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
梨树的生长环境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都有要求:
1、温度?
梨树喜温,生育需要较高温度,休眠期则需一定低温。梨树适宜的年平均温度秋子梨约为4-12℃,白梨及西洋梨约为7-15℃,沙梨约为13-21℃。当土温达0.5℃以上时,根系开始活动,6-7℃时生长新根;超过30℃或低于0℃时即停止生长。
当气温达5℃以上,梨芽开始萌动,气温达10℃以上即能开花,14℃以上开花加速。梨的耐寒力也不同,原产中国东北部的秋子梨极耐寒,野生种可耐-52℃低温,栽培种-30 -35℃;白梨类可耐-23 -25℃;沙梨类及西洋梨类可耐-20℃左右。
在山东莱阳茌梨花器的受冻临界温度,现蕾期为-5℃,花序分离期为-3.5℃,开花期1-2天为-1.5 -2℃,开花当天为-1.5℃。
2、光照?
梨树为喜光果树,年需日照在1600-1700小时之间,梨叶光补偿点约为1100勒克斯(lx),光饱和点约为54000勒克斯(lx)。
3、水分?
梨树生育,需水量较多。蒸腾系数为284-401,每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分约40g左右,低于10g时,即能引起伤害。秋子梨、白梨、西洋梨类耐湿性差,沙梨类耐湿性强。在沙壤土中当土壤水分含量在15-20%较适于根系生长,降至12%则根系生长受抑制。
4、土壤?
梨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水和保水性能好,地下水位低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梨树对土壤酸碱适应性较广,pH值在5-8.5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以pH5.8-7为最适宜;梨树耐盐碱性也较强,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生长正常,达0.3%以上时,根系生长受害,生育明显不良。一般杜梨要求偏碱,而沙梨和豆梨要求偏酸。
扩展资料:
分布范围:
1、东方梨:绝大多数种原产中国。至少有3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19世纪以来,中国梨引种到欧美及日本各地栽培。
2、西洋梨:原产欧洲中部到东南部、高加索、小亚细亚、波斯北部等地。有2000年以上历史。烟台、福山、牟平一带栽植,成为中国西洋梨的主要产区。
百度百科-梨树
1、深翻与耕翻。深翻可加深根系分布层,使根系向土壤深处发展,减少“上浮根”,提高抗旱能力和吸收能力,对复壮树势、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效果。生产上常采用隔行深翻法,2~3年翻通全园,可采用环状沟扩穴。深翻时间以秋季落叶前完成为好,有利于根系愈合和新根发生。深翻方法为沟宽50~60cm、深60~80cm,深翻结合施基肥效果更好。
土壤耕翻以落叶前后进行为宜,耕翻深度10~20cm。耕翻后不耙以利于土壤风化和冬季积雪,盐碱地耕翻有防止返盐的作用,并有利于防止越冬害虫。
2、果园覆盖。覆盖能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根系生长期长,吸收根量增多,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强树势,改善果实品质。覆盖物可选用玉米秸秆、麦秸和杂草等,覆盖在5月上旬灌足水后进行,通常采用树盘内覆盖的方式,厚度15~20cm,覆盖第三年秋末将覆盖物翻于地下,翌年重新覆盖。旱地梨园缺乏覆盖物时也可采用薄膜覆盖法。
3、中耕除草。年降雨量较少的梨区多采用清耕法。树盘内应保持疏松无草,劳力不足时可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每次灌水或降雨后均应进行中耕,以防地面板结,影响保墒和土壤通透性。雨季过后至采收前可不再进行中耕,使地面生草,以利吸收多余水分和养分,提高果实质量。
4、客土和改土。过沙和过黏的土壤都不利于梨树生长,均应进行土壤改良。沙土地可以土压沙或起沙换土,提高土壤肥力;黏土地可掺沙或炉灰,提高土壤通气性。改良土壤对提高产量和果品质量均有明显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8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