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村的经济概况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走上轨道。99年该村以西瓜为主体的特经作物2560亩,收入750万元, 占农业收入的75%,成为种植收入的主导项目。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全村建楼房300幢,装电话150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到99年走进上官村,看到的是遍地大棚,听到的是今年收入又不错,议论的是明年再发展,那么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他们呢?追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观念更新。该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从85年起,全村只有10多户,种了20来亩园田,以西瓜为主体, 搭配韭菜等其他蔬菜,当时亩收入1200元左右,现发展到亩效益3000多元,事实使农民尝到了甜头,转变了观念。农业要上去,收入要增加,农业推向了市场,需要及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历史的必然,是增收的需要,是致富农村的有效途径。二是技术进步。他们大胆试种,及时总结,不断提高,在投入上从小棚、中棚发展到大棚;在争早上从普通育苗,薄膜育苗,到电热线双膜育苗,在畈面上从3米、4米,发展到5.5米,在优质上,从以化肥为主, 商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发展到有机肥为主,商化肥为辅,增加钾肥微肥等,在提高产量上,从一腾一瓜,不补水发展到一腾二瓜及时补肥,干旱时机泵洇水,为西瓜的优势高产闯出了新路。三是货畅其流。上官村是我镇有名的西瓜专业村,西瓜在全市上市早,加之西瓜品质好,闻名四方,西东台,东头灶,北大丰,南沈灶,上官西瓜不愁销。四是效益可观。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产量质量随之提高,一般两茬瓜的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西瓜套青椒在3000-3500元,4组仇亚成99 年马铃薯套西瓜, 亩收入突破14500元。一是向内部挖潜延伸。全村搞特经种植的有380户,99 年冬季全村搞特经种植已发展到640户。同时以西瓜为主线, 发展各项特经,把主攻点转到永久性大棚上来,实行反季节栽培和向新延发展。向外地包田延伸。鉴于西瓜重茬对产量品质带来的矛盾,在99年包种外地田520亩的基础上,2000年已包下1200亩,实施跨区域种植, 有的是包地交钱,有的是搞股份制、合作经营。三是向多模式延伸。根据市场需求,西瓜套青椒,西瓜套丝瓜,西瓜套扁豆,马铃薯套西瓜,第一茬韭菜套西瓜,西瓜套糯玉米等多种模式已在上官村形成特色。
上官村以西瓜为主体的特经作物,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随之猛增,只靠小型的运销队伍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要求,98年村主要干部超前决策,及早与苏南城市取得联系,签好合同。并投资10万元,建好农副产品购销站。在西瓜等农副产品交售旺季,双箭齐发,形成了辐射周边,远销上海、南京等地的喜人局面 。
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租地种菜,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可以享受田园之乐,自给自足一回;
二是可以在劳作的同时锻炼身体,比花钱去健身房划算;
三是可以节省应酬上的开支,请朋友喝咖啡还不如请朋友到地里走走,然后送他一点自己种的菜;
四是可以满足一下虚荣心,在别人面前可以恬不知耻地说我在杭州有几亩地,别人不深究也不知道是租的,还以为我是富翁呢。哈哈。
第五是想和我们广大的邻居搞好关系,偶尔弄点菜给大家吃吃,要是有兴趣的也可以转租一点,给你种种,其实也挺有意义的。
但是租地种菜也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项。
土地是谁的在租地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块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是谁的,而且要和对方签订合同,最好要有第三方证人在场,以免以后发生纠纷。
同时还要要有租地的经济实力有的农民想扩大生产,但是手中并没有闲置的资金,这就会限制农民。而且有时候地段好、费力高的土地租金比较贵,有的租金比较低,农民要综合距离、价格、种植的农作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最重要的就是水电问题。种地需要浇水,因此在租地时一定要看好是否离水泵处比较近。现在很多农村的喷灌还没普及,农民大多都采用大水漫灌,如果离水泵远,浇地会非常麻烦。还有电路,电浇水和油浇水成本相差很大,要是小户单独拉电耗费太大,所以这些因素必须要全部考虑进去,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