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基本农田可以搞养殖吗,农田和林地有什么区别

回答

基本农田可以搞养殖吗,农田和林地有什么区别

基本农田不可以发展养殖事业,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基本农田的用途。普通农田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可以发展养殖事业,但期间不能破坏耕地的耕作层与种植条件,也不能占用基本农田。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17条的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一、基本农田可以搞养殖吗

1、基本农田不能用来发展养殖事业,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其用途。

2、普通农田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可以发展养殖事业,但养殖时不得破坏耕地的耕作层,不得破坏耕地的种植条件,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3、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17条的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4、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禁止通过擅自调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式规避永久基本农田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审批。

二、农田和林地有什么区别

1、农田

基本农田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异常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

2、林地

(1)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林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各种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占用的土地。

(2)林业用地是专门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的总称,分为林地和林业生产辅助用地,简单来说林地就是植树造林和森林永续利用的根本,而林业生产辅助用地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必须的道路、集材场、防火线及相关建筑物等所占用的土地。

耕地能否种植「非粮化」作物?有规定吗?

农村荒田荒地真的是越来越多了,丢荒问题普遍存在,缺水的干旱地区或山区,几乎连片丢荒。全国各地应该也差不多一样,原因一是地穷水缺,二是劳动力外失,一个37岁的打工者,选择回到农村开荒种地,行为值得赞赏。那么,对于这些荒地,种植什么比较有前景呢?我这里推荐一些项目,仅供参考。

种植杨树

栽速生杨长得就非常的快,一般5~10年就能够长成木材。现在木材价格总体上来说非常的贵,平均一立方木材在700~1000元之间。而且现在木材需求量非常大,特别现在建筑行业比较迅速,也使得人们装修比较的多,特别木材装修更是实惠、坚固耐用,而且还有保暖吸潮的效果。

杨树种植按照2×2在一棵速生杨树,种植10年为10年,这样一颗杨树就能够长到一方半的木头,价值在1000元左右。按照一亩地栽160棵速生杨来计算,这样10年以后就能够有16万的收入,平均一亩地一年的收入为1600元,这个收入要比种庄稼要多得多。所以,一个37岁的返乡者,开荒种地可以考虑这个项目,非常有前景。

种植洋芋

很多农村地区也叫山药蛋,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其中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中最全的,而且产量好,价格高。一个37岁的返乡者,利用农村荒地种植洋芋,关键就是把技术掌握好,另外也要抓住市场机遇,利用好信息,这个种植项目也是非常有前景的,值得推荐。

种植花椒

如果农村的荒地是山地话,建议种植花椒树,等树长大了可以养些鸡,鸡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选择这些品种,首先要看你们当地是什么土质,天气怎么样,花椒树只要种植那种土质都可以,抗寒能力也好,两年就能有效益。所以,对于一个37岁的人来说,开荒种地选择花椒这个品种,那也是前景无限。

种植草莓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口味要求越来越多了像以前那些普通水果已经满足不了很多人的需求了,草莓总体来味道格比较好 ,品类比较多。 最重要的是现在草莓的许多新生种类在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较少,种植的人比较少,缺乏竞争力,对于一些新手来说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这也是一个值得考察的种植项目。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37岁的返乡者,选择回到农村开荒种地,以上这些项目都可以考虑选择,种好了都非常有发展前景。当然,对于种植项目的选择,还是要结合本地资源和条件,这样更靠谱一点。

“非粮化”说得简单直白点就是耕地除了粮食作物外,禁止种植其他作物。对于耕地能不能种植“非粮化”作物,有明确规定是不能!并且在抓紧促进阶段。

近日湖南的一位农民自承包地种植了1.5亩生姜,却还没成熟就被有关部门的人们铲掉了,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后,很多网友将之与最近引发舆论热议的“农管”执法联系起来。

这件事情背后暴露的是近年来全国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面临的多重困境。关于“非粮化”,严格地细化了粮食种植的政策,特指小麦、水稻和玉米这三大主粮以外的种植,也就是说土地在确保这几大主粮的种植面积后,才能种植棉花、大豆、花生或其它杂粮和经济作物,不可以用来种树、挖塘、建厂房、养殖设施等非粮食作物。

近些年来越多越多农民进城打工,尤其是年轻一辈,在农村几乎看不到务农的,老一辈大多是在家帮忙照看孩子,会下地劳作的也不多了,毕竟外出打工比在家种地赚得要多,而且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因此导致耕地出现荒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一些大规模流转的农村耕地改种非粮作物,如果不加以阻止及时纠正过来,粮食产量肯定会出现下降,而粮食对于我们而言有多重要,这一点不必我啰嗦了吧。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面积,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和《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这成为近年来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主要依据,但二者所指向的问题有所差异。

防止耕地“非粮化”比制止耕地“非农化”的工作更为细致、深入,并且对不同等级耕地所种植作物的优先顺序做出了规定。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包括:

1、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和三十八条: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

2、永久基本农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那么耕地上种植什么呢?对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是:主要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如果现在种植的是棉、油、糖、蔬菜等非粮食作物的,可以维持不变。

对一般耕地的要求是: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

所以1.5亩全部种植生姜是违反了相关规定的,不过在农村的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现象,就拿我的老家来说好了,很多人都在自家的耕田上种了藿香树。而永久基本农田被一个老板集中承包去种植了,去年种植水稻收割后,今年改为了种植毛豆,我在五一回家过节的时候发现村里面很多人都去摘毛豆了,一问才知道老板在雇佣“临时工人”呢,连小孩子都去帮忙摘了。

按照0.6元一斤的价格回收,有些毛豆的成熟度还不够就摘了,原因是村支书和有关部门来下达“命令”了,要求尽快处理重新种植水稻,后面承包老板去协商争取了一些时间,把能摘的毛豆都摘了,实在不能摘的再等个把星期是极限了,自己不处理相关部门会安排直接铲除,现在全部清理掉又准备种水稻了。

粮食等农产品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稳定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所以我们不能随意违反政策规定不能“乱来”哦!

要想治理耕地“非粮化”的痛点,个人觉得应该给大家进行普及,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让大家逐渐培养这个意识,例如充分利用起村里面的“大喇叭”,定时定点播放相关的规定要求,村里面的公告栏粘贴相关告示,村长或者村干部召集村民开会,明确告知大家该如何做,不让任何人企图“装傻充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