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中国水产养殖面积有多大,都有哪些品种,产量多少?中国水产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中国内陆水域(1854.29万公顷) 水产养殖可利用面积约(600 ) 期中养殖利用面积(456.42) 中国水产2006年总产5290.40万吨,养殖产量3593.95万吨。近几年大体维持在此水平。品种;海藻(海带、紫菜、石花菜等) 贝类与棘皮( 鲍、牡蛎、扇贝、海胆 、海参等) 虾蟹类(对虾、海蟹、大闸蟹、) 鱼类(鲢鳙草青、鲤 、鲂、真鲷、黑鲷、罗非、梭鱼等) 爬行类(龟鳖/鳄类等) 发展方向:节水、高效、优质、无污染养殖模式;对养殖品种进行深入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育种学研究;对病害进行病理/药理/ 病毒/免疫等研究 等等 这是2006年的数据,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水产养殖面积有多大,都有哪些品种,产量多少?中国水产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综合考虑,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从这几方面综合考虑,世界有五大渔场:

1、北太平洋渔场:是包括北海道渔场、我国舟山渔场、北美洲西海岸众多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2、东南太平洋渔场:是包括秘鲁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3、西北大西洋渔场:是包括纽芬兰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4、东北大西洋渔场:是包括北海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5、东南大西洋渔场:是包括非洲西南部沿海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各种类型的渔场的分布与名称

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们是鱼类的饵料,一般温带海区较多。

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汇和冷海水上泛处,饵料也很丰富

我国海域总面积达354万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陆架148万km2,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2.67t/ km2(加权平均值),总生物生产量为1261.53万t。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km2,合42亿亩。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高达20278种,其中鱼类3032种、螺贝类1923种,蟹类734种、虾类546种,藻类790种。其中,作为经济捕捞对象,在渔业统计和市场上列名的有200多种,这些足以表明我国海洋水产生物的资源丰富和物种丰富度高。我国的海洋渔场是世界上重要的渔场之一,如果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年可捕鱼量可保持500万t以上,是发展浅海养殖业和海上牧场,形成具有战略意义食品供应基地的重要资源。另外,远洋渔业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中国是海洋大国,中国东、南两面濒临辽阔的海洋,归中国管辖的海洋面积有354万km2,跨越了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大陆架宽阔,水体营养丰富.

海水养殖是当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重要领域.我国的海水养殖按区域分为:浅海养殖、港湾养殖和滩涂养殖三种.

海水养殖业种类繁多,包括贝类、蟹类、鱼类、参类等.

日本:

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 饵料丰富 渔类资源丰富 加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 所以注重开发海洋渔类资源 成为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并创造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和完整的养鱼技术。中国具备优良的自然条件和辽阔的水域,据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淡水水域约有2.5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左右,其中可以进行养殖的水面7500万亩,还有大量的稻田具备养鱼条件;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且多数海区底坡度较小,平均深度不大,浅海滩涂广阔,可养面积约2000万亩,养殖潜力很大。1985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309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43.8%。其中内陆水域养殖产量238万吨,浅海滩涂养殖产量71万吨。

1982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超过800万吨,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1/10,其中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产量约各占一半。水产养殖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其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85%,其中中国的产量占1/3以上。此外,苏联约占6%,美洲和欧洲约各占2%。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5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