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势的蔬菜生长调控
一、少施速效氮肥:茄子、辣椒、芸豆、香瓜等在栽培过程中,特别是结瓜结果期,往往因氮肥过多,造成长势过旺,落花落果严重,使得营养生长过剩,而生殖生长不足。解决办法:施用适量氮肥,宁少匆多,如选用氨基酸水冲肥效果更好,每亩不超过40公斤。
二、营养调控:根据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在一定浓度下能控制生长势的特性,结合防病治虫,加入200~300倍的高美施有机腐殖酸活性液肥,比添加助壮素,矮壮素等激素类药物效果好,且果正色艳,产量高
三、使用基因诱导剂:基因诱导剂具有强生理代谢作用,且提高净光合速率,有合理调控株高的作用,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据笔者观察,使用基因诱导剂后,茄子、辣椒、芸豆、香瓜等作物产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四、划锄断根:茄子、辣椒、芸豆、香瓜等作物,当植株长势过旺时,可采取“划锄法”。一方面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少因长期冲施各种肥料而使土壤缺氧,根系腐烂现象。另一方面可使部分根尖断掉,有利于次生根下扎。“划锄断根”可减少植株叶片制造的有机养分与土壤中无机养分交换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生长势,有利于保花保果,使得果大果正。
大棚蔬菜的温度调控技术如下: 大棚内温度日变化趋势与露地类似。白天,光照充足时,如薄膜密闭,棚温很快升高,阴雨天增温较差。夜间棚内最低气温一般比棚外高1~3℃。棚内地温比气温稳定,而气温呈现中间高、两边低,大棚中间的植株往往比两边长得好。大棚气温的上下分布:白天有太阳光照射时,温度为上部高、下部低,温差大;夜间或阴雨天则相反。 创造适宜于蔬菜生长发育的温度条件,是大棚蔬菜增产的关键。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温度调控措施。为使蔬菜不受低温危害,白天必须充分采光,以提高棚内温度,夜间要严密防寒保温。在棚温偏低时,棚内须增加覆盖物。当寒潮来临、气温降至0℃以下时,大棚内扣小棚,小棚覆盖草帘,夜间最低温度比不覆盖高2~4℃,闭封好者可高达4~6℃。蔬菜越冬栽培采用多层覆盖技术,能提高大棚内部夜间温度,克服冬季低温障碍。一般采用三层覆盖,有些还要进行地面覆盖。三层覆盖即一层棚膜,一层二道膜,一层小棚膜。三层覆盖一般棚内夜晚最低气温可比露地的高4.5℃左右。夜间小棚上覆盖草帘,保温性好,但操作较费工。地面覆盖可以增加土温、降低棚内湿度,采用畦面铺地膜、畦沟铺稻草的方法,成本轻、效果好。如遇强冷空气,有条件的可采取临时加温,如用电热线提高土温,从而增加气温,此方法增温效果好,但成本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