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谚的分类
茶谚,大略可归为以下几类: 讲述茶品的。如:“山间乃是人家,清香嫩蕊黄芽。”指茶的产地以山区为佳,以嫩蕊黄芽之鲜美与清香,作为高品位的一个标准。“嫩香值千金”系指对新茶嫩芽的赞美,新茶嫩芽有多茸毛(白毫)的特点。白毫富含咖啡碱,是茶叶片上的精华,饮之利于健康强身,故有值千金之称。
倡导茶礼的。如“客来敬茶”、“客到茶烟起”、“茶七饭八酒加倍”讲的茶的礼俗。“茶七”是指泡茶之水以碗之七成为宜,饭盛八成,酒则加倍。
讲究茶的泡饮方法的。如:“头交水,二交茶。”头次开水冲泡,等茶叶徐徐沉人杯底,即可饮用;但由于好茶精制,头交水还不能将茶汁充分泡出,及至二、三开水才能将茶汁清香盈匀杯中,喝出味道来。“头茶苦,二茶补,三汁四汁解罪过。”“头茶气芳,二茶易馊,三茶味薄。”都是分析头茶、二茶、三茶的品质上的差异。
揭示茶的产地与茶质的。如:“高山雾多出名茶”,名茶几与山高多雾有关,包括顾渚紫笋、莫干黄芽等均是。“鸟语茶香”,百鸟来栖,茶树害虫的天敌增多,则茶树的虫害必被抑制,茶树生长欣欣向荣。
传授植茶技术与经验的。如:“惊蛰过,茶脱壳。”惊蛰雷声起,大地春回,气温渐趋摄氏十度以上。孕育和保护越冬芽的鳞片逐渐张开,因此茶农说“茶脱壳”,也就是新茶叶的“潜育期”到来了。“茶叶不怕采,只要肥料待。”“留叶采摘,常采不败。”“茶籽采得多,茶园发展快。”“拱拱虫,拱一拱,茶农要吃西北风。”这些都是传授种植茶叶经验的谚语。
介绍采茶要领与诀窍的。主要根据春、夏、秋三季茶叶的不同情况,适时采摘,合理采摘,合理留养。如:“头茶勿采,二茶勿发。”“清明发芽,谷雨采茶。”“春茶一把,夏茶一头。”“茶叶本是时辰草,早三日是宝,迟三日是草。”“采高勿采低,采密不采稀。”
提醒饮茶与健康的。如:“姜茶治病,糖茶和胃。”“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食了明前茶,使人眼睛佳。”“常喝茶,少烂牙。”
茶谚虽是民间传授流传下来的通俗语言,但数千年来,在植茶、采摘、茶品、茶礼以及饮茶科学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教科书”的作用。
茶的民间俗语谚语
谚语是人们对客观现实进行观察、思考而形成的,能揭示纷纭的事 像,表明深奥的道理。作为一种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谚语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准备的潮汕有关茶的谚语,欢迎阅读!
潮汕有关茶的谚语
茶三酒四踢跎二
茶薄人情厚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
假力洗茶渣
水滚目汁流
坐书斋,哈烧茶
常用谚语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经典谚语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天上掉下馅饼来。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好学深思,心知其义。
撑痢疾,饿伤寒。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所以关于茶的民间俗语 谚语 非常之多,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茶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茶的民间俗语谚语
1. 常喝茶,少烂牙。
2. 不喝隔夜茶,不喝过量酒。
3. 夏季宜饮绿(春茶),冬季宜饮乌(乌龙茶)
4. 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
5. 采茶用手摘,掐茶茶变色。
6. 吃两杯茶,喝两家酒,睡两张床。
7. 长江三峡水,楚地竹溪茶。
8. 粗茶淡饭健康家,生吃萝卜淡 饮茶 。
9.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10. 春雨绵、茶发尖,夏雨少、发不了。
11. 土厚栽桑,土酸种茶。
12. 春季种茶,很难出苗。
13. 茶好客自来。
14. 烫茶伤人,姜茶治疾,糖茶和胃。
15. 春茶香、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
16. 浅茶满酒。
17. 当家才知茶米贵,养儿方知报家恩。
18. 吃饭勿过饱,喝茶勿过浓。
19. 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20. 春分 采摘僵桃茶,清香生津去毒寒。
21. 高山茶叶,低山茶子。
22. 头道垢甲,二道茶雨后去采茶,害坏茶专家
23. 春茶留一丫,夏茶发一把;四万个芽、公斤茶"(指龙王垭箭茶)。
24.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25. 头茶不采、二茶无芽,头茶荒、二茶光。
26. 茶吃后来酽 。
喝茶的作用
能减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
据研究报道,日本研究者从1994年起对某地4万多名40岁至79岁中老年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与一天喝茶不到1杯的人相比,每天喝5杯以上绿茶的男性因脑血管病死亡的平均风险下降了22%,女性下降了31%,其中脑梗塞下降最明显,男性下降42%,女性下降达62%。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喝茶3杯,可降低患心肌梗死风险70%。芬兰和法国也有研究 报告 显示,每天喝茶2~3杯,可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
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
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喝茶可使血总胆固醇水平下降25%。还有一项研究喝茶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调查发现,不喝茶的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0.55%,常喝茶的人为6.95%,茶的确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有助于减小患糖尿病的风险
有研究者对1.7万名40岁-65岁男女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发现,一天喝6杯以上绿茶者比一周喝不到1杯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减少33%。也有资料介绍,用冷开水泡绿茶喝,防治糖尿病的效果更好。
有助于防治早老性痴呆
茶对大脑细胞有保护作用,茶能有效延缓大脑退化,有助于维持大脑血管的健康。最新研究表明,多喝茶可改善 记忆力 和防止早老性痴呆。
有抗压力和抗焦虑作用
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常引起焦虑、紧张、烦躁不安、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绿茶含有茶氨酸,它是一种无镇静作用的松弛剂,可以帮助大脑增加产生?波,?波可帮助控制焦虑情绪,提高注意力,改善精神状态和总体机能,一般3-4杯绿茶能含有100-200毫克的茶氨酸,这使得绿茶在抗压力和抗焦虑方面有较好的功效。
能提高免疫力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研究指出,连续2周每天喝5杯茶的人,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人的10倍,这种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
能提高杀菌力
2008年5月有一则报道,埃及有学者用?绿茶加抗菌素?试验了28种病菌。结果发现,绿茶可使抗菌素药力大增,最高杀菌效率可提高3倍以上,并且,还有降低各种病菌耐药性的作用。
有减肥瘦身效果
研究者发现,喝茶10年以上者与不喝茶者相比,男性体脂比例约减少20%,女性可减少30%。在品茶中减肥岂不是件美事!不仅如此,茶还是对皮肤有很好保护作用的美容剂,多喝茶人靓丽。
其他保健作用
茶还能消除疲劳、提神、明目、消食、利尿解毒、防止龋齿、消除口臭,茶还是碱性饮料,有利于酸性体质的纠正?。
饮茶的 方法
新茶的饮用
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
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平时情绪容易激动或比较敏感、睡眠状况欠佳和身体较弱的人,晚上还是以少饮或不饮茶为宜。
时间和禁忌
喝茶的时间最好在饭后,因为空腹饮茶会伤身体,尤其对于不常饮茶的人来说,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悸、头痛等?茶醉?现象。 另外,晚上喝茶时要少放茶叶,不要将茶泡得过浓。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饮用隔夜茶 。另外,一般夏季温度较高,茶水不宜超过12小时。 也不能用保温杯泡茶,避免营养成分流失。
黄连素与茶不能同时食用。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应禁止饮茶。茶水中含有约10%的鞣质,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可与黄连素中的生物碱结合形成难溶性的鞣酸盐沉淀,降低黄连素的药效。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导致消化功能降低,这就会引发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等现象。
饮茶与季节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一般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茶的鉴别方法
新陈茶的辨别
新茶比陈茶好,这是指一般而言的,并非一定如此。适时贮藏,对龙井茶而言,不但色味俱佳,而且还具香胜之美。又如乌龙茶,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是隔年陈茶,同样具有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的特点。
不过,在众多的茶类花色品种中,对较多的茶叶品类而言,还是?以新为贵?。
要判断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辨别:
可以根据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
可从香气分辨新茶与陈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还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不管何种茶类,但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茶叶品质鉴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7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