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几月份可以种?
彼岸花 拉丁文学名: Lycoris radiata (L'Her.)Herb.
英名:Stonegarlic
别名:龙爪花、老鸦蒜、石蒜 、曼珠沙华、蟑螂花、彼岸花、无义草、蒜头草、鬼擎火、幽灵花、地狱花、舍子花、山乌毒、生死之花、平地一声雷、老死不相往来等十多个别名;属名是希腊神话中女海神的名字。
科属: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石蒜属
花期:8月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反卷如龙爪。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
形态习性:
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石蒜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在越南、马来西亚也有分布,我国在宋代就有其记载,还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毒,不可随意食用。
从石蒜的根茎中提取“加兰他敏”可用以治疗小儿麻痹症,国外已开始利用,我国专家也在深入开展研究,开发药物造福人类。
由于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加之石蒜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传说中,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较常用于丧礼。然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
石蒜的黑色花球极易养活,保持湿润一年都不会死。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此外,由于石蒜的根茎与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贩会用它冒充水仙来卖,所以买花时要仔细甄别。
石蒜观赏胜地主要有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等地。
分布:
原产我国,华东以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以至西南各省区。红花石蒜又名龙爪花,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耐寒性强,喜半阴,也耐暴晒,喜湿润,也耐干旱。各类土壤均能生长,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冬季叶丛青翠,生机勃勃。
繁殖:
分球繁殖为主,春季叶刚枯萎后或秋季花后将鳞茎挖起分栽。栽植后隔3-4年后再行分球。自然结实率不高,种子成熟度差,播种繁殖,发芽不整齐。实生苗需5-6年才能开花。
栽培:
抗逆性强,管理简便,栽植深度8-10厘米为好。夏季花前如土壤过干时,则要充分浇水,以利花茎出土。8月抽出花茎前施肥1次,秋季幼叶萌发出土后再施肥1次,叶丛萌发青翠整齐。
应用:
红花石蒜夏季秋红花怒放,十分艳丽,布置于草地、林下或配植于多年生混合花境中,均可构成初秋佳景。既是冬季理想的绿色地被植物,也是极好的盆花和切花材料。
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红花石蒜鳞茎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药有催吐、祛痰、消肿、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有生命危险。
根据药理学研究,红花石蒜鳞茎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各种石蒜碱和加兰他敏。石蒜碱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对阿米巴痢疾亦有疗效。加兰他敏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脊髓灰质炎等中枢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等。目前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业规模提取。
1、分布范围不同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一般指紫苜蓿):
国内分布: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保康、襄樊、老河口、谷城、潜江为主。国外分布: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黄花苜蓿(黄花苜蓿一般指野苜蓿):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欧洲盛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伊朗等亚洲地区分布也很广泛,世界各国都有引种栽培。
2、形态特征不同
紫花苜蓿:
高30-100厘米。根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 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花5-30朵;总花梗挺直,比叶长;花长6-12毫米;花梗短,长约2毫米;花冠各色:淡黄、深蓝至暗紫色。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
黄花苜蓿:
高(20)40-100(-120)厘米。根木质,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花序短总状,长1-2(-4)厘米,具花6-20(-25)朵,稠密,花期几不伸长;总花梗腋生,挺直,与叶等长或稍长;花长6-9(-11)毫米;花梗长2-3毫米,被毛;花冠**。有种子2-4粒。种子卵状椭圆形,长2毫米,宽1.5毫米,黄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3、主要价值不同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以粗蛋白质含量高而著称。苜蓿的粗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以及一些稀有氨基酸如瓜氨酸、刀豆氨酸等。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比例均衡,与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比例相似,转化效价较高。
黄花苜蓿:
野苜蓿富含维生素A、C、E及多种氨基酸,其幼嫩茎叶尖部分可作蔬菜,营养价值高、味美,是冬春季节猪、牛、羊、兔、家禽、马属动物的优质青绿饲料。荚果熟时自然开裂,种子收获量低,故在大田栽植尚有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是用来和紫苜蓿杂交培育优良的地区性新品系。
百度百科-紫苜蓿
百度百科-野苜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