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为什么中国粮食满是农药

对于农药行业而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机会与威胁并存,欣喜与悲伤交集。2006年全国农药总产量再次持续增加,截止2006年9月份,农药总产量已达到97.53万吨(按有效成份计),同比增长24.3%。其中杀虫剂增长17.9%、杀菌剂增长13.9%、除草剂增长30.7%。高速发展的中国农药行业给予了无数企业迅速崛起的机会,同时复杂多变的市场运作环境也使得许多农药品牌在2006年遭遇了不少挫折与困境。原材料、能源、人力资源、终端推广、广告成本不断上涨,农药价格持续走低,农药工业的利润水平急剧下滑。生产能力过剩、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塑造的不足、人才流动严重、市场营销陷入困局、恶性价格战内耗实力……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一日千丈,许多现有、潜在的问题如同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一样接连而来。一、2006年农药市场回顾首先是市场大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本土主导,外资从属”的品牌结构依然如故。其次是价格总体稳中有降。从总体情况来看,常规品种的价格基本与上年持平,部分产品价格有所上升。从品种来看,杀虫剂价格上升,尤其是在水稻褐飞虱大发生期间,部分用于防治稻飞虱的农药品种上升幅度较大,如吡虫啉类、敌敌畏、毒死蜱等。除草剂、杀菌剂价格有所下降。进口农药价格平稳,升降幅度在1%左右。从作物来看,与油料作物有关的农药产品有所下降,与水稻相关的农药产品有小幅上升。2006年价格基本上沿承了前三年的态势,仍然是一个较快的下降速度。农药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不足,决定了投资能力有限。还有,本土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缺失的局面几乎没有改变。2006年,中国农药行业出现了一个新动向,那就是,几乎所有本土农药企业都开始重视工业设计,试图通过工业设计寻求市场空间上的突破,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另外,稻纵卷叶螟发生重,防治困难,锐劲特、敌敌畏、毒死蜱。蔬菜农药使用量继续增加之际,因受中国南方严重干旱、台风肆虐的天气原因,南方小菜蛾和蔬菜害虫发生面积小,用药量减少,同时影响了非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小麦害虫发生轻,防治蚜虫药剂销量减少。棉花部分,国际棉花价格升高激发农民使用的农药,但棉铃虫、甜菜夜蛾轻度发生,用药量下降。玉米芽前除草剂风险进一步加大。杀螨剂用量减少。杀菌剂用药量也大量减少。除草剂茎叶处理剂逐步走俏。特色作物种植带动局部农药市场,如大蒜田除草剂、生姜田玉米螟、冬枣盲蝽象和叶斑病等的防治。国内北部果园苹果和梨开花期遭遇低温,导致果园农药使用量减少。甲基对硫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生产及销售大幅下滑。总而言之:2006年中国农药业基本稳定,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大。那么,2007年中国农药将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和特点呢?二.农药企业竞争环境分析1.农药企业的内部竞争环境农药工业陷入“增收减利”的尴尬困境,是一段时间以来农药行业诸多深层次矛盾激化的集中反映。首先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行业过度恶性竞争。总体概括中国的农药业,是企业多、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企业多必然出现产品重复、生产线重复等重复建设。现实情况是一个产品少则六、七家,多则几十家、几百家同时生产,市场竞争异常残酷。在农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服务滞后,质量差异大的现实面前,价格竞争成为大多数制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第二,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已经成为农药行业的普遍现象,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第三,农药价格持续走低,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持续上涨,加上产品推广费用水涨船高,使得成本居高不下,投入产出比急剧恶化。第四,研发环节大多是仿制农药,产品定位不准确,加剧了行业的无序竞争。销售单位引导市场,盲目推广,消费者缺乏判别能力。2.农药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政策背景:农药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首先来自政策因素,持续的降价,使在产业链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农药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政策监管越来越严,而广告促销费用却在逐年上升,产品推广费用项目层出不穷,让所有农药企业苦不堪言。渠道环境:为了拓展生存空间,经销商纷纷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产品不规范,和广大农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没有销售终端和产品优势的农药企业将被排挤出销售终端。3.农药企业的生存要素分析经过市场竞争的洗礼,农药企业的生存基础日益清晰:产品、营销网络、品牌是农药企业决胜市场的三大要素。其中,产品是农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品优势是农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开了产品,营销网络、品牌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网络,可以通过广告、代理商打开、占领市场;没有品牌,好的产品照样可以通过强有力的销售手段、畅通的销售网络进入千家万户,默默地积累着财富。三、市场机会展望2007年影响农药企业的有利因素:2006年所有省份撤销农业土地税的征收,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持续增长,对农药的需求逐渐加大,这将激励农民在农作物上投入,购买的农药。 1.产品趋势:产品是农药业的生存基础,而全行业新农药研发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农药企业发展的瓶颈。仿制专利期满的农药历来是中外农药领域的一大商机,谁能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先知先觉,就可能轻松分享他人科研成果,分割一片市场。2.技术趋势:未来可突破的空间已经非常小。2007年不会出现重大技术创新。 3.价格趋势:2007年将继续保持降价态势。预计2007年和前几年相比,降价幅度略有放缓。4.产业链趋势:预计2007年本土农药企业在上游原材料供应方面,不会有大的作为,这主要是由本土农药企业盈利能力不足造成投资能力不足带来的。5.服务趋势:目前,农药售后服务问题严重,“服务跟不上销售”在越来越多企业身上暴露出来,因此,尽快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成为所有农药企业的当务之急。6.渠道趋势:销售渠道出现新变化。近几年农药的销售渠道呈现出农资系统、农技系统和个体三者并存的态势。近来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以农药经销集团为主组织的连锁销售网络;二是以农药生产企业为主组织的连锁销售网络,三是出现了生产企业入驻大型农药或农资超市;四是部分省出现了新的销售渠道――邮政配送。2007年,渠道将进入相对稳定期,大型并购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渠道经营模式变革,将成为2007年农药经营的主题。如何与供应商建立和谐共赢的关系?如何突破农药连锁潜规则?如何探索新的赢利模式?要求所有相关企业必须思考并给出答案。四、2007年国内农药市场展望

为什么中国粮食满是农药

中国有哪些法律条文是有关农田的农药用量

农药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农药能防治病、虫、草害,确保农产品收成。据统计,对每一农户来讲,所用农药费用约占农业经营费用的6%~7%,而机械费用则占22%,肥料为9%。使用农药的经济效益为成本的6倍以上。近年来,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减少,使农业更离不开农药。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需要也不断增加,但耕地的增长却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从1975-2000年,人口增加了50%,耕地的增长不到5%,要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农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在中国,耕地面积为1.23亿hm2,播种面积1.52亿hm2,病虫害发生面积约3亿hm2/年,而化学防治面积为3.2亿hm2。通过农药的使用,每年挽回粮食损失5400万t、棉花160万t、油料150万t、蔬菜1600万t、水果500万t。有效地挽回了作物的产量损失,确保了农作物的稳产,从而保证了人类的粮食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26 号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农药管理条例>的决定》,自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施行。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制定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农药有关的国际条约与本条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本条例自1997年5月8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326 号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农药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朱镕基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到百度里搜索一下吧,就有你要的答案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