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玉米时对土地的开垦有哪些要求?
? 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的食用植物,它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种植玉米并不困难,但是土地的开垦比较关键,玉米地的开垦对提高玉米的年产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种植应实行深松为主的土壤耕作制度,松、翻、耙、压相结合,每三年深翻一次。
一、开垦要求
(1) 对于深松或深翻地基的地块,秋季整地可采用耙茬或浅翻深松技术。深松的原理是打破犁底,深松的深度一般为30-35厘米。耙或浅翻、深松、施肥和起垄是连续作业,及时抑制起垄。
(2) 土地无深松深翻,秋季每三年翻一次,翻耕翻耕深度25-28厘米,翻耕、耙耕后,做到不漏耕、不立垄、不蹲、及时垄耕或施肥。脊抑制。
(3) 春季整地可采用留茬旋耕整地,留茬旋耕,施肥起垄,抑制连续作业,达到播种状态。
二、深度松动的好处
(1) 它可以打破犁底,深化耕作,改善耕作结构。
深度松动可以使土壤由硬变光滑,孔隙度增加,通气性更好,容重更小,从而改善了水、肥料、空气和热量条件,并为作物生长和发育创造了合适的条件。
(2) 深松后,土层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增强,释放土壤中潜在的养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3) 深层松散土壤储水保水能力增强,可以建立良好的“土壤水库”。深层松土后的土层可以接受更多的雨水,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避免水土流失,具有“春吸秋雨,秋蓄春旱”的效果。
(4) 深松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累积温度。土壤温度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种植深松和深松垄,不仅可以增加阳光接触面积,还可以加速栽培层的空气循环,从而提高地温。
(5) 缓解整地时间紧的问题。
一、温度
玉米属于喜温的短日照作物,全生育期内要求的温度较高。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在8-10℃之间,当温度低于8℃发芽速度缓慢,在16-21℃时发芽旺盛,速度快;一般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当温度超过40℃时将停止发芽,并对种子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苗期,短时间内可承受零下2-3℃的低温,在两叶一心时,零下3℃是低温的临界温度,否则幼苗就会出现冻伤现象,严重时出现苗死亡。拔节期日均气温要求15-27℃,在18℃以上较合适;从抽雄到开花日均26-27℃;灌浆和成熟在20-24℃较好,低于16℃或高于25℃,对淀粉酶的活动产生影响,如籽粒灌浆不良或出现败育的现象。
二、光照
玉米是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提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开花结实。玉米为C4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光的饱和点高,一般玉米光合强度为35-80mgCO2/dm2小时。
三、水分
玉米的植株高大、叶面积较大,因而蒸腾作用强,生长期间内最适的降水量为600mm左右。干旱或水涝都将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产量和品质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降水过多,光照时间减少,同时降低有效积温,部分病害加重,增加倒伏的概率、杂草生长旺盛而与玉米产生竞争。
玉米虽然需水较多,其蒸腾系数较大麦、燕麦、紫花首清、三叶草相比都低,一般在240-370mm。由于玉米有强大的根系和自我调节功能,尽可能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水分,当遇到高温、空气干燥时,叶片自动向上卷曲,以减少蒸腾作用,促使植株内的水分平衡,若不是严重缺水,一般不会造成植株干枯致死,但会对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四、土壤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即可,以有机质丰富的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冲积土和厚层草甸土为最好,pH为5-8范围内均可种植玉米,其中以6.5-7.0最为适宜。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较少的有Fe、Mn、Zn、Cu、Ba等。玉米从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5-30天是玉米干物质积累最快、需肥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吸收量占总需肥量 70-75%的氮、60%-70%的磷、65%的钾。
扩展资料:
病害治理:
1、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监测及时掌握病菌小种毒力频率和病菌变异动态,可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抗病育种的预见性 ,避免由于病菌变异导致品种抗性丧失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
2、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及品种合理布局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病害最根本、经济、安全 、环保的措施。筛选抗源自交系,发掘抗病基因,创造抗性强 、农艺性状优良的抗病育种材料进而育成抗病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对推广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在同一生态区,按一定比例种植不同抗病类型的杂交种,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
3、农业栽培防病措施
适时播种,实行玉米 -大豆,玉米 -麦类轮作,改变田间生态条件;合理配方施肥,适时增加 K 肥的施用,提高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防御能力;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使用种衣剂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资料:玉米-百度百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