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修剪的原则、时间和基本方法有哪些?
观赏树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立地环境条件所起的作用,以及绿化设计或园林培育的目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整形修剪的主要依据。充分理解并掌握其有关理论,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才能作出最合理的修剪决策,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修剪整形工作要在一系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不能以修剪代替一切。修剪工作还要根据观赏树木的生长习性,园林环境而定。它和果树的修剪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点。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首先应当了解观赏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进而掌握一些修剪的原则、时间和基本方法,然后才能根据不同的树种采用不同的修剪技术。
怎样对无花果树进行整形修剪?
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和维持良好树形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进一步调节营养物质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长并促进花芽分化。修剪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短截
剪掉或锯掉枝条的一部分叫做“短截”。由于短截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轻剪(剪去一根枝条的1/5~1/4)、中剪(剪去一根枝条的1/3~1/2)、重剪(剪去一根枝条的2/3~3/4)。由于修剪的轻重不同,花木在短截后的表现也不一样。在一般情况下,短截得越重,对剪口芽的刺激也就越大,由它萌发后长出来的枝条也就越强壮;轻剪时,剪口芽受到的刺激小,由它萌发后长出来的枝条也就比较弱。根据以上表现,如果不是为了整形的需要来保持树冠上大型侧枝的长短一致,而是为了通过修剪来调整1年生和2年生枝条的生长势,其修剪原则恰恰和整形时相反,对强枝要弱剪,对弱枝要强剪。
2.疏剪
从一根枝条的基部把它全部剪掉叫做“疏剪”。它对剪口附近母枝上的腋芽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更不会因疏剪而增加母枝上的分枝数量,只能使分枝数量减少。
疏剪工作主要是疏去过密的内膛枝,为树冠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能减少全树芽的数量,防止新梢抽生过多而消耗营养,因此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对一些枯老的残桩、受病虫害严重侵染的枝条、衰老的下垂枝、竞争枝、徒长枝和根蘖条等,都应当进行疏剪,否则会使树势衰退以至迟迟不能形成完好的树冠。
3.摘心
摘掉当年生新梢的生长点叫做“摘心”。这项工作多在夏季进行。摘心可以抑制枝条的加长生长,防止新梢无限制地向前延长,有利于木质化和提早形成腋芽。
在花木的生长期间可以摘心多次。早期摘心后的枝条,腋芽形成得都比较早,这些早熟的腋芽大多能够在立秋前后萌发而形成二次枝,这些二次枝可以加快幼树树冠的形成。对二次枝一般不要再进行摘心,否则在养分特别充足的情况下,腋芽会再次萌发而形成三次枝,这些三次枝在落叶之前大多不能充分木质化,入冬后会受冻干枯,使一部分营养白白浪费。
4.抹芽和抹梢
过密的腋芽会形成过密的小枝,常使树冠全部郁闭而影响通风透光,这种情况对开花和果实着色都极为不利。为此,常常在花木萌芽的初期把过密的侧芽和新生嫩梢抹掉一部分,从而减少今后修剪所造成的伤口。在培育名贵常绿针叶观赏树木时,常采用抹芽和抹梢方法来代替枝条疏剪,以减少修剪时所留下的疤痕。
5.刻伤
用刀横刻枝条的韧皮部叫做“刻伤”,它是修剪的辅助工作之一,刻伤的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为标准。对一些大花型的名贵花木进行刻伤,可使花果更加硕大。
刻伤的具体做法是:在花蕾形成的初期可在花枝的基部刻伤,将向下输送的同化养分阻止在着花部位,能使花蕾和果实迅速肥大。
6.环状剥皮
用利刀围绕着树干或大侧枝剥去3~5毫米宽的一圈树皮,叫做“环状剥皮”。目的是暂时阻止叶片所制造的同化养分向根部输送,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和防止落花落果。
环状剥皮并不是长期阻止同化养分向下输送,否则将会导致根系停止生长而死亡。这是因为环剥下来的皮层很狭,环剥后的伤口能够逐渐愈合,但在愈合的过程中,向下输送同化养分的通道——筛管不能马上接通,因此能够使同化养分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树冠上,从而达到促进开花结果的目的。
7.疏芽和剥蕾
对丛生性的花灌木来说,如果任其根际上萌发出来的根蘖芽和主茎上的腋芽全部萌芽生长,就会长出大量分枝,在这些分枝的顶端都能开花。由于花头数量过多,花朵必定非常瘦小,因而不能令人赏心悦目,也很难突出品种的优良特征。
抹芽的目的在于剥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数的增加和过多花朵的发生,使养分相对集中。剥蕾通常是指除去侧蕾而留顶蕾,使营养集中供应顶蕾开花,保证花朵质量。
8.疏花和疏果
观果类树种中,在粗放管理的条件下,有些树种,其结果往往是一年多、一年少,这种现象叫“大小年”,或叫“隔年结果”。要克服大小年或隔年结果现象,除了加强肥水管理外,在大年可以进行疏花疏果。在疏花疏果中,疏花比疏果更能节约养分。但在春季风较多的地区进行疏花则是相当危险的,如果在疏花以后遇上一场大风,就会使当年挂果数量大大减少,所以疏除幼果又较为保险。大部分观果树种有自然落果的习性,这种习性称之为“生理落果”。这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发生得更为严重,因此疏果工作应当在幼果坐稳后再进行。
(一)整形
合理的树形是果树丰产稳产优质的基础。无花果比较喜光,故树形应以无中心干或平面形为宜,但应保持一定的枝叶量,主枝及大枝不宜暴露在直射光下,否则易产生日灼现象,严重时在分枝处开裂。国内常用的无花果树形有丛状形、开心形、自然圆头形、杯状形,国外有一字形和X形等。现将主要树形及整形要点介绍如下。
1.丛状形
树冠比较矮小,无明显的主干,3~5个主枝从近地面处或土壤中直接抽生,成丛生状态。幼树结果母枝直接从基部抽生,成年树结果母枝从选留的主枝上抽生,结果后转为新的结果母枝。
该树形整形修剪容易,适合于风大以及需要进行冬季保护的地区。由于树体矮小,也适于密植园。但是,树体内膛光照较差,影响果实发育与品质提高。该树形适于发枝量多、抗寒性较弱的品种。在那些需要冬季埋土防寒的地区,在严寒来临之前,将大部分枝条剪除,然后进行埋土,来春利用这一树形重新整枝。因而,从某种意义上看,无花果的这种栽培制度多少有点类似于多年生宿根性果树。
整形要点:苗木栽植当年,植株剪留10~15cm,促进基部发枝并当年结果。以后从所剪枝条中选留3~5个作为主枝培养,并依次培养侧枝和结果枝组。
2.自然开心形
类似于桃等其他树的开心形。树冠体积较大,主干低矮,无中央领导干,3~4个主枝分布于主干上,每个主枝上再安排2~3个侧枝。该树形立体结果能力强,树势易控制,修剪比较容易。冠内通风透光好,果实产量高,品质好,适用于树势强旺、枝条健壮的品种。在风大地区不宜采用本树形。另外,因树冠较大,采收不太方便。
整形要点:苗木栽植当年,植株留40~60cm定干,促进抽生强壮枝条。生长季节注意选择方位、角度和生长势都较理想的3~4个分枝作为主枝培养,并于当年冬剪时留60cm左右短截,一般剪口下留侧芽或外芽,翌年萌发后继续扩大树冠,并在主枝上萌发的分枝中选留侧枝培养。以后每年在主、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
3.一字形
一字形是日本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树形,特别适合于保护地栽培,但是需要搭支架,类似于葡萄的篱架形式。其树体结构(如图1)的主要特点是:矮干,两个主枝沿着种植行方向背向地近水平向前伸展,主枝延长头需经塑料绳引缚,固定于支架上;水平式主枝上每隔20cm左右留一个结果母枝;结果母枝重短截后抽生并保留1~2个结果枝,然后垂直引缚到上层铁丝,使结果部位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果实由下而上依次成熟。该树形结果枝密度大,产量高,采收管理方便,适用于树势较强、枝条生长旺盛但比较柔软的品种,如玛斯义陶芬等。选用该种树形的无花果园要求定植的株行距为3~5m×2~2.5m,即株距大于行距。
图1 无花果一字形整枝及其结果枝分布模式图
整形要点:栽种当年春季,留45cm左右定干。萌芽后待新梢长至15~20cm时,选留两根总体上沿行向延伸并与行向有20°左右夹角的新梢作主枝培养,其延伸方向和开张角度可用竹竿或树枝进行固定,两根主枝尽量保持平衡。当年冬季修剪时,保留约2/3的枝长进行短截,剪口留饱满芽。次年春萌芽前,撤除原固定用的竹竿等架材,沿行向架设引缚主枝用的8号铁丝,高40~50cm,将主枝绑缚于铁丝上。待主枝上的芽萌发后,每隔20cm(同侧约40cm)选留结果母枝,其他的枝芽抹除。若主枝延长梢先端下垂,则立支柱支持。待结果新梢直立向上生长长度达1m左右时,架设第二层铁丝,用以引缚结果枝,保持树形的整齐。冬季修剪时,适当短截主枝延长枝,其他的直立枝留2~3芽短截,剪口芽一般留外芽。第三年冬季修剪时,主枝延长枝采用回缩的方式进行控制。结果枝组上选留一个强壮枝重短截,其余枝条过密的可适当疏除;20~30cm以内中、短枝可长放,以利夏果收成。4年以后,结果枝组延长头保留1~2芽反复进行短梢修剪。为防止结果母枝远离主枝,可适当回缩更新。
4.X形整枝
X形整枝类似于其他果树上的十字形(如图2)。定干高度为50cm左右,选择培养4个长势均衡、方位错落的枝条作为主枝,结果母枝按20cm左右配置,同侧距离为40cm。连年采用重短截手法,防止结果部位外移,树体冠径保持在2m左右。该整枝方式适合于结果部位低的品种如玛斯义陶芬等在保护地内密植栽培。
图2 无花果X形整枝
整形要点:一年生苗在50cm左右定干,待新梢长出后,选择枝势、方位均适宜的枝条作为主枝培养,其余枝芽尽早抹除。若剪口第一枝长势过旺而下部枝偏弱,可以适当控强促弱,促使枝势均衡,也可以剪除第1~2枝,然后从其下重新选择4个主枝。从夏季到秋季需要立枝干诱缚,使主枝开张角度在45°左右。冬季修剪时,各主枝保留80cm左右短截,留外芽带头,保持长势,促使树冠扩大。第二年春季生长后,在主枝上抹去背上直立枝,每隔20cm左右选留侧面抽生的结果枝作为侧枝培养。每个主枝上培养4个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母枝。三年生后修剪时,均采用重短截法,每个结果母枝保留1~2芽,保证来年一个结果枝能正常生长结果。数年后,若结果枝组衰老,则可适当回缩更新。
(二)修剪技术
1.冬季修剪
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与修剪反应,无花果品种可分为不耐修剪和耐修剪两大类型。
(1)不耐修剪类型
这一类品种顶端优势不明显,发枝力强,成枝量大,树体分枝多,如紫果1号、明星(Mission)、绿依斯其亚(Green Ischia)、舍勒斯特(Celeste)等。如行重剪,则新生枝更多,结果少,光照差,产量低。另外,以夏果为主的品种,因夏果着生在枝条顶端,也不宜多短截重剪,否则影响产量。但是,为了更新结果枝组,需适当回缩或疏枝。
(2)耐修剪类型
这类品种,或者因为结果能力强,即使地上部分全部剪除,抽出的新梢仍可结果,或者因为成枝能力较弱,实施重短截可以刺激分枝,促进树体生长,如布兰瑞克、棕色土耳其、玛斯义陶芬、蓬莱柿等。就短截程度而言,幼树、旺树以及成年树的主、侧枝可中截,结果枝组则可重短截。此外,修剪时应及时去除枯枝、病虫枝及扰乱树形的枝条等。
2.生长季修剪
及时去除根蘖、萌条和徒长枝,培养树体结构,保持通风透光是无花果生长季修剪的主要任务。由于无花果枝干易受桑天牛为害,刺激基部隐芽萌发,同时还由于部分无花果品种如玛斯义陶芬等枝条较软,易弯曲甚至下垂,顶端生长受抑,基部萌芽增多。如果不能及时去除,必将影响到整个树体结构培养。因而,在果园虫害防治的同时,应在生长季抹去多余的枝芽,还应注意为玛斯义陶芬等品种立支架,防止树体倒伏。此外,对于分枝能力弱但生长旺盛的品种如蓬莱柿等,在7~8月新梢展叶20~25片前后及时摘心,以控制旺长、促进分枝、增加枝量和提髙产量。每年9月,对于抗寒性较弱的品种如玛斯义陶芬等未及时停止生长的旺枝,应行剪梢,促进其下枝条成熟度提高,增强越冬性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