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的产地
火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地,后传入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现如今在中国的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均有产出,火龙果的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可以在每年的春季使用扦插法为火龙果繁殖。
1、植株产地
火龙果的原产地在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古巴、哥伦比亚等地,后来传入到越南、泰国和中国等地,如今在中国的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区均有栽培。
2、繁殖方法
在每年的3-4月份,可以将火龙果母株上生长充实且无病害的茎节,截成3-4厘米的小段,再将火龙果茎节放入阴凉环境下,等待伤口风干,然后将火龙果茎节插入沙床中即可,注意扦插后要等10天以上才能为植株浇水。
3、病害防治
火龙果常见的病害是腐烂病,当发现植株停止生长,且出现蔫萎的现象时,要将火龙果连土挖出,使用流水将根系清洗干净,再用刀具将腐烂的地方切除,露出火龙果新鲜的生长组织,然后将植株栽种到消毒后的土壤中即可。
是这样的。
火龙果的幼苗长得很像仙人掌,其枝条多为三棱形,颜色多为深绿色或者墨绿色(长大后长度一般为3-15米,宽度一般为3-8厘米),枝条的分支较多且长有刺座(刺座沿着枝条的边缘生长),且每个刺座上通常具有1-3根细刺,细刺的形状主要为锥形或针形,长度在2-10毫米之间。
火龙果(学名:Hylocereus undulatus britt )是仙人掌目仙人掌科植物。
其分枝多数,延伸,叶片棱常翅状,边缘波状或圆齿状,深绿色至淡蓝绿色,骨质;花漏斗状,于夜间开放;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萼状花被片黄绿色,线形至线状披针形,瓣状花被片白色,长圆状倒披针形,花丝黄白色,花柱黄白色,浆果红色,长球形,果脐小,果肉白色、红色。种子倒卵形,黑色,种脐小。7-12月开花结果。分布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藉气根攀援于树干、岩石或墙上,海拔3-300米。
火龙果是热带水果,最好现买现吃。在5℃-9℃的低温中,新鲜摘下的火龙果不经挤压碰撞,保存期可超过一个月。在25℃-30℃的室温状态下,保质期可超过2个星期。
火龙果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集于水果、花蕾、蔬菜、医药优点于一身。不但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很少有病虫害,几乎不使用任何农药都可以正常生长。因此,火龙果是一种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必定疗效的保健养分食品。每一百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肪0.17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1.21克、碳水化合物13.91克、热量59.65千卡、膳食纤维1.62克、维生素C5.22毫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钙6.3-8.8毫克、磷30.2-36.1毫克、铁0.55~0.65毫克和大量花青素(红肉果品种最丰)、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
火龙果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铁、磷、钙、镁、钾等。富含大量果肉纤维,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B1、B2、B3、B12、C等,果核内 (黑色芝麻之种子) 更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各种酶、白蛋白、纤维质及高浓度天然色素花青素(尤以红肉为最),花、茎及嫩芽更有如其近亲 (芦荟) 之各种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火龙果的果肉几乎不含果糖和蔗糖,糖分以葡萄糖为主,这种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适合运动后食用。在吃火龙果时,可以用小刀刮下内层的紫色果皮——他们可以生吃,也可以凉拌或者像霸王花一样放入汤里。
火龙果的缺点只有一个——它并不难吃甚至可以称之为美味,但是它毫无风味可言,既不含有机酸,也不含酯类芳香因子。
禁忌
火龙果属凉性,且果肉的葡萄糖不甜,但其糖分却比一般水果的要高一些。
食用禁忌:火龙果不宜于牛奶同食。糖尿病人、女性体质虚冷者、脸色苍白、四肢乏力、经常腹泻等症状的寒性体质者不宜多食;而女性在月经期间也不宜食用火龙果。
选购禁忌:表面红色的地方越红越好,绿色的部分也要越绿的越新鲜,若是绿色部分变得枯黄,就表示已经不新鲜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991958.html