进行覆盖。在6月中旬前后2d撒施硝胺,用量为10-15kg/hm2,如果施肥后未下雨,一定要用喷壶洒水,冲去留在幼苗上的肥料,以免造成烧苗。 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在海拔高度为2300-3000米,地势较低,开阔平坦,向阳和排灌流畅的地块,土壤耕作层在30cm以上,土质中性偏酸。

整地作床

准备第2年播种的圃地,在当年秋后进行1次深翻,深度为30cm。翻耕土层捡净石头等杂物,充分使土壤疏松透气。第2年开春,土壤解冻后,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待土壤湿度适于翻耕时,对苗圃地进行1次浅耕,深度为20-25cm。结合浅耕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或油渣作基肥,然后作苗床,苗床为东西走向,可充分接受光照,增加地温。床面要平整,排水沟流畅,防止因积水而引起苗木立枯病。

土壤消毒

新播种地和移植苗地要进行土壤消毒。秋耕时,用5-8kg/hm2的50%的辛硫磷或用00-05kg/hm2的4%呋喃丹粉剂,拌适量土,均匀撒于土壤中进行翻耕,消灭地下害虫。用2-5kg/hm2的30%硫酸亚铁均匀浇在苗床上。 1.病害预防

紫果云杉1-2年生苗木易感染立枯病,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幼苗出土2/3以后喷1次0.67%-1%波尔多液,连续2-3次。如发现立枯病,立即除去病株并集中烧毁。紫果云杉还易感染云杉锈病,可用0.5%敌锈钠溶液喷洒。

2.虫害防治

(1)茎叶害虫主要有松大蚜、叶蜂等,可用0.06%-0.1%氧化乐果喷洒。

(2)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龟子、地老虎、金钟虫、线虫等害虫,防治时要在幼虫期防治,如发现危害现象,可立即用0.125%的50%的辛硫磷灌根,或用10%甲基异硫磷5-10g/m2拌细土开沟施放,然后浇水。在成虫期喷施0.125%-0.167%的40%氧化乐果溶液。

温室无花果栽培技术

1、日本紫果:果皮熟前绿色,熟后紫褐色,果皮韧度大,果肉白色到琥珀色,味甘甜,品质极上,亮紫色,极为艳丽美观;

2、布兰瑞克:原产法国,斜倒圆锥形,果梗基部常有膨大,果皮古黄铜色,果肉淡粉红色,含糖量16-17%,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3、波姬红:?果肉微中空,浅红或红色,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品质极佳,为鲜食大型红色无花果优良品种;

4、金傲芬:该无花果品种树势旺,枝条粗壮,分枝少,果实个大,卵圆形,果颈明显,鲜食风味极佳品质上,极丰产,较耐寒。该品种为**鲜食最佳品种;

5、青皮:青皮无火锅较为常见,口感较好;

6、适合家里盆栽有日本紫果,属小灌木,树冠矮小,枝条节间短,分枝多,叶中大,果紫红色,艳丽美观,当年生苗木即大量结果,几乎每根枝条都结果,十分美丽,这种类型的无花果短,易于生长,紧凑且不占地,长期形成后产生许多水果;

扩展资料

1、无花果是一种开花植物,隶属于桑科榕属,主要生长于一些热带和温带的地方,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

2、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种,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种。

1 温室与土地的选择

北方地区利用日光温室种植无花果,温室建造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无污染、肥沃、不积水的园田地,种植前土地要进行土壤消毒。无花果属于多年生乔木,温室跨度不小于 7m,脊高在 3m 以上。棚面薄膜应选用聚乙烯无滴长寿膜,冬季棚面加盖稻草帘或棉被保温,必要时利用双层草苦保温。棚前沿挖建宽40cm、深 50cm 的防寒沟,内铺满碎草。温室用地前茬作物避开桑、桃的苗圃地,地块有灌溉条件,土质为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

2 品种选择及育苗

2. 1 品种选择

北方地区利用温室栽培无花果,应当首选耐寒性强、丰产性好、结果性强、品质佳的优良品种。目前应用较多的品种有美利亚、布兰瑞克、玛斯义陶芬、日本紫果、金傲芬、波姬红、砂糖无花果等。其中,玛斯义陶芬、美利亚、金傲芬、波姬红为夏秋兼用品种,日本紫果、布兰瑞克、砂糖无花果以秋用品种为主。而砂糖无花果果实淡绿色、带红色条纹,光滑亮丽,品质极佳,是鲜食无花果中品质最好的品种。

2. 2 育苗

无花果育苗简单易行,生产者为节约生产成本常常自己育苗来满足生产用苗。育苗的方法有扦插育苗、分株育苗、压条育苗。

2. 2. 1 扦插繁殖

在一年中的 3 月份中旬进行,选取一到三年生的没有发芽的健壮枝条,截成长 30 ~ 50cm 插条。先把插条埋在湿的细砂土中,等枝条切口处形成愈合组织后,将插条斜着插入土中,插入深度约枝条的 2/3,用泥土填实,立刻浇上水保湿。

2. 2. 2 分株繁殖

也是 3 月份进行。挖取无花果根部萌发的根苗,将这些根苗连同根系一起切断挖出,挖出的带根苗直接种植在泥土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2. 2. 3 压条繁殖

无花果的压条繁殖跟普通花卉的压条繁殖一样,将靠近地面的枝条埋进土里,等土里枝条的结节处长出根苗后,截断枝条取出带根苗,种植进苗床。

2. 2. 4 壮苗标准

一年生苗木,株高 1m 以上,枝梢充实、籽芽饱满,根系发达,侧根多,茎基部直径达到 1. 5~2cm。

3 定植

3. 1 挖定植沟、施肥

无花果在温室内定植宜采用南北行向。行距 2. 5~3. 0m,定植沟宽、深各 60cm,在开好沟内施入优质厩肥 5000kg·667m-2,过磷酸钙 300kg·667m-2,硫酸钾、硝酸钙各 50kg·667m-2,与回填土拌匀后先回填 4/5,浇水沉实后再将表土填平、踏实。

3. 2 定植及要求

北方日光温室无花果定植一般在 3 月份后进行,定植选择晴天。在准备好的定植行内,按 1. 5~2m 株距挖定植穴,直径与深度各 30cm,每穴再施干鸡粪2kg。选健壮的一年生苗木,用生根粉沾根,先覆土,后提苗,使根系舒展,踩实后再覆土,沿定植行做渠浇 1 次透水,等土表干后进行松土、整平。

3. 3 定干

温室无花果定植后要及时定干,定干高度 20 ~40cm,定干时掌握南低北高的原则,由南向北形成一定梯度,以适应温室内空间,便于采光,每向北 1 株提高 5cm 左右。定干后切口用油漆封闭,并用塑料袋套住,防止抽干死亡。

4 田间管理

4. 1 温度管理

温室无花果定植后,白天保持温度 20~25℃,夜间不低于 8℃。3 月下旬—5 月中旬,为新梢生长期,白天应保持温度 25~30℃,夜间 13~18℃,有利于结果枝进行花芽分化和降低结果的部位,中午气温过高时,适当通风降温; 5 月下旬—9 月中旬,保留中部棚膜防雨,视情况揭去棚前面和顶部薄膜,温度超过35℃时,可在棚膜上喷水降温; 9 月下旬—11 月上旬,及时更新棚膜,视天气加盖草苫,保证夜间气温不低于 15℃; 11 月中旬—12 月末为无花果落叶休眠期,可以在 11 月初适当降低室温迫使落叶,7d 后无花果即可进入休眠,12 月份保持温室内温度不低于5℃; 1—2 月为打破休眠和催芽,白天室温保持 20~25℃,夜间不低于 8℃,2 月适当提高气温,白天保持室温在 25℃ 夜间不低于 10℃,当 15cm 地温达到10℃以上时,无花果根系开始活动。

4. 2 肥水管理

无花果的结果习惯与其余果树不一样,果实随着新梢生长而增长,新梢长得越长,节间越多,叶片越多,结果就越多,需肥量也越大。因此,日光温室无花果栽培,要注意生长前期加强肥水管理,促其迅速生长,生长后期应该控制氮肥和灌水,多施磷钾肥,以提高枝条的成熟度,控制枝叶旺长为目的。

无花果定植后,在 3 月中旬的新梢生长期,5 月中旬的花芽分化期,7 月中旬的果实成熟期,分别追施磷酸二胺、硝酸钾、硝酸钙各 15kg·667m-2 ; 9 月中旬秋根生长期追施尿素、硝酸钾各 15kg·667m-2。在新梢旺盛生长期采用磷酸二氢钾、尿素、有机复合肥进行叶面追肥,每隔 10d追施1 次,前期浓度0. 3%,后期浓度 0. 5%。在 8—9 月果实成熟期喷施0. 3%的硝酸钙,增加果实硬度。温室内由于薄膜覆盖,为降低空气湿度不易过多灌水。在 3 月中旬和 10月中旬,结合施肥后进行 1 次大水漫灌。其它浇水尽量进行沟灌小水勤浇。

4. 3 光照管理

无花果是喜光树种,光照充足时,叶片肥厚、浓绿,光合作用强,无花果果实含糖量高,品质好,树体健壮,花芽饱满,坐果率高,果枝寿命长。

因此北方地区在温室栽培无花果要注意光照管理,尤其是北面及植株下部光照情况。生长前期可以通过引线调整枝条方向,生长后期及时去除副梢、打去老叶。在果实成熟阶段,在北墙和地面可铺设反光膜增加光照。保持棚面薄膜外面的清洁,及时清理膜上积水、积雪和尘垢。遇久阴骤晴天气,及时利用草帘适度遮荫,防止幼叶灼伤。

4. 4 搭架、整枝、修剪

4. 4. 1 搭架

温室栽培无花果,为了更好地增加行间采光和通风,要搭建铅丝架,用来牵引和疏导枝条向的生长方向。一般利用温室前沿拱架底角与温室北部人行道南侧立柱,沿东西向拉 2 根 8#固定铅丝,高度在无花果主枝上方 5cm 处。南北向,在无花果主枝两侧各20cm 处拉 2 根 8#铅丝,其上每 40cm系1 根引线,用于牵引无花果结果枝。

4. 4. 2 整枝修剪

北方地区温室栽培无花果通常采用单层双臂即“文”字形整枝模式,保证结果枝的生长优势及合理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透性。进行修剪时,要注意查看枝干和强、弱枝的整体情况。因为温室无花果预留枝条并不多,不宜多修剪,遇到枝条密集部位,可适当多修剪掉一些。或者果枝强壮但比较疏散,可截短以便于发枝芽,但如果果枝较弱,就尽量不要截短。第 1 年,定植后定干 20~40cm,之后留 5 个结果枝直立生长,当长度达 1. 2m 时,选择 2 个角度好、生长旺盛的结果枝沿行向拉平培养成主枝。当 2 枝交叉时,在交叉处短截,促发二次枝,每 20cm 保留 1个二次枝直立向上生长。其余的 3 个结果枝在基部进行环剥,抹去所有二次枝萌芽。冬季将 3 个直立结果枝剪去,保留 2 个平伸主枝,在二次枝基部留 2~3 个芽短截,其余枝条全部疏除。

第 2 年,待 2 个主枝上所有的芽萌发后,在主枝两侧每 20cm 选留 1 个生长良好的结果枝,其余的萌芽全部抹掉。逐步将结果枝分引到两侧的铅丝上。新梢在第 1 个结果部位以上 15~20 节处摘心。保留顶端2 个二次枝反复摘心外,其余的二次枝全部抹去。每株双臂主枝上留 10~13 个结果枝,每枝保留果实 12~15 个。

6 月中旬,可在主枝、结果枝基部10cm 处进行小间距的环剥。以后每年冬季修剪,均在结果母枝基部 2~3 个芽处进行重短截,防止结果母枝上移。

4. 5 果实采收

日光温室无花果栽培从 7 月上中旬开始进入采收期,应适时采收。可以在 90%成熟时,即果实面由颜色变淡着生红色条纹,果肉开始软化,约 80% ~90%熟时采摘。需外运的果实应在 80%熟时,即果实基本转色,但尚未软化时采收。采收时间宜在早、晚气温较凉时进行。采摘人员要戴乳胶手套,轻拿轻放,不要擦破和撕裂果皮。

5 病虫害防治

日光温室无花果栽培在温湿度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几乎无病害发生。管理中注意采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如增施磷、钾、钙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水排涝; 结合冬季修剪,消除病虫枝叶,用 3~ 5°Be石硫合剂涂抹枝干与剪口; 生长季及时清理病叶、病果和杂草等。无花果常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枝枯病; 虫害有桑天牛、黄刺蛾等。

5. 1 疫病

无花果果实、新梢和叶片都有可能发生此病。果实受害初在果实表面产生水渍状圆形病斑,随后迅速扩大,呈稍凹陷不规则形腐烂病斑。新梢受害时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当病斑环绕枝梢一圈时,新梢即干枯死亡。叶片被害时产生不规则圆形水渍状褐色病斑,有轮纹,天气潮湿时表面长白霉,天气干燥时病叶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 加强植株管理,勤修剪,保持通风透光良好; 在雨季加强排水; 及时摘除病果、病枝、病叶,并集中销毁深埋; 发病初期用 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或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700倍液喷洒,隔 7~10d 喷施 1 次,防治 2~3 次,或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喷洒,连续喷 3~5 次,间隔 7~10d。

5. 2 炭疽病

高温高湿时易发生,是日光温室栽培常见病害。主要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危害果实,也可侵染叶片及枝条。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淡褐色圆形病斑并迅速扩大,果肉软腐状,呈圆锥状深入果肉,病斑凹陷,表面有颜色深浅交错的轮纹。

防治方法: 保持温室内无花果行间良好通透条件,及时清除病落叶、病果,剪除病枝;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 合理修建增强树势。在果树休眠期可选择 3~5°Be 石硫合剂或 25%戊唑醇 200~400 倍液进行预防。在果树生长期可用 70%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防治。也可在 7 月初喷施甲基托布津,10d 喷 1 次,连喷 2 次,进行预防。

5. 3 枝枯病

该病在北方地区一般 5 月中旬开始发生,7—8 月危害较重,8—9 月发病加深。第 2 年 4 月份,产生子角,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主要经伤口侵入,也可以由皮孔叶痕侵入。发病初期先侵染顶梢嫩枝,后向下蔓延至枝条和主干,染病部呈现紫红色的椭圆形凹陷,后变成浅褐色或深灰色,并在病部形成很多胶点,初显黄白色,渐变褐转黑。胶点处的病皮组织腐烂、湿润,有酒糟味,可深达木质部。冻害往往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土粘重、排水不良、肥力不足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检查去除得病的枝干,并消毒保护; 病害严重的,要及时清除整株果树,并集中销毁。需要药剂治疗时,发芽前可喷 3~5°Bé 石硫合剂、40%福美砷 600倍液或 50%退菌特 500 倍液,以保护树干; 5—8 月每隔7~10d 喷 1 ∶ 3 ∶ 300 的波尔多液,成熟前 30d 禁止用药。

5. 4 桑天牛

分布很广,是无花果树的主要危害害虫。幼虫可以在枝干内蛀食,深达树干中心,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在北方地区始发于 6 月中旬,6 月中下旬—7 月上中旬为盛期,成虫可以啃食无花果嫩树皮、叶柄、枝干,被害处呈不规则条状伤疤。

防治方法: 日光温室地块选择要远离桑树、李树、杏树、桃树等建园,预防天牛迁入; 6 月上中旬,在树干和大枝涂白 (生石灰、硫磺、水按 10 ∶ 1 ∶ 40的比例配比) 防止成虫产卵; 每年 6—7 月成虫产卵期人工捕杀; 药剂防治: 如果发现有新鲜虫粪,可用注射器吸入 80%的敌敌畏 100 倍液 5mL 注入虫孔内防治; 还可在最后一个排粪孔处用磷化铝片或 1. 8%的阿维菌素 1000 倍液浸泡棉球塞入虫孔,然后用湿泥等堵住虫孔,熏杀幼虫; 也可选用 4. 5%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或 2. 5%三氟氯氰菊酯 1000 倍液,喷洒在树干或主枝上,毒杀桑天牛的成虫。

5. 5 黄刺蛾

成虫于 6 月中旬出现,产卵于无花果叶背,卵期7~10d。主要以幼虫于 7 月中旬—8 月下旬危害,仅食叶肉,残留叶柄叶脉,严重时将叶片吃成网状、缺刻。

防治方法: 可以在成虫期利用其趋光性,设灯诱杀; 在幼虫期喷洒 90%敌百虫 1500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