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_杨梅树的栽培技术
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水果,喜湿、耐阴寒的亚热带水果树种。杨梅要如何种植呢?下面我带你了解杨梅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杨梅的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栽培品种繁多,按果实色泽可分为白种、红种、粉红种、乌种。繁殖方法用种子、分株、嫁接繁殖。种子繁殖:选成熟果实,剥去果肉,阴干,用湿沙层积贮藏法。春播,出苗后至第2年可作实生苗用。分株繁殖;挖取老株蔸部二年生的分檗栽种。嫁接繁殖:选二年生的实生苗作砧木,清明前后皮接或切接,再培育2年移栽,按行株距5m?5m开穴,每穴1株,覆土压实,浇水。1hm约栽450株,适当栽种少量雄株,以供授粉用。
嫁接技术
砧木准备。将育成的一年生杨梅实生苗(本砧)掘起,田间去叶后运回室内,接时剪去离地5~6厘米处以上部
嫁接杨梅
分。从外地购入的实生苗,也作同样处理。根颈处直径小于0.5厘米者,属不合格实生苗,当年不能嫁接,须再培育1年。
接穗采集。要求采自无病虫害的盛果期杨梅树上1~2年生的枝条,根据砧木粗度选剪接穗。树上直接剪下时,可留长40~60厘米的枝条,用手自上而下捋去枝上叶片,捆扎成把后运回室内,然后剪成长8厘米左右的小枝段供嫁接。浙江温州地区,育苗者有习惯把接穗剪成长10~15厘米的。
嫁接时间。杨梅育苗大都用枝条行切接法嫁接,时间在浙江慈溪一带约3月中旬至4月上旬,在杨梅树液流动之前。南部地区时间可略提前,北部地区则应相对推迟。
嫁接方法。凡数量较多、且用一年生的实生苗(小砧)接,以掘接(砧木掘起后运到室内)和切接法为宜;数量较少、多年生的实生苗(大砧)接,则以地接和劈接法嫁接为好。掘接的苗,可以接后立即种到大田,也可以在室内贮放1~2周左右,选晴好天气时干栽植。生产实践表明,小接苗木嫁接后,放在室内泥地或水泥地上,平放堆高50~60厘米,用小壶喷湿根部,并覆以塑料薄膜,待7~15天后,接口愈合良好,栽到大田成活率较高。
嫁接繁殖。杨梅嫁接成活宰较低,为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接穗应在7~15年、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母树上采用两年生生长的良好枝条。一般在2月亡中旬,树液未开始流动时进行,嫁接以切接为主,接穗长8~9厘米,具9~10个芽,然后嫁接。切接方法与其它果树嫁接相同。嫁接苗成活后,要注意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新梢(接穗上的芽)的健壮生长。
移栽方法
杨梅深受庭园、住宅小区绿化人员的喜爱和青睐。杨梅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培育杨梅应在3~4年后移植,株距以4m、6m为宜,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挖穴规格视杨梅苗木粗细而定,以长0.5~0.8m?宽0.5~0.8m,深0.4~0.6m为宜。移植前,应在穴底部施足基肥(也可在种植成活后追肥)。杨梅大苗必须带土团,土团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径3~5cm带土团直径为15~30cm。
杨梅起苗时,先挖去土团周围土壤,用草绳将土球上部缚牢并扎紧,以防土团松散。然后将底部土挖去,切断主根,轻抬至地面,再用草绳将整个土团缚好、扎牢。
杨梅栽植前应根据实际需要的树型进行合理修剪枝叶,以防水分过度蒸发造成干枯。苗木放入栽植穴后,应将草绳四周剪断,以利填土时紧密结合,并使草绳易腐烂,栽好时苗根际表土应高于地面5~10cm,并浇透水一次,视移栽季节考虑蔽荫情况,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田间管理
6月、12月各松土、除草1次。夏季施粪肥、腐熟饼肥,冬季追施厩肥、堆肥,可用开沟环施法。
杨梅的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杨梅毛虫、蚜虫、天牛等。一般四五月孵化幼虫,以下简单地介绍其生长特性与防治方法:
1.松毛虫
松毛虫危害多种林木,其初孵幼虫群集新梢食害嫩叶,1周后又分散食害,严重时叶片仅剩叶脉。松毛虫1年发生1代,约于4月上旬孵化幼虫,5月上中旬于叶片上结茧成蛹。
防治方法:
① 初孵幼虫应及时捕杀,或用90%敌百虫1000~13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300倍液喷杀;
② 成虫趋光性强,也可灯光诱杀。
2.避债虫
避债虫主要危害杨梅的新梢叶片。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次年4月化蛹,5月上旬羽化成虫,雌虫产卵于护囊内,5月下旬孵化幼虫,将咬啐的叶片连缀一起做成新护囊,开始食害。
防治方法:幼虫期用敌百虫或敌敌畏喷杀。
3.卷叶蛾
卷叶蛾幼虫危害杨梅的叶片,在新梢嫩叶上吐丝裹叶,幼虫卷于当中食害叶肉,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发现危害可喷布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速灭杀丁)4000倍液。
杨梅又甜又酸。很多人喜欢吃它。现在是杨梅生长的关键时期。然而,一些农民最近报告说,他们家种植的杨梅花果较少。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杨梅花少果少的原因
1、不合理施肥
杨梅园土壤深厚肥沃,或氮肥施用过量,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大部分同化物用于枝叶营养器官的生长。新梢生长旺盛,生长期推迟,花芽难以形成。即使有一定量的花和幼果,也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导致花果脱落,坐果率低。
2、没有授粉树
杨梅的花是风媒授粉的,树是雌雄异株的。只有雄花和雌花授粉和受精,才能坐果。虽然也有雌雄同株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因此,如果授粉树配置不合理,也会导致花少果少的问题。
3、大小年现象
几乎所有果树都存在大小年现象,杨梅也存在“大年如花,小年如花,不成花”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的,因为大小年问题是树木养分盈亏形成的自我调节的自然现象。如果栽培管理粗放,夏芽时间晚或数量不足,花期冻结,病虫害严重,微量元素缺乏,就会造成大小年。
4、不合理修剪
杨梅嫩枝的固定芽为叶芽,附近的几个腋芽会萌发枝条或形成花芽,其余的下部芽为隐芽。它们只有在外界的刺激下才会发芽和分枝。如果让它们自然生长,随着树冠的扩张和枝条的延伸,结果部分就会移出。在盛果期,树冠不再膨大,导致顶部枝叶茂密,但下部和内室裸露、空旷,影响花果结实。因此,如果不修剪树木,或者修剪不合理,造成枝叶茂密、内孔空旷,就会少花少果。
杨梅少花少果的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
杨梅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是在5月上旬,促进春笋成熟和果实迅速膨大。第二次施追肥,夏梢是来年最好的结果母枝,收获后及时施用足够的优质肥料,可促进夏梢发育充足,促进更多花芽的形成。10~11月第三次施用基肥,促进了根系生长和春梢提前萌发。杨梅在生长过程中容易落花落果,无论基肥还是追肥,都应少施或不施氮肥或只施钾肥。
2、合理修剪
如不修剪或修剪不合理,应及时调整树冠结构。修剪需要根据不同的树形、树龄和树势采取不同的修剪策略。例如杨梅在盛果期,需要去掉树冠上部的管理枝和强枝,开辟一条“光路”。疏密密枝,缩枯枝,部分侧枝剪短果枝,促进预备枝,调节生长结果平衡。同时,疏伐或短切长枝可以促进分枝,填补树冠的空隙。对于一些生命力旺盛但不开花的树木,可在花芽分化前切除树干,在不损伤木质部的情况下切除皮层,促进花芽分化。对有假花的杨梅,在开花前进行环切,可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此外,春季或秋季在果园进行深根扦插,也有利于促进坐果开花。
3、加强授粉
一般来说,需要两株左右的雄性植物为100株杨梅授粉和受精。如果发现授粉树配置不合理是不结实的原因,可在花期短时间内采取人工悬挂雄枝的方法,帮助授粉受精,以利于坐果。但是,要想标本兼治,就需要按比例嫁接雄枝或再植雄株。
4、病虫害防治
与其它果树相比,杨梅病害相对较少。目前杨梅的主要病害是褐斑、癌病和肉柱突出。主要害虫有卷叶螟、白蚁、杨梅毛虫、椰菜蛾、尺蠖、蚧虫等。杨梅病虫害需要积极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以上是杨梅缺花少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杨梅花果少会影响杨梅的生长,降低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因此杨梅种植者必须注意及时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