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地怎样除草?
魔芋从播种到出苗约需2~3个月时间,其间正值春暖花开而杂草生长旺盛的时期,如果不进行除草工作,魔芋出苗后将是杂草丛生的环境,尤其是小种芋出苗后将难见天日,因此魔芋地应及时进行除草工作。除草工作又分人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人工除草应在雨过天晴时较好,需注意不要踩在厢面和伤及植株,不要拔苗时带出魔芋须根,杂草可作为沤制堆肥的材料。目前尚无用于魔芋作物的专用除草剂,使用一般的灭杀性除草剂都可杀死杂草,如每667米2使用10%的草甘膦0.4~0.6千克加水50千克效果较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除草剂时要选在魔芋苗将出土的晴天喷施,或在魔芋出土后在喷嘴上带上一个防过分扩散的罩,并且在喷施时尽量靠近地面,千万不能喷到魔芋芽或植株上。魔芋生长后期如果有少量的草,只要不影响魔芋的正常生长,可以不再除草,其原因是少量杂草可遮挡太阳直射土面,对土壤起到覆盖作用,并且可避免后期拔草易伤魔芋植株而引发病害发生。
魔芋生产中,病虫害和杂草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主要病害有软腐病、白腐病、叶枯病、黑腐病、病毒病、营养缺乏和日晒伤,其中软腐病和白腐病最为严重;主要害虫有红薯蛾、斜纹夜蛾、大豆蛾、蛴螬、蝼蛄、地老虎等。杂草主要是禾本科和景天科。魔芋虫害不如病害危害大,但由于一年只生长一片复叶,魔芋唯一的功能叶遭受虫害,损失很大;更严重的是害虫吃了之后会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的入侵,引起疾病的流行;魔芋的病虫害防治不容忽视。魔芋是多年生植物,一年只长一片叶,感染后不能再生新叶;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把疾病降到最低。
连作土地病重,可与谷类作物轮作三年,减少田间细菌数量;在小麦或油菜种植区,魔芋收获后可以播种小麦或移栽油菜。当魔芋处于成熟期时,发现还没有出苗或正在出苗,可以多收获一茬。魔芋喜欢湿,但是怕水渍。魔芋的鳞茎膨大期,是山区的雨季。为了防止排水不畅引起的内涝引发的病害爆发,平茬栽培不仅可以避免田间积水引发的病害,还可以加厚土层,增加昼夜温差,促进鳞茎膨大和地上部分生长。魔芋种植后,秋冬季应深耕一次,可根据土地和生长情况施用农家肥。播种前应在阳光充足的日子犁沟。
在叶片上喷施适当的尿素溶液有利于魔芋叶片吸收氮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喷洒过量的尿素溶液会使魔芋叶片表现异常。喷洒2%尿素溶液会损伤魔芋叶片,使叶片边缘卷曲。叶面追肥的效果与喷施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速度有关。流动性强的元素有氮、磷、钾、钠等。所有能移动但移动性较弱的元素都包括磷和硫,部分移动的元素包括铁、铜、锰和钼。在新叶上喷施不动或低流动性的元素肥料溶液效果较好。芋头种子消毒,隔离粪肥种子,及时用化学药品防治,及时铲除病株。发展芋头种子生产,就是要坚持芋头种子就地繁殖,以芋头农民为主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