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工作原理
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工作原理如下:
1、冬暖式蔬菜大棚采用遮光材料和透明覆盖材料搭建,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能够阻隔外界气流和保持室内温度。
2、大棚内部通常配备加热设备,如电暖器或地暖系统。这些加热设备可以通过消耗电能或燃烧燃料来产生热量,提供温暖的环境。
3、大棚内还安装有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这些设备能够监测室内环境,并根据设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来自动调节加热设备的运行,保持合适的生长条件。
蔬菜大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简易大棚的出现。20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简单的材料和结构搭建简易的大棚,如竹子、薄膜等。这些大棚主要用于保护作物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第二阶段是玻璃大棚的引入。20世纪中期,玻璃大棚的广泛应用使得温室蔬菜种植得以扩展。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保温性能,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条件。
第三阶段是技术设备的普及。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自动化控制、温度湿度调节、配套设备等技术设备被大规模应用于蔬菜大棚。这些设备能够实现精确的环境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作物质量。
第四阶段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蔬菜大棚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例如,引入太阳能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来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需求,蔬菜大棚将继续发展。预计会有更多创新技术应用于大棚,如智能化管理系统、垂直种植等,以提高产量、减少资源消耗,并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从多数大棚种菜的农户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有些农民种植大棚菜,效果不尽人意,除了蔬菜品种不对路外,“四害”的制约往往是造成损失的重要因素。所谓“四害”,就是肥害、药害、旱害和连茬障碍。
大棚蔬菜
一、肥害。实际上是积盐的危害,主要原因是偏施化肥或过量施肥使土壤产生盐渍化。发生肥害后产生的问题,一是抑制蔬菜根系发育,削弱了对水、肥吸收的功能;二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蔬菜株体发生反渗透现象,导致生理萎蔫或者叶缘枯焦;三是进发有毒气体危害;四是引发蔬菜缺素症。
大棚蔬菜
二、药害。有显性药害,症状明显。有隐性药害,症状潜伏或者延至下茬蔬菜。产生药害的原因,一是选用农药品种不对路或者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药浓度过大;三是购用了劣质农药;四是没有避开高温时节施药。发生药害后,有的蔬菜叶片很快失绿;有的产生焦斑、穿孔;有的落叶、落花、落果或者出现畸形;最严重的整株枯萎。
三、旱害。是制约大棚蔬菜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发生原因,一是蔬菜大棚选址不当,当地缺乏水源;二是虽有水源,但水质不良;三是水量较足,沟、渠、排灌设施却不配套,有水难引,望水兴叹。旱害既影响蔬菜适时播种安苗,又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同时给蔬菜施肥、打药等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旱害的影响有时还超过肥害和药害。
四、连茬障碍。就是在同一大棚中,年年或者季季种同一类别或同一种蔬菜,而产量和产品质量逐年下降。产生障碍的原因,一是同类或同种蔬菜偏爱某种营养元素,这类元素补充不及时易出现缺素症;二是土壤病原菌的积累引发病害造成死苗,如枯萎病、枯黄萎病;三是同一蔬菜根系分泌物质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老化。
因此,为了使塑料大棚能生产更多的优质蔬菜,在棚址的选择和生产过程中,应总结教训,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选好棚址,完善水系配套。确定大棚之前,要考察棚址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水源有没有被污染?有了充足的水源,一定要开好沟、渠,便于引水、排水。有条件的地方,每座大棚应安装一个供水龙头。标准高的还应配设喷灌设施。
其次,要平衡施肥,促进蔬菜稳健生长。一是要常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二是要施用精制有机肥、高能有机肥,如叶美丰、果美丰等;三是要改偏施氮磷为减氮,稳磷,增钾,配施微肥;四是要分次适量施肥;五是一日出现肥害,要喷施多种活性液肥缓解危害。
再次,要科学用药,确保蔬菜安全。一是发生轻微的药害,可用加强肥水管理的办法,恢复蔬菜正常生育机能;二是要选准对口农药,特别是除草剂要慎重施用;三是把住农药的剂量、浓度关,同时避免重复使用一种农药;四是切忌随意混用农药;五是施药要避开高温;六是施用过除草剂的器械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才能再用。
第四,要轮作换茬,调整蔬菜栽培环境。一是茄子、番茄、瓜类易感病的蔬菜,要分年或者分季更换种植其它蔬菜品种;二是易发生连连障碍的大棚要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三是选用土壤重茬剂,抑制病菌;四是针对缺素土壤,及时补充所缺养分。
种植形式
编辑?语音
春季夏菜
茄瓜类蔬菜早熟栽培是大棚栽培应用最普遍的项目。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至7月收获。大棚栽培可提前在1─3月定植,3月下旬至7月收获。上市早、产量更高,开花结果期延长,经济效益明显。另外还可根据市场需要,提早播种苋菜、木耳菜、空心菜等喜温绿叶蔬菜,提早上市。
大棚蔬菜
延后栽培
夏菜秋冬延后栽培一般采收期在10─12月,如果通过贮藏保鲜,可延长到春节,经济效益高。
叶菜类
大棚除了瓜茄等高杆蔬菜外,还可栽培经济价值较高的叶菜类,如木耳菜、空心菜、西芹、生菜等,进行春提前、秋延后,以及越冬栽培,以达到避免冻害,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延长供应以及反季节上市的目的,经济效益好。
喜温耐热的叶用菜,如木耳菜、空心菜等大棚栽培可在9─10月播种,后期实行保温覆盖,提前上市,加上常规栽培,基本上达到周年供应。生菜等喜冷凉但较不耐霜冻的蔬菜,露地最适播种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春季3─4月,若在11月到翌年3月播种,在大棚栽培。
育苗栽培
南方地区6月下旬至8月上旬,强光高温且有雷阵雨及台风暴雨,严重影响蔬菜生产与早秋菜育苗,近年来遮阳网、无纺布的应用,促进大棚在夏季育苗和栽培上发挥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