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苦瓜常见病害,你有哪些了解?

苦瓜病毒病

发病症状

苦瓜常见病害,你有哪些了解?

整株被害,以顶端嫩幼茎蔓症状显著。初期感病株叶片缩小,发皱,节位减少,整株显著矮化,不坐瓜或坐瓜少;后期至中后期发病,中上端叶片发皱,茶叶的颜色深浅不均匀,的嫩蔓梢畸形,生长遇阻,瓜小或歪曲。发病株率高的田园,生产量骤减乃至失收。

发病特性

病原病毒为丝瓜花叶子病毒(CMV)和甜瓜花叶子病毒(WMV),蚜虫散播的瓜类蔬菜失绿病毒(CABYV),土豆红花病毒(Potyvirus)等。这种病毒均在活物主茎上生存过冬,井可借液汁和芽虫感染。土壤不可以感染,种籽有可能感染,有利于蚜虫繁育的气候条件下发病较重。

苦瓜细菌感染角斑病

发病症状

关键伤害叶片,茎蔓和果子。发病叶片初呈棕褐色浸水状小病斑,七边形,中间红褐色至灰白,易破孔或裂开。茎病部呈浸水状浅棕褐色条斑,中后期易纵裂,早晨或环境湿度大时代谢出白色菌液。

发病特性

该病为细菌感染病害。病原菌为丁香花假单胞链球菌丝瓜角斑病致病变异(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rymans)。病原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到土壤中过冬。栽种细菌很多的苦瓜种子萌发后嫩叶上造成病斑,后拓展到出叶上,借降水溅出开展散播扩散。病菌经出气孔或排水口或创口入侵。环境湿度大时,病部外溢苗脓开展再侵染。连作田园,地形低洼地,排水管道欠佳易发病,管理粗放型或水漫灌发病重。

苦瓜凋谢病

发病症状

地面上部整株主要表现凋谢,病株茎尖部及根处输导组织进行变褐,变软缢缩以致烂掉。

发病特性

该病为念珠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金**尖镰孢菌(Fusariumoxysporum)。病原菌在土壤层和化肥中过冬,变成主要初侵染源。病菌根据农田灌溉或降水溅出,从地下一部分的创口入侵,开展再侵染。重茬地或使用未完全沤肥的土饼肥,地形低洼地,主茎根茎发育不全,气温湿发病重。

苦瓜根腐病

发病症状

主要浸染根及茎干。根处发病前期呈浸水状,后烂掉。茎缢缩不显著,病部烂掉处的输导组织变褐,不往上发展。后期病部变褐,留有絮状输导组织。病株地上部前期症状不显著,后叶片下午枯萎,早晚可以自行恢复。严重的部分不可以恢复而枯萎。

发病特性

该病为念珠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瓜类蔬菜腐皮镰孢菌(Fusariumsolani)。病原菌在土壤以及病残体上过冬,可在土中生存5-6年,变成主要侵染源。病菌从根处创口入侵,在病部繁育后借降水或农田灌溉散播扩散,开展再侵染。高温,高湿利其发病。重茬地,洼地,就土地资源或排水发病重。

大棚蔬菜的抗寒策略

棚室蔬菜在不加温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棚室蔬菜的正常生长,下面介绍常用而又效果好的一些方法。

 配制热性土。采用鸡粪、热性有机肥料、牛粪等透气性肥料配制成热性土使用,即当其腐熟后各取20%,拌干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和生热性能好,使蔬菜幼苗生长环境好,根系生长数目多而长,吸收功能强,生长的蔬菜健壮,自然抗寒力强。

 营养钵育苗。采用黑色塑料营养钵育苗,白天吸热保温护根,当外界气温在零度以下时,棚内厢面温度在5℃左右时,而营养钵内温度可达8-10℃左右,蔬菜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控施氮肥。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化学氮肥,以免蔬菜抗寒力差。追肥宜早,以促使蔬菜菜苗老健。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增强抗寒能力。冬季光照弱,

蔬菜吸肥能力差,叶面喷施光合微肥,可防治因根系吸收营养不足造成的缺素症,同时应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生长柔嫩而降低抗寒性。浅中耕保温。菜地表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贮热就会减少,加之裂缝大而深,土壤团粒结构差,前半夜易散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冷害。如果对棚土进行浅中耕,可起到破板结、补裂缝的作用,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量,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生根素灌根。过冬的棚室蔬菜,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60%左右,根深增加25%左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就不会因缺水、缺素导致菜苗因抗寒性差而遭冻伤。

更多咨询请登录“中国农业技术员信息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