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收割后,对水肥的要求都有哪些呢?
春季种韭菜最为适宜,水肥管理要做好,收割次数也有说法!在我们农村,农户都会在院子里种一些韭菜。韭菜它跟别的蔬菜不一样。种一次以后,四五年都不用再种,因为它的再生性非常强。韭菜要丰产,还是要掌握最佳的种植时间。韭菜的适应性强,在春天、夏天和秋天这三个季节都是可以种的。但是要说最佳的种植时间,那还是在春天。因为夏天温度太高,而韭菜抗热性差一点。如果在秋天种,天气逐渐转凉,往往还没有长好就入冬了。秋天种韭菜,种的韭菜籽的量,要比春季多一倍,毕竟它不好发育的。下面来讲一下韭菜的种植技术。
一、土地的选择。
韭菜这种作物,它半喜水也半喜阳。对地块的选择,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土壤要肥沃一点,排水要便利,浇水也要便利。最好是能在半遮阳的地方来进行种植,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地方,那就在向阳的地方来种植韭菜。天气太热,就要在韭菜的上方来搭建防晒网,进行遮阳为宜。
二、选择适宜品种。
韭菜品种还挺多的,有红根韭菜,有白根韭菜。种植韭菜的时候,具体具有什么样的品种,要看一下当地的环境,还要看一下当地的销售情况。看哪种韭菜适合在当地种植,就种哪种韭菜,但是要掌握一个大体的原则。比如韭菜抗病能力要强一点,而且要高产,具备这两个特点,才适合种植的。
三、浇水上肥料要适宜。
1、底肥。
韭菜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的肥料也多。在种植韭菜之前,地里要上足了底肥,一般都会选择一些农家肥,也可以上复合肥,不过还是选择农家肥为宜。化肥上多了,土壤会出现结块的情况。如果土壤结块以后,对韭菜的生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要是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松土,让土壤疏松透气。一般上农家肥也有要注意的点,比如农家肥要腐熟透了,要是没有腐熟透,上到地里还会腐熟,它产生的热量会让韭菜出现烧根现象。而且这种肥料里面还含有虫卵,会产生地蛆,地蛆对韭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韭菜收割完之后,也要上肥料。
韭菜收割完之后,也是要上肥料的,不过不能马上上。一般在收割后三天的样子,伤口已经愈合了,就可以上肥料了。主要是怕伤口感染那些病害,防治起来比较麻烦一些的。
3、生长期间上肥料。
在韭菜的生长期间,还要上一些草木灰,主要是为了补充钾肥。在地蛆里面,含有的钾元素还是比较多的。它除了能给韭菜提供钾肥,还可以让土壤疏松透气,减少地蛆的发生。
4、水分供应。
韭菜种植以后,并不需要地里有太多的水分,地里保持湿润就可以了。韭菜收割完之后,是需要浇水上肥料的。但是不能浇太多的水,水太多了,会把韭菜的根部泡烂的。
四、收割。
韭菜能收割多次,但是收割次数不要太多了。特别是在夏天,收割次数一定要少,或者就不要收割了。因为夏天温度高,湿度又大,收割太勤了,会影响韭菜秋季的生长的。
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是怎样的?如何操作?
红枫喜阳光均匀的半荫处,耐阴,较耐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露地越冬,在北方地区要放在室内或大棚内越冬。适宜在凉爽湿润的环境(半荫半阳)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中生长。一般用青枫作占木,在早春进行嫁接、枝接和靠接。芽接在8-9月进行。
由于番茄风味独特,而且产量也很高,因此在我国各大菜区被广泛种植。设施番茄应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在节省水肥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提高了番茄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解决了水肥浪费和用工难等问题,越来越受到菜农朋友的喜欢。但与传统的栽培模式相比,番茄水肥一体化栽培对设施、管理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番茄一体化栽培模式。
一、番茄水肥一体化的组成部分
1、设备组成
番茄水肥一体化的设备,一般都是由生产厂家来安装,但是作为使用者也应该了解一下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设备一般包括首部枢纽、输水管网、滴灌(微喷灌)等部分?,在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灌溉施肥时,灌溉用水从入水口进入 ,通过首部枢纽时,通过施肥装置,把肥料与水混合,然后再通过输水管网把水肥混合物输送到番茄的根部。
(1)首部枢纽
在整个水肥一体化设备中,首部枢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个系统的驱动、检测和控制中枢,主要由流量计、控制阀门、施肥旁路、水质净化设备等组成。
流量计是用来计算灌溉用水量,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水表;
控制阀门是用来调节灌溉系统压力流量的操作部件,一般安装在主管道和施肥旁路的管道上,一次来控制水量和肥量。
施肥时,打开施肥旁路上的阀门,主管道上的阀门,将肥料溶液带入管道中,链接在施肥旁路开关后面的文丘里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是根据文丘里原理制成的。简单的说,文丘里原理是在管道中设置一段由大渐小、然后由小渐大的管道,最细的部位叫做喉部,在喉部连接一根细管道,细管道连接放肥料的溶液。当水流经过这一段直径变换的管道时,流速逐渐加大,当流经最细的喉部时,流速最大,而压力减小,与前面形成一个压力差,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容器中的肥料溶液通过水流带入后面的管道中。文丘里原理由于有一个直径变化的喉管,水流的压力会损失,因此,使用文丘里原理施肥时,最好不要直接安装在管道上,在管道上连接一个比较细的旁路,旁路上安装文丘里施肥器。这样,在最小限度上损失压力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水质净化设备的作用是将灌溉水中固体成分过滤,避免杂质进入灌溉系统 ,堵塞灌水器,减少系统的寿命。水质净化设备一般都是安装在首部枢纽的最后。
2、输水管道
浇灌用的水通过水质净化设备后,就进入到输水管网,输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肥混合物输送到番茄根区。
3、滴灌设备
设施内种植蔬菜一般都是起垄栽培,每垄沿畦的两边的种植沟铺设2条滴灌带。管道的出水口需要朝上,防止土壤堵塞出水口。两个出水口之间的间距30厘米,虽然出水口间距是固定的,但不会影响种植的蔬菜是不是番茄,这是因为出水口滴出的水会湿润出水口周围的土壤,及时种植的番茄不在出水口之间,滴灌的出水也可以满足番茄的正常生长。
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番茄病害和土壤盐渍化这两种现象的发生,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节省了灌水量和施肥量。因此,这项技术相对传统的种植方式来说更加环保。
二、番茄实际栽培中的水肥一体化管理
1、整地施肥
选择2~3年内未中国茄果类作物的设施大棚,结合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等,在整地时施入基肥。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左右或优质商品有机肥500~800千克,平衡型三元复合肥(15-15-15)50千克,有缺镁严重的地区,可每亩施硫酸镁20千克,然后翻耕整平后作畦,并铺设滴灌带和地膜。
2、定植管理
根据番茄种植茬口的不同,一般春季大棚在1月下旬~2月上旬定植,秋季在8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后浇缓苗水,建议亩用量10立方。
定植3~5天后,浇缓苗水,并随水冲施缓苗肥。亩用水量为10立方,肥料建议选用含腐殖酸的有机水溶肥如(15-6-9+TE),亩用量5千克,或大量元素水溶肥,如(30?12-16+TE),亩用量3.5千克,滴灌浓度控制在0.1%~0.3%。
3、苗期、开花期管理
番茄在定植成活后至开花期这段时间,每2~5天浇水一次,每亩建议的浇水量为8~10立方;肥料建议使用高氮含腐殖酸的水溶肥如(15-6-9+TE),亩用量8千克,或大量元素水溶肥,如(30?12-16+TE),亩用量5千克,滴灌浓度控制在0.2%~0.4%,每7~10天1次。
4、结果期管理
开花期至第一穗果顶膨大时,建议每隔7~10天浇水1次,亩用水量10~12立方;肥料建议选用含腐殖酸的高钾型水溶肥,如(9-6-15+TE),每亩用量23千克,或大量元素水溶肥,如(16-12-30+TE),每亩用量15千克,滴灌浓度控制在0.3%~0.5%,每7~10天1次。越冬茬番茄共灌溉施肥4~6次,秋茬番茄2~3次。
为了防止番茄果实缺钙,在结果期,要结合叶面喷施高钙型中微量元素肥料2~3次,每次间隔15~20天左右。
5、采收期管理
从第一花穗果实采收开始,进入采收期。此时期的浇水以10~15天进行1次,亩用水量10~15立方;肥料建议使用高氮含腐殖酸的水溶肥如(9-6-15+TE),亩用量15千克,或大量元素水溶肥,如(16-12-30+TE),亩用量10千克,滴灌浓度控制在0.3%~0.5%,每15~20天1次。越冬茬番茄共灌溉施肥2~3次,秋茬番茄1~2次。在拉秧前20天,停止施肥。
此时期,也要进行叶面补肥。结合叶面喷施高钙型中微量元素肥料1~2次,每隔15~20天一次。
我国的水资源在全世界当中都是比较严峻的,在稀缺的水资源当中淡水中的70%左右用于农业灌溉,因此,在番茄栽培上使用水肥一体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但能实现节水、节肥,还能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而且可以节省劳动成本实现规模化经营。因此,将是今后番茄浇水施肥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