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秋葵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种植时间、种植密度、水肥管理、及时采收、病虫害防治。
1、种植时间
秋葵的种植时间可选择在每年春季进行,春季气温开始回升,能提高秋葵的出苗率与成活率,南方地区可选择在每年3月份进行,北方地区则建议选择在5月份进行。沿海地区则建议选择在4月份进行。
2、种植密度
秋葵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较大,为了使秋葵接受均匀的光照,栽种秋葵时,需控制好密度。最好按50厘米的株距,60厘米的行距进行栽种,保证秋葵在后期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水肥管理
秋葵的根系生长能力较强,对养分的吸收速度较快,当秋葵长到45厘米时,需采用环形施肥的方法为秋葵均匀的施加氮肥,注意施肥需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料能够被充分的吸收。
4、及时采收
在养殖秋葵时候,需选择合理的采收时间,否则会降低秋葵的产量。建议选择在花谢后一周进行采收,当豆荚长到5厘米时收获为最佳,此时秋葵的质量与品质都较好。
5、病虫害防治
秋葵病虫害较少,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般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生态防治等方法,尽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主要病虫害包括:疫病、病毒病和斜纹夜蛾等。
秋葵种植技术:
1、播种育苗:在春季3-4月播种为宜,在春夏季节进行栽培为宜,此时温度合适。混合田园熟土和粪肥料对苗床改造,然后将消毒药均匀与土壤搅拌,堆肥时间要在15天以上。
2、催芽播种:放在25-30℃的干净水中进行催芽,通常在3-4天左右露白出芽。播种时注意每个穴刚2-3颗种子,覆土厚度约为4厘米即可。
3、间苗定株:幼苗出土后即可进行间苗,将病苗以及弱小的苗体去除。长出3-4片真叶且高度为10厘米时,每个穴口只留1株强壮主体,其余则进行移栽工作。
4、田间管理:定植前需对土壤施足基肥,在定植后每周除草1次,开花结果时需及时的浇水和施肥,时常浅耕松土防止倒伏,夏季多雨可以搭建支架防止倒伏。
秋葵种植注意事项
1、不能连作:秋葵的根系十分发达,在进行耕种后会留下许多的残留细根,连作则会提升根系患病的可能,因此换根系浅薄作物进行轮作较好。
2、温度控制:秋葵喜爱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将温度保持在25-30℃为宜,夜间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即可,昼夜温差大时,可在秋葵根系部位多埋土。
3、种植密度:秋葵会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而向四周蔓延,这样会让长势差的秋葵得不到阳光,而秋葵的生长需阳光,因此种植秋葵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密度。
4、水分管理:秋葵的根系十分发达,各种营养的吸收均来自根系,因此对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在湿润的环境中为宜,但是土壤不能有积水,否则易造成水腐,浇水尽量选择早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