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园林树木的配置原则!!!急急急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的意境美。园林植物配置是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园林植物配置原则有以下要求:
1、顺应地势,割划空间
植物空间的合理划分,应顺应地形的起伏程度,水面的曲直变化及空间的大小等立地的现实自然条件和欣赏要求而定。欲“扬”则“扬”,欲“抑”则“抑”。对原有地形,既不可一律保持,又不宜过分雕琢;既要处处匠心独运,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以达“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目的。
2、空间多样,统一收局
现代园林空间艺术,讲求植物造景,多以植物、土坡等分割和划分空间。因此植物种类要多样,配置要有一定的景深,空间大小相济,避免一览无余,并有豁然开朗之意境。但每一空间植物应丰富而不乱,变化中求统一。同一空间骨干树种要求单一,不同空间树种则要求丰富多变。既不流于单纯乏味,又不致烦琐杂乱。
3、主次分明,疏落有致
植物配置的空间,无论平面或立面,都要根据植物的形态、高低、大小、落叶或常绿、色彩、质地等,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群体配置,要充分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个性特色,分清主次突出主题。现代园林造景讲求群落景观,“师法自然”植物造景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时深浅并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落有致。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有开朗,以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体现自然环境美。
4、立体轮廓,均衡韵律天天苗木网
群植景观,讲求优美的林冠线和曲折回荡的林缘线。植物空间的轮廓,要有平有直,有弯有曲。行道树以整齐为美,而风景林以自然为美。立体轮廓线可重复但要有韵律,林缘线要曲折但忌烦琐。
5、环境配置,和谐自然
在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植物与其周围建筑小品以及水体等环境的和谐。建筑是形态固定的实体,而植物是随季节产生变化的。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美线条以及优美的风姿会给建筑以美感,使其生动活泼而富有季节变化的动势,从而使建筑与自然协调统一起来。无论何种水体,其主景、配景或小景都借助植物来丰富其景观。水中、水旁的植物姿态、色彩均增加了水体的美感。水中倒影,波光粼粼,自成景象。
6、一季突出,季季有景。
园林植物的显著特色使其变换的季节性景观,运用得当,一年四季都可赏景。
咨询工程师:浅谈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
摘 要园林植物的配植是一门思维与空间、生物与艺术的方向性学科,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具有广普性又有区域性,对于园林工作者的行为与规范而言应该遵循:“柔而精,深思而熟虑,慢工磨细活,能工出巧匠。”
关键词园林;植物规划;植物配植
植物的应用是自然科学中唯一的有生命的自然材料。园林“源于自然,宛至天开”,生态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千里冰封,非一日之寒,“要培养一名工程师不难,但要培养一名称得上真正的园林工程师非十五年不可称师”这是老一辈园林工程师的经典概括与经验之谈,要搞好园林建设,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既要注重历史文化又要体现现代文明。植物配植与树种选择是园林要素之一,中国园林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函和渊远的历史传承,是历史见证的产物。
1.园林树种选择
常用的园林植物分类可分为:乔木(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灌木、棕榈植物、竹类植物、水生植物、攀援植物、地被植物,草本植物。从观赏性可分为:观树型、观叶型、观花型、观果型等,其中观赏性型观赏价植最高,运用性最广,如观赏树、独立树、型意树、盆景;观花型的园林植物,品种最多,色彩最丰富,花的季节性强,一年四季都可选择观赏,最具诗意,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之赞赏,从适应性可分为:冷季型树种和暖季型树种,其中冷季型包括北方寒带气候树种,长江流域温带树种;暖季型包括岭南亚热带树种和东南亚地区热带树种,不同的区域对树种的选择是不同。一般是根据不同树种的原产地进行树种选择的适应划分和引种驯化。根据树种的种群关系,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广普性,也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品种和种源,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品种资源。
科普性,利用科学的创新手段,引种,杂交培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观赏价植高的优良品种。
生态性,生态是园林的终集,园林必竟是人为造景,创造自然、营造生态,所以常绿建立自然群落是创造自然,营造生态的重要手法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植物种类多且分布广,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长江以南,植物植被更为丰富,只要选择进行区域性引种与驯化,都可适用于树种选择中的园林植物。
2.园林植物的合理配植
园林植物如何科学合理的配植,可归结如下特性:
乔、灌组合的自然群落,高低层次错落有序,因地制宜,疏密相间,常绿落叶季象分明,四季有花,季季有景,突出植物种植群落优势特点,含历史背景,人文文化底蕴。疏林草地是城市最理想的休闲空间。
2.1合理布局
布局是对园林项目的定位,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有它的形成条件。首先,好的规划设计作品就必须选择确实可行的方案,也就是优选方案,有了优秀方案才能做出合理的设计与布局,它必定通过规划设计来实现。园林植物的合理配植是一种手法,它必须通过施工来体现,也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再体现,与合理布局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按园林植物的各种生态习性和园林项目的建设要求,把园林植物与自然现状的生态条件结合起来,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它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它是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这一环节来实现的,能够承上启下,是园林建设好坏的关键。合理布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园林植物的配植,要考虑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选择的适应性,也要注意季象、色彩、层次、疏密、种群的想象空间概念;另一方面,要充分的考虑生态功能,使用功能,休闲定位功能与周围环境主体空间概念的协调统一,如历史文化、山石、水体(水系)、建筑、园林小品、道路、大门界边的协调统一。一个好的园林作品的设计内涵,涵盖拓展空间、周边的园林景观、历史文化和风貌。
现代园林如何合理布局,不管是西式园林还是中式园林都离不开自然的生态园林,遵循以生态学的原理确定生态园林的概念。在欧美发达国家都十分注意生态的保护和发展,从城市园林发展为家公园,上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了园林的“生态性”和自然环境保护,园林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轻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作为人类征服及高度文明象征的城市,从建设初期就必须重视其生态系统的完善,尽可能避免因城市建设发展造成自然生态的毁坏。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园林建设现状和区域性的发展需要对植物种群落做出选择保护,划分适应当地种植的植物品种,种群和植物群落,恢复建设破坏生态植物群落和生物链,目的使当地的植物资源趋向多样性,生态与环境的协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风貌得于保护和再现。
2.2园林植物规划
(1)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科学、系统、对园林树种的适应性,植物品种资源的规划应用。
(2)生物多样性,构筑植物、动物共同生存环境。
(3)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丰富植物观赏性;基因工程的科学应用,提高了植物的抗逆性,品种的多样性;乔、灌、棕榈、藤、地被、水生植物和草本植物,花、鸟、鱼、虫,山、水、石形成生态的植物群落和生物链。
(4)乡土树种资源与品种引种驯化,本地树种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生存能力,但也面临品种单一,观赏价值不高,季象不明显,适当引种驯化外来树种,推广应用,丰富品种资源,促进植物的多样性选择。满足园林绿化物种多样性的需求。
(5)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培育新品种,特别杂交一代的优势品种,引种驯化,转基因植物的培育与推广。
(6)植物种类的合理搭配,依植物的形,姿,色,习性等特征.特性。从观赏性可分为:观花植物,观叶植物,观果植物,艺术化植物(盆景,造型植物),珍奇异果植物;从植物种类可分为:乔木(含棕榈植物),灌木,地柀,水生植物,草本植物;从植物种植生长特点可分为:上层植物,分布种植的植物为大乔木和大型棕榈植物,中层植物,分布种植的植物为小乔木,大灌木和棕榈植物,灌木层,地被层,草坪;从植物的生态特征可分为:阳性植物,荫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速生植物和缓生植物。
(7)园林植物品种规划扙术指标,岭南地区都属亚热带气候,目前亚热带地区可应用园林植物资源有107科,1808种的植物品种。随着栽培引种,新品种的开发,预计2015年园林植物品种资源可达2000种。2020年园林植物品种可达2500种。有着较丰富的植物资源,规划种植手法应充分体现亚热带海岛风情,以常绿植物和棕榈植物为主,落叶植物和大花植物为辅的植物种植群落。形成较完整的生态绿化规划及生物群落系统。
摘要:生态已成为社会的时尚名词,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本文阐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在不同的生态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配置上都要注重它的原则,配置方式,艺术手法,植物种类的选择, 数量的确定。以及论述了关于生态型造景的类型及产生的效益,并结合植物景观设计要求, 提出了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态 园林 植物配置
1、前言
人类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出了高度的社会文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全球环境的变化、人口聚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威胁人类生存的严峻现实。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失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人类的生存不仅需要一个优美、&考&试大$舒适的环境,更需要一个协调稳定、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产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层次的体现,是顺应时代发展和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1].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与及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而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在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通过学习我觉得植物配置是植物造景的基本技艺,它不同于纯功能性的农田防护林带或经济用途的人工林,果园,苗圃以及花圃等等,它的不同就在于艺术两个字。园林植物配置时应包括各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也与其它的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结合。充分发挥它们与功能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 [2].
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3].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2.1、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总之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我觉得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也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来宾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统一感。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如:我们那县城凌云县盛产各种竹类,在竹园的景观设计中,众多的竹种均统一在相似的竹叶及竹竿的形状及线条中,但是丛生竹与散生竹有聚有散;高大的毛竹、或麻竹等与低矮的箐竹配植则高低错落;方竹、佛肚竹则节间形状各异;紫竹、金竹、等则色彩多变。这些竹种经巧妙配植,就很能说明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
2.2、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如百色起义纪念碑两侧用高大的雪松与雄伟庄严的陵墓相协调;南方有些与建筑廊柱相邻的小庭院中,大多数都栽植竹类,竹竿与廊柱在线条上极为协调。
2.3、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如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那么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考&试大$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如:百色市澄碧湖风景区各种花草树木都有,种类繁多,但在植物配置上很讲究,如婉蜒曲折的园路两旁,路右种植一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就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得均衡。
2.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我们凌云县的水源洞洞边植物配置就是一例。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的毛竹林,如相隔50m或100m就种植一棵高大的枫香,则沿洞边游赏时就会感到不那么的单调,人如走在画中,有一定的韵律感变化。
3、植物配置方式
3.1、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3.1.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3.1.2、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1.3、群植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
3.1.4、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2、规则式配植
3.2.1、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
3.2.2、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3.2.3、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
3.2.4、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
3.2.5、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 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3.2.6、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2]
4、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4.1、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特别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比较适合。
4.2、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4.3、起伏和韵律韵律有两种,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这样才产生节奏韵律感,尽量避免布局呆板。
4.4、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5、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首先,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特别是在经济和 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尤显重要。以地处亚热带地区为例,最新推荐使用的优良落叶树种,乔木类有无患子、栾树等。耐寒常绿树种,乔木类有山杜英等。
其次,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植的树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种,适于PH值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夹竹桃、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PH植7.5至8.5、含钙质较多的土质;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合理安排配植的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第四,要根据环保的要求进行配植的树种。在众多的树木之中,有许多不光具有一般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风、固沙、防火、杀菌、隔音、吸滞粉尘、阻截有害气体和抗污染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地、工矿区、居民区配置林木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配置适宜的树木。例如,在柳州市工业污染比较大的城市中,在粉尘较多的工厂附近、道路两旁和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桧柏、龙柏,悬铃木等易于吸带粉尘的树木;在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应该尽量多栽植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能力较强的树木,如广玉兰、海桐、棕榈等树木。
第五,要根据绿地性质进行配置。各街道绿地、庭园绿化中,根据绿地性质,规划设计时选择适当树种。如设计烈士陵园绿化,树木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高尚品德。在幼儿园绿化设计,选择低矮和色彩丰富的树木,红花继木、金叶女贞、十大功劳由红、黄、绿三色组成,带来活泼气氛。还要考虑不能选择有刺、有毒的树木。如夹竹桃、构骨等树木。
6、生态型造景的类型
生态型造景是按照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创造各种类型和结构的,能够长期稳定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类型有:
6.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多选择观赏价值高、多功能的园林植物,运用风景美学原理,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构成一个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整体,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观赏型植物群落中季相变化应用最多,园林工作者在设计中应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考&试大$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
春暖花开,许多乔灌木、花卉纷纷绽放花蕾。例如:碧桃、迎春、白玉兰、樱花、榆叶梅、丁香类、绣线菊类、、蜡梅、牡丹、海棠等,姹紫妍红地点缀着缤纷的春季。到了夏季,绿荫片片,树种不同,叶片色彩有嫩绿、浅绿、黄绿、灰绿、深绿、墨绿等,既给人们带来阵阵凉爽,又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夏季开花的植物有荷花、合欢、紫薇、木槿、栾树、等等很多。秋季硕果累累,不仅增添了城市的色彩美,还增添了丰收的喜悦。而冬季对植物的观赏焦点可以转移到植物的枝干。如干皮为红色或红褐色的红继木、马尾松、山桃、干皮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白桦、白皮松,毛白杨、等;干皮为绿色的竹、梧桐;等,而且北方冬天的树挂也是极精彩的一景。当然,常绿树在冬季仍呈现出生命的绿色,让人们眼里永远充满生机。众多优秀园林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经过合理的配置呈现出迷人的景色,让游人一年四季享受美妙的景观变化。
6.2、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公园、居民区,尤其是医院、疗养院等医疗单位,应以园林植物的杀菌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吸收CO2、降温增湿、滞尘以及耐荫性等测定指标,选择适用于医院型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如具有萜烯的松树、具有乔柏素的柏树,具有雪松烯的雪松,香花中的芳香植物等。
6.3、耐污型人工植物群落以园林植物的抗污染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污染物特性等测定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出适于污染区绿地的园林植物[4].以通风较好的复层结构为主,组成抗性较强的植物群落,有效地改善重污染环境局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对人们健康有利。
例如:柳州市是个工业城市污染比较大的城市,适用于种植的植物群落有:污染区厂房的种植模式设计可用:侧柏(或云杉)+ 毛泡桐 (或银杏、构树、);污染区厂房与生活区隔离带绿化植物种植模式设计可用:桧柏 (或侧柏)+毛白杨(或泡桐、构树)也可以种植一些防火隔离的树种比如:银杏,冬青、枫香、等等。
上述几种种植模式设计,以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抗污性强的新优植物,既丰富了植物种类,美化了环境,又适应了粗放管理,适合污染区大面积绿化养护管理的需要。
6.4、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风景名胜区,收集多种植物群落,按分类系统,或按种群生态系统排列种植,建立科普性的人工群落。植物的筛选,不仅着眼于色彩丰富的栽培品种,还应将濒危和稀有的野生植物引入园中,既可丰富景观,又保存和利用了种质资源,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6.5、文化性人工植物群落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4].不同的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气氛,如常绿的松科和塔型的柏科植物成群种植在一起,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气氛,高低不同的棕榈与凤尾丝兰组合在一起,则给人以热带风光的感受,开阔的疏林草地,给人以开朗舒适、自由的感觉,高大的水杉、雪松则给人以蓬勃向上的感觉。各种植物不同的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是诗人白居易对植物形成春光明媚景色的描述。“独作幽簧里,弹琴复长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诗人王维对植物所形成的对植物“静”的感受。
6.6、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增加社会效益。
例如:植物群落桧柏+银杏—接骨木+连翘—金银花+芍药,以药用植物为主,尽可能创造景观变化。连翘春季夺目。金银花、芍药等春夏之季竞相争研;秋季银杏渲染片林景色,果实又可入药(为名贵中药材),冬季桧柏苍翠打破萧条景象。因此,该植物群落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可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为就近及远道市民提供游憩、观景的场所[5].
7、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
7.1、景观效益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高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够限度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的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充满活力;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能够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考&试大$提高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
7.2、生态效益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来实现的。生态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所以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能力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例如乔灌草结合的群落产生的生态效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因此,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5].
7.3、社会效益生态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重要的是按照生态园林绿地的观点,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告诉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通过日常对自然界的荣枯(生长、开花、凋谢、季节变换)和生命活动(鸟类、小动物等动物)的接触,还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自觉性、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所以生态园林应是人类模拟大自然的缩影,园林不单是游憩场所,而应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
7.4、经济效益现在植物的养护管理手段,浪费财务、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可以将树叶转变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建立阳性与中、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例如:松栎混交可互相抵御松毛虫,从根本上降低了养管费用。另外,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园林经济效益应从目前第三产业收入向着开发园林植物自身资源转化[5].
8、注意问题
8.1、关于植物群落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考&试大$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8.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4].例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8.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我们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的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9、结论
总之,通过学习我觉得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都是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此,我们做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还要继续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