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白菜能不能用黑地膜种植

白菜可以用黑地膜种植的,提升地表温度和减少表土水份蒸发,减轻杂草和病虫害。

白菜能不能用黑地膜种植

黑膜优势:

如果是设施反季节冬季栽培,还可以降低棚内湿度,有效提高地温、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并且能有抑制杂草生长,降低劳动强度。

但是棚内的光照强度受一定的影响,棚外使用黑地膜的地温温差小。

黑地膜吸收光线强,地温升得快地温高。

冬季生产当中、在苗期,要比使用白膜的地温高一两度,除草效果好,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和发芽。

使用地膜作为蔬菜生产当中覆盖地面的一项措施,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浇水的次数,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

栽培要点:

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

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

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细整平,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

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

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著人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

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

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33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67*50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田间管理:

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5-6片叶时间第二次苗;7-8片叶就可定苗。

大白菜定植成活后,就可开始追肥。

为了便于追肥,前期要松土,除草2-3次。

大白菜苗期应轻浇勤泼保湿润;莲座期间断性浇灌,见干见湿,适当练苗;结球时对水分要求较高,土壤干燥时可采用沟灌。

大白菜的包心结球是它生长发育的必然规律,不需要束叶。

随着深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露地栽培的越冬蔬菜面临着低温考验。

此时给越冬蔬菜覆盖地膜成为众多菜农防止低温危害的重要方法,那么越冬蔬菜如何覆盖地膜?盖白色地膜好还是黑色地膜好呢?一起来看看吧!越冬蔬菜如何覆盖地膜在盖地膜时要尽量盖严,一定要覆盖白色地膜,保护根系提高地温,并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延长浇水间隔时间,是预防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减少了空气湿度,能有效的预防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的发生。

覆盖白色地膜与黑色地膜哪个效果更好实践证明在冬季覆盖白色地膜对地温的提高作用优于黑色地膜。

原因是覆盖白色地膜后,阳光通过辐射可以穿透地膜提高地温,若将地膜边缘压紧,将苗基部用土围绕一下,将白天太阳照射温度贮存到膜下,地温能提高2-4℃。

而覆盖黑色地膜地温提高1-2℃,只能起到保持湿度的效果。

黑色地膜虽有吸热效应,只是在有阳光的时候黑色地膜上温度稍高,距离膜下3-5厘米处的温度明显不如覆盖白色地膜,也就说黑色地膜吸热对提高地温是通过传导作用,而白色地膜是通过辐射作用,所以升温快。

覆盖白色地膜较不覆盖地膜,提高10厘米地温2-4℃,较黑色地膜高2℃左右。

一般覆盖地膜是起垄宽、窄行栽培,将膜覆盖在窄行上,用竹杆撑住在膜下形成小拱棚,有利于贮存热量,夜间地温高于气温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蔬菜的耐低温能力。

冬季覆盖保温被有哪些注意事项此期是初冬季节,露地温度不是十分寒冷,保温被是分两次覆盖,当外界温度下降到6℃以下,开始覆盖一层较薄的保温被或草苫,保持棚室内早晨温度在10-14℃。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再增加一层保温被或草苫,并保持傍晚(日落)放保温被时20℃左右,到早晨逐渐把温度降到12℃左右。

早晨阳光照到棚面就要及时拉开不透明覆盖物,当温度升到24℃开始通10-15厘米风口,当温度升到28℃以上加大通风口。

下午当温度下降到25℃(晴天23℃)关风口,傍晚当温度下降到20℃(阴天21℃)放保温被或草苫。

若晚上降不下温度,是保温被太厚了,就要采取措施,下午15点左右关风口,到放保温被时再开一道小风口。

保持昼夜有15℃以上的温差,才能够使蔬菜正常生长。

否则夜间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徒长,黄瓜叶片肥大、化瓜;番茄落花落果。

这样徒长的植株不耐低温,而且产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外,有棚户为了防止徒长,晚关风口,晚放草苫,到早晨虽然温度不高,但是植株表现叶片大,节间短,营养生长茂盛,生殖生长发育不良(出现畸形瓜果),这样的植株不但产量不高,而且耐低温能力不强,总产量也会受到显著影响。

的办法就是根据气候变化增加保温设施,根据棚室内的温度调整蔬菜的生长发育,为高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