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种植沙参

现在主要是栽培的人参, 称为“园参”。主要产地是黑龙江、吉林和 辽宁省, 而河北、山西省也有少量栽培, 其中长白山人参历史悠久,而黑龙江铁力人参以无公害、纯绿色而最为驰名。

如何种植沙参

1、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 既怕积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强光直射, 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1) 土壤 : 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

(2) 水分 :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既喜水又怕涝。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 就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不足, 使人参根系呼吸受到影响, 易染病害和烂根。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 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 使人参须根干枯, 导致产量下降。人参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

(3) 光照 :人参是喜阴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阳光。光照过强, 植物矮小, 叶片厚而色黄。光照过弱, 植株细高, 叶片薄而浓绿, 生长不正常。所以, 在人参栽培时, 应进行遮荫, 调节透光度, 避免强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温度:人参怕高温, 耐严寒。在人参生长发育期间, 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 温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时, 人参处于休眠状态。冬季在—40℃的严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参更新芽在春季地温于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长, 但最怕早春的“缓阳冻”(即气温忽高忽低, 地表一冻一化现象) , 易引起冻害和根皮破坏(“破肚子”) 。播种后出苗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稳定在12℃以上,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叶子焦枯; 低于—6℃, 茎秆会失去生长机能。

(5) 肥料 :人参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粪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参烧须烂根。

2、人参栽培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大马牙、二马牙、圆臂圆芦和线芦, 其特点是:大马牙 主根粗短, 生长快, 抗病力强, 产量高。二马牙 主根较细长, 产量比大马牙稍低。 圆臂圆芦和线芦 体形比较丰满美观。

3、人参栽培技术

3.1室内盆栽

盆栽一般可选择用高约30cm的圆形泥盆,每盆载2~4株一般需要养殖3~6年。盆土最好选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叶土6份,园土2份,河沙2份混合调剂。这样的培养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选地整地

选地:选择柞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林或长有阔叶树的混交林、灌木林种植人参,老参地或撩荒地也可开垦利用。土壤应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质和磷、钾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黄土及花岗岩风化土为佳, 而灰泡土、碱性土不宜种参。山地宜向阳,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场地:立秋前后砍倒小杂树, 刨出树根, 割净杂草, 挑出荫棚用材。树枝、柴草、干后 用火烧掉, 可烧死部分病菌和虫卵, 增施钾、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实树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质层翻起扣放。随后打细土块、拣出石块、树根及金针虫等害虫, 再进行第2次翻地。树根一定要清理干净。当年翻地整地, 当年便可种参。但最好在种参前1年翻地, 让土壤闲置1年; 或当年春末夏初翻地, 临下种再进行细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敌菌灵7g进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据地势选择适宜的畦向,然后作畦。 高度15—33cm, 宽度1.2—1.8m, 长度随地势而定, 一般为20—50m。畦间留1—2.7m作业道, 以便作业和通风透光。畦面中间略高, 两边稍低。同时要挖排水沟和出水口。沟深与畦底平, 宽度视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长宽视种子的多少而定, 坑内放一个无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沟后, 将干种子用室温水浸泡24—48小时, 取出, 适量浇水, 与2—3倍的河沙混拌均匀, 倒入坑内覆盖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盖一层苇帘, 或搭遮荫棚, 防止曝晒和雨水冲淋。温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并适当加水。2—3月后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室内催芽法: 处理方法与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将种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动。经2月左右, 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3.1.2播种时间

春播: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经催芽的种子。

夏播:7—8月播种当年采收或贮藏的种子。干种子播前用清水侵泡24小时。

秋播:9月至上冻前播种催芽的种子。

3.2.3播种方法

撒播:开沟4cm深左右, 将种子均匀撒入, 上覆细土填平, 每平方米用种20—25g。

 沙参有养阴清肺、化痰益气、怯痰止咳之功效,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十等症。那沙参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沙参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沙参的方法

 1、植物特征及品种

 (1)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侏高50~1O0厚米。茎生叶互生,狭卯形或矩网状狭卵形,边缘有不整齐锯。花序狭长;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有毛;花冠淡紫色至紫蓝色,宽钟状,长约1.8厘米,5浅裂,裂片三色形,外披毛,雄蕊5;花丝基部宽大,有柔毛;子房下位。蒴果球形。

 (2)品种简介。品种的生态型很多,且种质混杂,目前各地普遍栽培的品种有:

 大红袍绿梗参。根冠较少,参根产量低。

 野生紫梗少叶参。长势弱,产量难以提高。

 农家紫梗少叶参。分圳比以上两个品种增产8.6%和6.7%。

 莱阳l号紫梗少叶参。是近年从农家紫梗少叶参巾经连续系统选出的一个理想品种,比上述品种增产20%,能创高产。

 2、生物学特性

 轮叶沙参种子发芽起点温度为8℃,萌发适宜温度为l5~l8℃。生长发育适温15~25℃,温度低于10℃生长发育不良,高于25℃时,长茎叶而不利于根生长,6~8月为根生长膨大期,8-9月开花,9~10月结果。

 轮叶沙参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经实验证明,在云南海拔1600~1900米,年均气温12?16℃,年雨量800?1800毫米,年相对湿度65%以上的山区、半山区均可种植。对土壤和栽培制度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微酸或微碱性砂质壤土、壤土、紫色土为宜。前作以禾本科、豆科作物为好。

 3、栽培技术

 (1)选地与茬口。沙参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1%以上、碱解氮70毫克/千克以上、有效磷15毫克/千克以上、有效钾15毫克/千克以上,pH值6.3-6.5微酸性轻壤、中壤、棕壤土类种植均可。前作以烤烟、洋芋、芋头为好,其次是玉米,切忌重茬。这样的土地条件种出的沙参,质地白皙,粉性足,肉厚,木质部细,通根洁白无黄梢,参根干重高。据测定砂土种沙参的鲜干比为4:1;而轻壤、中壤地的鲜干比则为3:1,水分少,干重高。

 (2)整地与施肥。沙参是直根系植物,根可长达1米,要求土层要深,整地要细透50厘米以上。同时,在深翻土地前每亩施入土杂肥3~4吨,碳铵60千克,普钙基肥占70%施入,翻犁后整平耙细。理成宽;80~100厘米、高20~25厘米的墒,待植。

 (3)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可采取春播(2-3月)或秋播(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种,云南多数地区采取春播。

 ①确保密度。在理好的墒上采取宽幅或窄幅开沟条播。宽幅每条18厘米,每墒播2~4条,窄幅每条;10厘米,每墒播3~5条;沟幅深3~4厘米,沟底要平,土垡要细,沟距10~15厘米,亩播种4千克左右。播种后盖严踩实,先盖1厘米细土,踩实后再盖1厘米细砂。

 ② 苗期管理。苗出土后需有良好的墒情作保证,保持土壤湿润,出现第1片真pt-H,-j即可间苗,3 5片时定苗,株距为10 15厘米,每亩留苗14万一16万株。

 (4)田间管理

 ① 中耕除草。早春气温回升后,若地面板结,要用钉耙松土保墒。沙参是密植作物,行距小、茎叶嫩、易断,不宜用锄中耕,必须随时除草。沙参较抗旱,以田间持水量65%为适宜,但在早春干旱时,注意补水促苗,以喷灌或泼浇为好。使土壤上干下湿,促根下扎伸长。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排水。

 ②追肥。结合雨前雨后或浇水进行,每亩以15 20千克尿素作提苗肥,一般分2次追施,分别于定苗后和旺长前施用。后期就不再追肥,只分别在旺长中、后期和花蕾期,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根外追肥3~4次。

 (5)病虫害及其防治

 ① 根结线虫病。5月初开始发生。线虫侵入植株根部,吸食汁液、刺激细胞形成根瘤,使苗发黄,甚至死亡。防治措施:忌连作或前作为豆科作物;整地施肥时,每亩用15%杀线虫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2-3千克,均匀撒施后翻犁。

 ②缩叶病。是一种由红蜘蛛传毒引起的病毒病。病株叶片皱缩、扭曲,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畸形。防治措施:选无病植株留种;于苗期,即5月上、中旬发生红蜘蛛时,喷洒20%螨死净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10%松脂合剂乳油500?800倍液。苗期发病前喷洒1~2次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

 ③大灰象甲。以成虫咬食幼芽和幼叶,造成严重缺苗。防治措施:于清晨或傍晚,在根际附近人工捕杀成虫;每亩用鲜萝卜条或菜叶5~7千克切碎,拌90%结晶敌百虫10克成毒饵,傍晚撒于地面诱杀。

 ④ 钻心虫。幼虫钻入根、茎、叶、花蕾中危害,使根茎中空、花蕾不实,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防治措施:冬季清园,减少越冬虫源;掌握在幼虫孵化盛期,喷洒18%杀虫双水剂600 800倍液,或10%多来宝乳剂1000?2000倍液,或25%苏云金杆菌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

 (6)良种繁育。选择砂质土壤地建留种地,施足基肥的同时,每亩增施15?20千克普钙。选择生长健壮,株形一致的1年生植株做种苗,每株只留主茎上的果盘,摘除侧枝上的小果盘,以集中养分促使籽粒饱满。7月中旬果实呈黄褐色时,标志种子成熟,随熟随采,否则容易脱落。

 4、采收与加工

 (1)采收。春参(二年生参)在第3年7月收获;秋参(一年生参)在第2年9月收获。以秋参为好。以下部叶片微黄,顶叶深绿,80%以上植株心叶未长出时收获为好。收获时先在墒的一侧挖1深沟,露出根条用手拔除,除去参叶,抖去泥土,放于阴凉处。

 (2)加工。将参根按粗细分开,选晴天早上加工。先洗去泥,捆成0.7~1.2千克的把,将尾根先入开水内顺锅转2-3周(6-8秒钟),再将整把撒入锅内烫煮,并用棍不断搅动,继续加热使水温沸腾,直到参根中部能捏去皮时,把参根捞出,剥去外皮,晒干即能药用。如遇阴天则应烘干,以免变色霉烂。

沙参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春播,将当年新收获的种子与上冻前进行沙藏催芽处理。方法是在半阴半阳处挖0.3米深的坑,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将1份种子掺3份沙子混合均匀,放到坑内,浇水,表面再覆盖一层席片或柴草。第二年清明至谷雨节前取出,每天搅拌1次,将要发芽时筛去沙土进行播种。

 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出l~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保持株距5~7厘米。不太干旱尽量不浇水。要加强中耕促使主根下扎。如需浇水,应浇小水。生长期间要追肥2次,第一次在麦收前,每亩迫施复合肥25千克;第二次在小暑至大暑节问,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或追施豆饼、棉籽饼等肥料,施肥后浇水。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以防烂根。

 主要病虫害

 病毒病,此病多以预防为主,可多施基肥增强抗病能力,并及时除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虫害有根结线虫、钻心虫、象鼻虫、红蜘蛛、蚜虫和蛴螬。根结线虫可用1.8 %阿维因素3 000倍液灌根,7天灌1次,连灌2次;钻心虫、象鼻虫用5O%辛硫磷1 000倍液喷治;红蜘蛛和蚜虫用40 %乐果乳油l 500 倍液喷治;蛴螬用50 %辛磷1 O00倍液浇灌毒杀。

 收获加工

 北沙参以根入药。冬前播种的到第二年白露节前后.叶子枯黄时刨收,春播的北沙参可以稍晚一点刨收。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放在沸水中烫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入药。

 药材形状与质量

 去皮沙参细长,圆柱形,顶端略细,中部稍粗,下端渐细。表面淡黄白色,粗糙,有细纵皱纹或沟纹及细小裂缝,全体糊化,角质样。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有射线状花纹,中部有白色或淡**木质心,形成层环状,棕**,韧皮部淡黄白色。以根条细长,均匀,质坚脆者为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