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西瓜地膜覆盖的种植方法介绍

 西瓜地膜覆盖 种植 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使各生育期相应提前,提早成熟10天,较露地增产20%~40%,达到早熟、优质、丰产的目的。

西瓜地膜覆盖的种植方法介绍

 西瓜地膜种植的 方法 :选择地块

 栽培西瓜应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质较肥沃的沙壤土,最好表层为沙土,底层为壤土,兼有沙土与粘土的优点。若土壤偏粘,可冬翻深耙,增施有机肥,瓜沟压沙、掺沙等进行土壤改良;若土壤过沙,易漏水、漏肥,应加强后期肥水管理。地块最好是背风向阳、温暖、墒好、地势平缓,以利西瓜早熟丰产。

 西瓜连作易遭枯萎病为害,应严格轮作。一般旱田轮作期为8~10年。水田轮作3~5年,水旱轮作为6~8年。选择除避免西瓜连作外,不同前茬作物对西瓜生长发育也有不同影响。北方地区以收获时间较早、休闲时间较长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为西瓜前茬最好;棉花、红薯次之;花生、大豆等地下害虫较多,常咬食瓜根或幼苗,造成缺苗断垄。而蔬菜特别是瓜、茄果类与西瓜具有共同的病害,因此,均不宜作为西瓜前茬。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整地作畦

 瓜田在上年秋作收获后,立即深耕,使土壤充分风化、疏松并积蓄大量雨雪,提高保水透水能力,为西瓜根系发育制造良好条件。早春解冻后耕耙一次,整平土地。播种或定植前15~20天,在瓜田按行距1.7米左右挖瓜沟,又称丰产沟,掘地松土宽40厘米,深30厘米,将15厘米深表土挖出放在顺季风的一边,下面180厘米底土挖放在迎季风方向一边。再将沟底土壤挖活,不必挖出。晾晒数日后回填,先将表土填入沟底,再将丰产沟两侧、两沟间表土起出一层填入丰产沟中,填满稍多耙平、镇压。

 地膜覆盖西瓜做畦方式应与前述地膜覆盖方式相适应。北方为方便干早灌溉,畦面多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8~ 10厘米,并分成大小两个畦。小畦即瓜畦,宽60~70厘米,起垄成龟背形,垄面与垄沟高差10厘米;大畦即串蔓畦,宽130~140厘米,用于西瓜爬蔓,畦面高与瓜畦垄面持平,以利灌水。南方因多采用高畦栽培,故直接将瓜垄起高,把畦而做成龟背形,覆盖地膜即可。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铺设地膜

 铺膜前应根据墒情,在瓜沟内灌足底墒水,一般为土壤手攥成团,落地即散开为宜。地面稍干后做畦(垄),要打碎土块,清除畦面秸秆、残根、石块、硬草等,以防扎破地膜。铺膜时以3人操作较好。先在畦(垄)的两侧各开一条深约7~10厘米浅沟,然后将卷在光滑木轴上的地膜捆从畦的一头(上风头)将膜展开,先在畦头用土压牢,后向畦另一头滚动展开地膜,随展随两侧压土,注意地膜两边要拉平拉紧,使其紧贴垄面,不留空隙,压于畦两侧压膜沟内,一般压10厘米宽,并用脚踩实,以防被风吐开。到另一头时,再将断开的地膜在畦头压牢即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尽量勿损地膜,一经发现破口,应立即用土封住,但不要压土太多。此外,注意地膜表面洁净,以提高透光率。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品种选择

 地膜覆盖栽培上市期较设施西瓜栽培晚,价格偏低,故不宜选用产量较低的早熟品种,而应选用增产潜力较大,产量较高的中熟良种。尤应选择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食用习惯、抗逆性较强及大、中果型、高产、优质、耐贮运品种。北方可采用庆农2号、聚宝3号、新红宝、新澄、太谷2号、中汴1号、中育 6号等;南方多采用耐阴湿多雨品种,如新澄、新红宝、湘蜜1号、浙蜜1号、川蜜1号、蜜宝、平优l号等。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重施基肥

 地膜覆盖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加快。因此,若底肥不足,结果中后期易发生脱肥现象,且追肥又不方便,故应在盖膜前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37.5~75吨,尤以优质腐熟猪圈粪为好。一般将基肥总量的1/3结合耕地全田撒施,2/3施入丰产沟。首先丰产沟回填表土12厘米左右,将基肥分两层施入,每公顷腐熟猪圈粪或农家肥30~60吨,磷酸二铵为225公斤,磷肥为750~1125公斤,饼肥为1125~3000公斤,与土充分混合拌匀。丰产沟最上层填入的10厘米表土不施农家肥,填完,高出地面10厘米为宜,底土则做成防风埂。为防止地蛆、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沟内施入基肥后,喷洒50%辛硫磷1 000倍液,然后粪、土、药充分搅拌均匀。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后每早6时半至9时进行授粉,选素质好的雌花和雄花授粉。雄花宜选瓜蔓长势中等,花朵大而鲜艳,花药发达,花粉较多者授粉。雌花则是子房粗而长,花朵大,花柄粗长弯曲者,授粉后易坐瓜,且长成大瓜,好瓜机率大。授粉时,先将雄花摘下,去除或后翻花瓣,使雄蕊露出,然后用雄蕊花药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使花粉涂遍柱头,花粉量要充足。花期阴雨,可用纸帽或薄膜袋套在次日将开放的雌花上防雨,同时将次日将开放的雄花取回室内干燥处。次日清晨,雄花正常开放散粉时,将雄花带到田间,取下雌花纸帽授粉,后再套上防雨纸帽,以确保授粉成功。

 西瓜地膜种植的方法:坐瓜管理

 地膜覆盖西瓜以中晚熟、中大型品种为主,要求瓜大丰产,一株一瓜为宜。一般主蔓上第一雌花结的瓜果小、皮厚、易空心、多畸形、商品性低,应及时摘除。中晚熟品种优先选留主蔓上第2~3个雌花结的瓜,主蔓上留不住时再从侧蔓上选留。为 保险 起见,主蔓上选留瓜时,最好在侧蔓上再选留一花期相近的雌花留作预备瓜,待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一般不再化瓜,可选留定瓜。定瓜时应选择子房肥大,瓜形正常呈椭圆形,瓜柄中等而弯曲,皮色鲜艳发亮的幼瓜。兼收二茬瓜者,应在头茬瓜已长大接近成熟时再选留,以免互相影响。

套种和复种是蔬菜集约化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实现蔬菜高产、种类多样、周年均衡供应的一个有效途径。去年全市共推广农作物套复种技术20万亩,增产蔬菜32万t,农民增收1.6亿元。

 一、复套种的主要栽培模式

 1.瓜菜套种

 在西瓜或甜瓜拉秧前,在埯间种植各种直立生长的蔬菜。在西瓜空垄上春季种植一茬速生叶菜或在西瓜拉秧前,空垄上种一茬秋菜。

 2.大蒜套种秋白菜

 4月初栽蒜,7月上旬结合蒜头扒土在大蒜垄沟培白菜埯,7月中旬播种白菜,也可以种植萝卜、芥菜等秋菜。

 3.甘蓝套种玉米

 甘蓝选择早熟品种,如中甘11、北农早生;粘玉米选择垦粘一号,普通玉米选择熟期适宜的品种。4月末定植甘蓝,5月初育玉米苗,苗龄20d,5月下旬,玉米定植在甘蓝株间。生育前期的田间管理以甘蓝为主,甘蓝收获后玉米进入拔节期,此后玉米进行正常管理。

 4.菜菜套种

 菜菜套种的形式有多种,栽培面积较大的有以下几种。A、甘蓝-番茄-甘蓝:5月末在早甘蓝的株间定植番茄,番茄留2穗果掐尖,7月末在番茄株间定植晚甘蓝。B、黄瓜套种豆角:6月初在黄瓜株间播种豆角,进入7月中旬后,黄瓜进入收获末期,开始逐渐拉秧,豆角利用黄瓜架条攀援生长。

 二、复种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四种:

 1.麦菜复种

 在早熟小麦收获后,7月15-17日播种白菜。如果小麦成熟期晚,要提前15-20d育白菜苗,或是种植其他生育期较短的秋菜。

 2.瓜菜复种

 在早熟西瓜和甜瓜收获后种植一茬秋菜。秋菜可以整地后直播或移栽,也可以原垄种植,原垄种时要将农肥和化肥混合后抓把粪。

 3.菜菜复种

 在春菜收获后复种一茬秋菜。春菜主要包括越冬菠菜、发叶葱、白露葱以及春季种植的速生叶菜、早甘兰等。

 4.薯菜复种

 早熟马铃薯收获后于7月15—17日播种白菜,如果马铃薯收获较晚,要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种植秋白菜,或播种生育期较短的秋菜。

 三、复套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农作物套、复种技术是一项综合技术,它的成功在于以下各个技术环节的密切配合。

 1.保证水份供给

 蔬菜的需水量都较大,充足的水分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进行套种、复种的地块必须有井,以保证水份供给。

 2.施足底肥,按需追肥

 套复种的地块一年收获两茬以上,需肥量大。为了保证套、复种地块的作物正常生长,亩施农肥一般在3-5立方米以上,多的亩施农肥达到8-10立方米。在生长期间,要根据不同作物做到按时追肥,按需追肥,保证全生育期不脱肥,也不造成肥料的污染和浪费。

 3.采用适当的复套种方式

 要根据所要种植的作物选择适当的复套种方式,如高棵作物和矮棵作物进行套种;耐寒蔬菜和喜温蔬菜进行套复种等。不能把生育期相近,生长习性相似,同科的作物套复种在一起。

 4.按市场需求种植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复套种的蔬菜品种,减少大白菜等常规秋菜种植面积,扩大茄子、辣椒、黄瓜等果菜和菠菜、油菜、茼蒿等绿叶菜类的种植面积。

 5.选择早熟品种

 品种选择是农作物套、复种成败的关键,春茬和秋茬都要选择早熟品种,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最多的产品。

 6.育苗移栽

 有些作物生育期较长,或需要抢早上市,都需要育苗,如早甘兰、早番茄、早熟甜瓜、粘玉米、晚甘兰、菜花、西兰花、茄子、辣椒、黄瓜、油菜等。有的前茬作物生育期较长,不能及时倒地,后茬作物也要育苗。

 7.采取多层覆盖,提早上市

 对前茬作物采取地膜覆盖、扣小拱棚等措施尽量提早定植,能增加早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并能提早倒地,减少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8.加强田间管理,接好茬

 在套种的后茬作物定植时,将前茬作物的病叶和下部老叶摘除,运出田间集中处理,给后茬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充裕的空间和洁净的环境。进行复种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将田间清理干净,有条件的进行翻耕、施肥;对于原垄种植的,在播种或定植后茬作物时下口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