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蔬菜育苗盘育苗方法
各种蔬菜育苗盘育苗方法,具体如下:
根据蔬菜品种选择合适的育苗盘,并不是盘孔越多越好,比如黄瓜、西瓜等多用50-72穴规格,甘蓝、生菜多用128或者200穴规格。选择保肥、保水能力好,透气性强,不容易分解的基质,打孔并且播种,覆盖大颗粒的蛭石。种子萌发后先少量浇水,待其移植苗床后再浇透水。
穴盘育苗主要采用轻型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等,对育苗基质的基本要求是无菌、无虫卵、无杂质,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一般夏季配比为:草炭:蛭石:珍珠岩=6:2:2;冬季配比为:草炭:蛭石:珍珠岩=6:1:3。
科学播种
装盘:先将基质拌匀,调节含水量至55~60%。然后将基质装到穴盘中,用刮板从穴盘一方与盘面垂直刮向另一方,装满每个穴孔基质。
将种子点在打好孔穴的盘中,在每个孔穴中心点放1粒,种子要平放。播种后覆盖基质,用刮板从盘的一头刮到另一头,使基质面与盘面相平。催芽室是种子播种后至发芽出苗的场所,实际上是一可密封、绝缘保温性能良好的小室。一般温度控制在27~30℃,湿度在90%以上。种子出发芽室标准为:胚根长5~8毫米,胚轴弯曲顶土时为宜。
春天是大多数农作物新的种植周期的开始。大多数蔬菜作物都需要调养,尤其是瓜果类蔬菜。比如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等,都需要培育壮苗后才能在田间移栽。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防范这些现象。具体有哪些?让我们了解一下。
生理失调
苗木的生理障碍与我们的种植环境和田间管理密切相关。如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发生冻伤;当光照、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时,很容易产生丛生苗;水肥不足、温度低、种植密度大会减缓苗木生长,延长苗龄,造成苗木僵硬。有僵硬苗木时,苗木根茎小而少,田间移栽后不能正常生长,花果少,影响产量和品质。
幼苗长得很茂盛
苗木过度生长是我们在种植或育苗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生理障碍。其主要原因是光照低、温度高、湿度大、种植密度大和部分施用氮肥。苗木生长过快会使苗木茎细、根系差,移栽后对环境适应缓慢,易受病虫害侵害,甚至抑制生殖生长,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措施相对简单,可增加实生苗和定时苗后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即使是在冬天,天气好的时候,也要揭开覆盖物,让幼苗看到光明;控制苗床温湿度,不宜过高或过低;避免部分施用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必要时使用生长抑制剂及时控制过度生长,培育壮苗。
幼苗石化
苗木在生长发育中受到抑制,几乎停止生长,植株矮小、叶片小、色泽浅等现象,是一种僵硬的苗木。硬苗不宜移栽。它很难成为商业的一部分。即使在田间移栽,也不能正常生长。
事实上,苗木僵硬是由于某些原因限制了其连续生长。苗床温度过低,土壤贫瘠,养分缺乏,干旱造成苗龄过长。
当我们防止出现僵硬的苗木,我们应该做好。当苗床温度过低时,应相应提高温度,适当浇水、通风,疏导苗木;对于僵硬的苗木,可以喷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以喷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为苗木补充养分,刺激苗木的连续生长,这样就可以挽救苗木。
闪苗现象
闪光苗的出现是由于长期降雨,光照天气少,晴天突然,光照强烈,幼苗由暗变亮引起的一种不适应光损害现象。就像我们在室内呆了很长时间,突然走出房间,眼前一片漆黑。闪光苗出苗后,苗木可能失水、干燥、枯萎,对苗木的生长危害很大。
在管理上,苗木应尽量光照,增加光照时间可防止过度生长;阴雨天,晴天有强光时,应适当覆盖或逐渐打开盖子,让幼苗接受阳光;另外,在温室内施氮肥过多时,要注意氨氮的排放,避免温室内氨氮积累过多而引起的闪苗。
脱根和冻害也是春季育苗中很常见的现象,也应引起重视。当土壤温度低于10℃而且湿度高,容易出现脱胶生根的现象。根系变褐腐烂,叶片枯黄。当苗木出现脱茬迹象时,应减少浇水量和次数,及时翻松土壤,降低湿度,提高地温,以减轻脱茬;春季气温不稳定,苗木易发生低温冻害,是造成苗木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冻苗生理功能下降,花芽分化差,后期易造成花果脱落和畸形果。因此,应加强苗木环境的温度管理。
主要疾病防治
在蔬菜育苗中,病害的最大威胁是枯死,二者都会引起苗木茎基的病害和死亡。不同的是,立枯丝核菌茎基部病斑枯萎,枯死幼苗,不易塌陷;茎基部病斑萎缩,缠绕茎后变薄;在种子出土之前,它们会生病腐烂。
这两种病害主要是低温高湿、种植密度大、浇水过多引起的,容易发病和传播。防治时,可改善苗床环境;播下邪灵后可用于消毒土壤。发病前后可喷洒扑海因、多菌灵、井冈霉素和杀菌剂。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苗木的管理和病害的有效防治对后期蔬菜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这些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