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稻育秧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目前水稻生产上常用的育秧方式主要有湿润育秧、旱育秧、薄膜保温育秧、两段育秧,软盘(塑盘)育秧和工厂化育秧等。
(1)湿润育秧。也叫半旱秧田育秧,是介于传统的水育秧和现代的旱育秧方式之间的一种育秧方法。主要采取秧田水,开沟作畦,湿润播种,扎根立苗前保持秧田湿润通气,扎根立苗后间歇灌苗整齐,不易发生生理性立枯病.N秧留生长。它是目前最常用的基本育秧方法。这种育秧方式主要应用于早春育秧,对秧田增温,保温,保湿,预防低温冷害,防止烂芽、烂秧和提高成秧率十分有效,有利于适时早播和培育壮秧。在我国南方采用薄膜保温育秧可提早播种期10~15天,北方可提早播种期20~30天。它是我国北方稻区和南方早稻高产栽培的主要育秧方式之一。
(2)旱育秧。是将水稻种子播种在肥沃、松软、深厚的旱地苗床上,在整个育秧过程中,采用适量浇水,只保持土壤湿润,不建立秧田水层的育秧方法。目前推广的旱育秧技术,是将秧田土壤培肥、旱耕旱整,覆膜增温保温,床土调节秧苗化控和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技术成果集成,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省工省时和省种,省地、节水的优势,能大幅度提早播种期和提升秧苗素质。它是我国寒冷地区水稻和南方双季早稻培育壮秧和实行抗寒,抗旱、节水栽培的重要育秧方法。
? (3)两段育秧。就是将整个育秧过程分两段进行的一种育秧方法。第一阶段是采用密播孕有秧雷带土或不带土按一定密度寄栽到经过耕耙施肥的寄秧田中,待培育成多个分禁的大壮秧苗后,再移栽到大田。这是一种适用于多茬迟栽的育秧技术。其主要优点是成秧率高、用种量少、早发性强,可调节茬口矛盾,易获高产,可解决早播与迟栽的矛盾,提早抽穗期,以避开花期高温或灌浆期低温等不利影响,尤其适用于麦茬迟栽中稻、双季晚稻和杂交稻制种的长生育期父本秧;其缺点是增加了第二段的寄秧工序,需大幅度增加用工投入。
(4)塑料软盘育秧。是在旱育秧床或湿润秧床的基础上,利用水稻育秧专用的塑料软盘,通过人工分穴点播、种土混播或播种器精播等方式播种,按照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方式管理的一种育秧方式。这种育秧方式能大幅度减少秧田面积,降低育秧成本,能够育出可以手工栽插、更利于抛栽的秧苗。缺点是难以培育长秧龄大壮秧。目前,软盘育秧抛栽是我国水稻轻型栽培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在多数地区推广应用。
(5)工厂化育秧。是指整个过程在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内,由机械或人工完成育秧程序的育秧方法。它适用于寒冷地区和南方早稻。优势是能人为提供秧苗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避免自然灾害,提高种子出苗率,成秧率和秧苗整齐度,具有省工、省肥,省水、省种的效果,适合水稻育秧产业化发展和水稻生产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生产相配套;缺点是设施投入较大,适宜的秧龄较短。
水稻有几种育秧方法?
农村种水稻为什么不自己留种子?在杂交水稻技术还没出现之前,农村种田都是自己留种子的。一直到杂交水稻出来之后,再自己留种子,放着高产的优良品种不要?那就是得不偿失了,肯定没有人再去留种子。其实在以前,农村种田都还是自己留种子的,看到谁家的稻子长的比较好,产量好,就马上跟人家说好了,换一些回来留作来年的种子。哪怕是一样的品种,也会换人家那些长的健壮,颗粒饱满的来做种子。
记得有一年,我们村就有了好多人,专门做杂交种子。几行几行不同的品种隔开的,他们说是父本和母本,一到开花的时候,还得两个人拿条绳子在花穗上拖,当然,这是人工授粉。这样做出来的稻谷就可以用来做种子,我记得一亩田最多也就是一百多斤的产量。
从那时候起,就没有人再留种子了。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就拿鸡来做个比喻,一个优良的品种有一代有二代,但是绝对不会有三代四代,越往后再繁殖,那些优良的特性就越不明显,到最后还不及普通的品种了。
水稻也是一样,两种各具特性的品种结合一起,孕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如果拿这个种子再去繁殖一代,优良特性就会减弱甚至没有,结果就是大量的减产,你说值么?所以现在没人再去自己就种子,因为没用。
现在来说说如何拔稻秧,我们这里水田不多,都是人工插秧,所以都是水田育苗,人工拔秧苗,再人工插秧。这个过程有点辛苦,我试过插两天秧,腰都直不起来的那感觉。
有些地方不像我们这里,一行行的插,整整齐齐,他们都是种子发芽之后,就直接撒在大田里,等到出苗了,再去稍微的间苗补苗。当然,还有的是用育苗盘来育苗,那就可以用机器来插秧了,效率会高很多,也要轻松多了。
总的来说就是这样吧,现在的水稻繁育技术这么强大,已经不需要我们自己去选种留种了,有专业的育种基地,我们只负责获得丰收就行。至于怎么样拔秧苗,各地各有不同,这也是地理位置不同,所以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都能获得高产,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1、水育秧法
水育秧是整个育秧期间,秧田以淹水管理为主的育秧方法,对利用水层保温防寒和防除秧苗杂草有一定作用,且易拔秧,伤苗少,盐碱地秧田淹水,有防盐护苗的作用,但长期淹水,土壤氧气不足,秧苗易徒长及影响秧根下扎,秧苗素质差,是我国稻区采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已很少采用。
水稻育秧一般需要注意种子质量及种子处理、播种质量、最佳播种期、播种量(密度)、秧田肥水条件、土壤通透性、秧田管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种子质量好是指种子必须有较强的生活力,发芽势强,用这样的种子能够保证较好的种子基础。优质的种子再经过适当的处理(如晒种),就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秧率。
2、湿润育秧法
湿润育秧是介于水育秧和旱育秧之间的一种育秧方法,该育秧方式容易调节土壤中水气矛盾,播后出苗快,出苗整齐,不易发生生理性立枯病,有利于促进出苗扎根,防止烂芽死苗,也能较好地通过水分管理来促进和控制秧苗生长,已成为替代水育秧的基本育秧方法。
较为常用的是塑料薄膜湿润保温育秧法,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播种后于厢面加盖一层薄膜,多为低拱架覆盖。这种育秧方式有利于保温、保湿、增温,可适时早播,防止烂芽、烂秧,提高成秧率,在早春播种预防低温冷害来说十分必要。
3、旱育秧法
旱育秧在整个育秧过程中,只保持土壤湿润,不保持水层的育秧方法。常见的肥床细土法塑盘旱育秧(大棚中)、开闭式薄膜旱育秧等方式已成为寒冷地区和双季早稻培育壮秧、抗寒、抗旱、节水的重要育秧方法。
肥床细土法塑盘旱育秧在肥沃疏松的秧床上,利用塑料软盘或纸筒进行旱育秧。该育秧方法播种期不受水源限制,旱秧地育秧操作方便;适于大、中、小苗的培育,比塑料盘湿润育秧秧龄延长,且不串根,有利于高产品种的搭配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另外,此方法便于统一供种,集中规模育种,并实现商品化供秧。塑盘旱育秧又是适宜机械抛秧的最佳育秧形式,具有广阔的前景。
开闭式薄膜旱育秧。床面宽度1.5m,以竹片或紫穗槐条或铁丝作拱棚,中间高度25~35cm,每隔50cm插一根。用一幅半塑料薄膜从两侧覆盖,在拱棚顶部重叠20~30cm,通风炼苗时从顶部揭开,故称开闭式。该方法从棚顶中间开口通气炼苗,操作方便,省工省力,便于施肥、浇水、打药,床内温、光分布均匀,秧苗生长整齐,成苗率高;炼苗时薄膜由顶部开口落至拱棚两侧具有防风作用。另外,为防止两幅膜接口处透气影响保温,播后可在床面铺一层地膜,出苗后及时撤去。
4、两段育秧法
两段育秧是将整个育秧过程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采用密播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方法培育3~4叶的小秧苗;第二阶段是寄秧阶段,将小秧苗带土或不带土按一定密度寄栽到经过耕耙施肥的寄秧田中,待培育成多个分蘖的大壮秧苗后,再移栽到大田。
这是一种适用于多茬口迟栽秧的育秧技术,优点是成秧率高、用种量少、早发性强,可调节茬口矛盾。尤其适用于麦茬迟栽中稻、双季连作晚稻和杂交稻制种时生育期较长的父本秧。两段育秧可解决早播与迟栽的矛盾,提早出穗期,以避开花期高温或灌浆期低温等不利影响。
5、塑料软盘育秧法
该方法是从大棚育秧演变而来的一种育秧方式,能提高秧本田比例、降低育秧成本、管理方便,秧苗素质好,苗期不易发病。育出的秧苗可以手工栽插,更利于抛栽。
软盘育秧常用用钙塑软盘,58cm,长宽28cm,深2.6~2.8cm,在田间置于床面上,装上营养土,浇水,播种。人工插秧的稀播种,每盘70~80g;机械插秧的密播种,每盘100g,其余操作同开闭式旱育秧。
软盘育秧是降低成本,便于集约化,省工的育秧新技术,近年北方稻区发展很快,具有采用园田地、营养土、开闭式上通风、喷浇供水的优点,利用硫酸或调酸剂进行营养土调酸;播种后覆土,后覆地膜,苗齐苗壮等。另外,按机械或手插的合理密度播种,该方法可节省秧苗,可提早插秧,错开播、插期。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
广义水稻区别于旱稻;狭义水稻指淡水稻,区别于海水稻等。
按稻谷类型,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水稻一般栽培于水田,无土栽培的是水上稻。水稻一般没有一米高,2米左右的为新培育的巨型稻。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也是北方人民的主要有机食品。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6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