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小麦拌种用毒辛药量大了怎么办

做好小麦播前药剂拌种,是防治多种病虫害,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有效措施。但小麦播前药剂拌种如果技术不当,不仅起不到防病、防虫效果,还可能导致小麦出苗缓慢、出苗不齐,甚至影响到麦苗正常生长。药剂拌种时注意事项如下。

小麦拌种用毒辛药量大了怎么办

1.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

如果当地小麦苗期虫害发生很轻,病害发生较重,只用杀菌剂拌种即可,不必使用杀虫剂;如果病虫害混合发生,既要用杀虫剂拌种、还要用杀菌剂拌种。

2.准确掌握农药用量。用药量大小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和小麦种子出苗,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拌种,无论用塑料袋还是拌种器均按比例配兑且须充分拨匀。三唑酮、烯唑醇用量过大对小麦出苗和生长有影响,要严格控制用量。有的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时凭“估计”用药,盲目加大用药量。会对小麦造成明显药害,导致小麦出苗推迟,生长缓慢,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缺苗断垄,因此应特别注意。

3.注意拌种方法。小麦用辛硫磷等拌种,应先将农药兑水稀释,再与麦种拌匀,覆盖堆闷后播种。小麦用三唑酮或立克秀拌种,应先将种子用清水喷至湿润,然后将药剂均匀地混拌在种子上,随后立即播种或阴干后播种。在病害和虫害混发区,可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同时拌种,要注意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再拌粉剂。粉剂拌种只能干拌,不能湿拌,以免引起药害。

4.随拌随播,不可久置。杀虫剂拌种后,一般堆闷2-3小时,最多5-6小时,待药剂被麦种吸收后随即播种。用杀菌剂拌种后,应随即播种或阴干后立即播种。有的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后堆闷时间过长,或拌种后久置不播,也会对小麦造成药害。如果小麦用杀菌剂拌种后在日光下摊晒,则会显着降低防病效果。

5.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要严格按照拌种技术规程进行拌种,防止人畜中毒。拌药麦种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和小孩不能接触的地方,不可暴晒和受潮,不能用作人畜食用,拌种结束后必须洗手洗脸,确保安全。

1、根据不同作物、农药有效稀释倍数来决定每亩地的用量,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幼苗期每亩施10-15毫升,兑水30-45升稀释。2、戊唑醇的稀释倍数根据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比例,常见剂型有75%水分散粒剂,30%、36%、42%、48%悬浮剂等。3、戊唑醇属于三唑类剂,该药剂的性能和三唑酮非常类似。

一、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

1、戊唑醇的使用剂量要根据作物、药剂有效稀释倍数决定,一般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幼苗期每亩可以施用10-15毫升,兑水30-45升进行稀释。喷药的时间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一定要避开高温的天气。

2、戊唑醇的稀释倍数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稀释,常见剂型有75%水分散粒剂,30%、36%、42%、48%悬浮剂,2%干拌剂、2%湿拌剂、6%胶悬剂、25%水乳剂、43%悬浮剂等。在果树上使用时一般可以选择43%戊唑醇,这样能对炭疽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等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

3、戊唑醇属于三唑类剂,该药剂的性能和三唑酮比较相似。由于它的内吸性比较强,所以它既可以用来处理种子,也能将依附在种子表层的病菌消灭。而且它还可以在农作物内体内进行传导,消灭体内的病原菌。

二、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戊唑醇的使用方法

(1)小麦散黑穗病

1小麦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100-150克(有效成分2-3克),或用6%立克秀悬浮剂30-45毫升(有效成分1.8-2.7克)进行拌种。

2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出芽有一定抑制作用,一般比正常不拌种晚发芽2-3天,最多延长3-5天,对后期产量没有影响。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600克(有效成分8-12克)进行拌种,充分拌匀后再进行播种。

(3)高粱丝黑穗病

1高粱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600克(有效成分8-12克)。

2也可以用6%立克秀悬浮剂商品量100-150克(有效成分6-9克)进行拌种,充分拌均后再播种。

2、戊唑醇的注意事项

(1)接触戊唑醇一定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的守则,穿好防护衣服,工作时不能吸烟和进食,工作结束后可以使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手和裸露部位。

(2)用戊唑醇处理过的种子不能给动物做饲料。

(3)戊唑醇必须要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4)如果有中毒的情况发生,一定要马上就医,该药没有特殊解毒剂,必须要对症治疗。

(5)茎叶喷雾时,如果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使用一定要注意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