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省农担贷款条件有哪些?

湖南省“惠农担”贷款条件包括:1.自然人年满18周岁,且受理时年龄与贷款期限年限之和不超过65周岁(含);

省农担贷款条件有哪些?

2.品行与信用良好,无违法犯罪记录、无嗜毒、吸毒等不良嗜好,申请贷款时不存在到期末还的逾期贷款,且最近24个月内不存在连续90天(含)以上或累计6期以上的逾期记录,能够证明合理原因的除外;

3.具有适度生产经营规模和一定从业年限;

4.收入来源稳定,具有按期还本付息能力;

5.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注意!具体开办的业务种类及办理程序、办理条件等以中国农业银行当地经营行有关规定为准。

:什么是“惠农担”?

“惠农担”贷款是湖南农行与湖南农担公司为支持省内粮食、油茶、生猪、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由湖南农担公司提供担保、农业银行提供贷款的惠农信贷产品。其具有如下的特点:

1.贷款额度足

单户贷款额度在10万元到300万元(含)以内,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单个经营主体贷款额度可到1000万元(含)。

2.贷款期限活

根据产业特征、成长周期及未来可实现收入确定贷款期限,期限最长可达10年(含),同时可设置最长5年的宽限期,宽限期内仅按期偿还利息。

3.融资成本低

贷款执行利率最高不超央行同期基准利率上浮20%。对于粮食种植经营主体,贷款执行利率最高不超过央行同期基准利率的10%,省财政按央行同期基准利率的50%贴息。对于油茶种植经营主体,省财政厅对10-1000万元(含)的项目按照央行同期基准利率的30%给予贴息。湖南农行、湖南农担不再收取除贷款利息和担保费以外的管理费、服务费、手续费等任何其他费用。

4.办贷流程快

银担双方同步上门调查,搭建绿色办贷平台,对于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限时办结,及时发放贷款。

闽东山海交融,物产丰饶。从茶树露出新芽的早春,到果园里瓜果飘香的夏季;从森林下的“金块”到海上满是鱼的小木屋?这片独特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如何在新时代的农业特色产业上有新的突破,是农行人不懈奋斗的目标。农行宁德分行作为大型国有银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宁德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产品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加大信贷投放,全力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努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龙头银行。

截至2021年8月,农行宁德分行贷款较年初增加33.43亿元,其中县域贷款增加28.68亿元,占全行贷款的85.8%。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14.69亿元,同比多增4.6亿元,为助力闽东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渔歌》嘹亮欢快。

近年来,宁德霞浦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参养殖户和加工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农业银行霞浦支行建立农户档案,依托大数据支持,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农户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的贷款,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有了农行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特色海水养殖业一定会越来越好。”霞浦的海水养殖业者潘成连,因为扩大紫菜养殖,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得知政策后,潘成连立即联系农行霞浦支行,希望得到信贷支持。

农行宁德分行客户经理向当地养殖户询问鲍鱼养殖和金融需求。赖摄

如果人民有话要说,他们就会有话要说。农行霞浦支行立即成立专门的金融服务团队,走村串户,挨家挨户收集农户信息,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将农户贷款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

不断放大金融普惠效应,让“渔歌”欢快起来。截至今年8月,农行宁德分行已支持水产行业客户9587户,授信金额16.49亿元,支持客户8319户,授信金额13.36亿元。

小心呵护金色的“叶子”

“农行的贷款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及时解决了今年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和建设加工厂资金紧张的问题。贷款手续很简单,利率很低,服务也特别好。”家住宁德福鼎柏林镇坑里洋村的吴靖平兴奋地说。

吴靖平是当地的茶农,多年来一直种植茶叶。今年,他计划将茶园种植面积从20亩扩大到60亩,并新建一个茶叶加工厂,但他面临着资金缺口的压力。

农行宁德分行客户经理向当地茶农询问茶叶种植和金融需求。林摄

农行福鼎支行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客户经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并结合客户实际资金需求,将授信从原来的7万元提高到30万元,隔天发放贷款,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连接人心,助人财。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宁德分行立足服务茶叶支柱产业,以宁德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在落实“三实”原则和“整村推进”的基础上,创新推出“茶叶贷款推介”产品,进一步深化了对茶叶行业客户的金融服务

古田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建设标准化蘑菇棚。程春生想抓住机会干一番大事业,但资金不足成了绊脚石。他算了一笔账:这次菇棚改造需要建100个准菇棚。目前已建成外棚100座,内棚73座,每座需配备智能环控系统,需要建设资金550万元。除自筹350万元外,尚缺200万元。

这么大的资金缺口怎么补?正当程春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农行宁德分行普惠金融服务工作组到古田县宣传“蘑菇棚贷款”,他当即申请了贷款。20万资金到账后,他迅速扩大种植规模。

农行宁德分行客户经理了解菇棚改造后食用菌种植情况。宋摄

农民有发言权,财政有回应。针对古田种植户面广的特点,农行宁德分行重点针对菇农创新产品发放小额信贷。同时介绍了省级农业担保公司担保、标准化菇棚抵押、“两权”抵押等。搬办公室,加快审批速度,给很多菇农送去了资金“及时雨”。

农行宁德分行通过努力,支持食用菌产业贷款在古田沃土上开花结果。截至今年8月底,农行宁德分行已支持食用菌行业客户7769户,授信金额10.1亿元,支持客户6755户,授信金额8.35亿元。

“借”美富民

在福建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红方教育实践基地项目中,“及时雨”解决了项目建设的“资金之渴”。

项目启动之初,农行宁德分行积极介入,利用农行旅游贷款政策,在省、市、县三级联动营销、平行运作下,不到一个月就给予项目授信6000万元,有效解决了下党乡红色旅游发展中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有限等问题。

下党乡夜景。吴巍巍摄

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特色资源。近年来,农行宁德分行继续把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宁德旅游资源禀赋,立足全市旅游扶贫产业,积极探索金融促旅游、旅游贷款扶贫的发展模式,通过深化对旅游业的金融服务,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农行宁德分行已支持旅游行业7家公司客户授信金额14.4元。

亿元,用信5户、金额4.1亿元。

“沉睡”资源被盘活

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资金保障无疑是绕不过的一环。

农行宁德分行将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作为突破口,开启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全新尝试。

霞浦三沙镇是传统的渔米之乡,渔船捕捞行业十分兴盛。“今年我开渔之后一定会有个好收成。”当地捕捞户黄宝忠自信地说道。而他自信的背后正是有了农行霞浦支行的信贷支持。

黄宝忠已从事渔船捕捞行业二十余年。今年渔市行情向好,他准备扩大规模,但受限于资金紧缺,正一筹莫展之时,农行霞浦支行了解到其资金需求情况,便及时上门对接,第一时间为其受理渔船抵押贷款业务。很快445万就发放到黄宝忠手中。

与黄宝忠通过渔船抵押贷款,破解资金周转难题有所不同,溪南镇青山村的村民林彦飞实现资源变现的是他手中的虾塘股权。

“前几年农行推出的信用贷,我们村只要真实养殖,信用没有问题的农户,基本都申请了这个贷款。今年农行又推出了生产要素融资贷款,把我们手中的股权盘活变现了。光我就贷到20万元。”林彦飞乐呵呵地说。

农行宁德分行客户经理实地查看渔船情况。赖梅芳摄

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如今,农行宁德分行已将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在茶叶、水产养殖、食用菌、石材加工等产业中推广,让客户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普惠金融的同时,也让使农行的农村金融产品更接地气。据统计,今年以来,农行宁德分行累计落地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业务2376笔、金额3.77亿元。(王晓强 吴杰)

相关问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